-
公开(公告)号:CN116465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7242.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滑动门开闭耐久试验方法,包括将装配有滑动门总成的白车身置于台架上,置于环境箱中;调整被试车门与白车身的匹配状态;校准滑动门及附件螺栓力矩;安装滑动门外手柄与内手柄的解锁机构;将气缸机构固定在与滑动门平行的位置,调整气缸机构与滑动门之间的距离,将强磁铁吸附在车门外板钣金上;设置工控机程序;布置测速传感器,调整工控机程序参数控制开闭动作机构运行速度;设定环境箱温度;滑动门解锁。本发明提出了内手柄与外手柄配合解锁的四种解锁方式;对滑动门开闭误动作增加了监测装置,通过接近开关信号检测滑动门解锁到位及开门、关门到位情况,并通过工控机对信号的采集判断避免误动作对被试样件带来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3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05137.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激励源;步骤二、设置加速度采集系统;步骤三、激励源在Z向扫频振动,是数采仪记录加速度信号并导出;步骤四、对步骤三导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后处理及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的计算;步骤五、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进行评价。从传递特性的定义出发,按实现传递特性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逐一突破解决,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段覆盖不到、响应点与人体感受偏差、计算方法不详尽、评价指标缺失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7315.X
申请日:2022-05-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 E05F15/689
Abstract: 一种车窗玻璃上升剩余力测量方法,属于车窗玻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车窗玻璃上升剩余力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测量前,组装玻璃升降器零部件,组装完成后,对玻璃升降器按照试验电压通电进行测试;步骤S2,将装调完成后的带有玻璃升降器的车门装夹至升降器寿命试验台上;步骤S3,分别在两种工况的玻璃升降器上选取测试点,并安装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采集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4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396505.3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横向刚度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铰链安装板支柱、铰链安装板、锁固定点支柱和锁固定点连接夹具;铰链安装板支柱、铰链安装板和锁固定点支柱固定在固定板上,锁固定点连接夹具与锁固定点支柱连接。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样件的检查确认;安装铰链;测点选择;布置加载机构、测量装置;试验并进行数据处理。本方法实现了在台架试验上检测车身横向刚度性能,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试验装置普适性强,易于安装,且横向刚度试验方法易于实施,计算合理;通过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汽车车门横向刚度造成影响的情况施加载荷,使用试验装置模拟了车门在车身上状态,保证了横向刚度测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8699.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中门垂直刚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铁地板、安装夹具、加载机构、门锁固定点连接夹具以及刚性支架;刚性支架固定在铁地板上,安装夹具一侧安装在刚性支架上且其安装高度可调整,安装夹具另一侧用于固定电动中门的门铰链及非加载侧门锁;加载机构安装在电动中门待加载侧的刚性支架上且其安装高度可调整;门锁固定点连接夹具用于连接电动中门的待加载侧门锁,且门锁固定点连接夹具的加载位置与加载机构接触,试验时通过加载机构进行载荷加载。本发明普适性强,易于安装,且垂直刚度试验方法易于实施,计算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4050.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方法,属于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应用于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全装备试验车门并对其试验验证的电动升降器综合性能试验台,所述电动升降器综合性能试验台设置在步入式环境箱内,所述试验方法包括:步骤S10,试验前准备工作;步骤S20,对所述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系统执行常温工作耐久试验策略;步骤S30,对所述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系统执行高温工作耐久试验策略;步骤S40,对所述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系统执行低温工作耐久试验策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门外水切高低温性能试验方法,通过在步入式环境箱中模拟常规及极端环境,用电动升降器综合性能试验台验证车门外水切是否会发生功能失效等情况,能够实现车门外水切的功能性验证,能够在研发阶段提高车门外水切的应用质量,减少用户抱怨,拓展了车身附件性能验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8241.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L5/00 ,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重力座椅腿托的试验方法及压力加载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设置试验场景,按照设计要求实车安装汽车零重力座椅腿托样件,并将脚托样件按照设计要求位置完全展开;将预设重量的假人放置座椅上,假人小腿对称平放在脚托样件上的测试位置,检测两条小腿施加脚托样件测试位置的小腿压力值,并将小腿压力值设置为脚托样件承重的标准载荷;通过压力加载系统以及预设的时间实施预设的压力加载次数向测试位置进行压力加载试验;本发明用于考核座椅腿托的功能性,首先保证了腿托的展开位置的三维坐标符合实际工况,其次保证了加载载荷的准确性,最后由于不用再设计夹具,试验周期缩短,省时省力,减少设计成本和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25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352466.2
申请日:2022-04-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限位块进行后背门间隙快速调整装置及装配方法,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支座、保险杠样块、限位块、加载机构、薄膜、夹紧装置、测力装置,通过加载机构向薄膜施加压力,然后拉力动态测量装置对薄膜施加拉力,测出薄膜移动最大力值,即满足后背门装配间隙;快速调整装配方法,保证了在装配前即可确定限位块的基础高度,通过测量限位块和保险杠中间薄膜的拉拖力,符合拉拖力要求范围,即表示满足装配间隙,通过拉拖力操作找到与限位块最匹配的薄膜,保证调整装配间隙时用力在最合适范围,提高操作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74299.0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后背门扭转刚度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边约束情况的第一试验装置和中间约束情况的第二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包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确认需要进行试验后,首先进行试验样件的检查确认,检测试验样件是否有缺陷、试验样件的机械条件是否满足技术要求;二、安装后背门扭转刚度试验装置;三、确定约束点与加载点,对约束点进行约束并且确定测点;四、开始试验并且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模拟后背门实际使用中受到的约束状态,模拟了后背门在车身上可能受到的扭转力,可以评价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后背门抵抗扭转力的能力,为产品开发提供数据参考与数据积累,解决了现有后背门扭转刚度对于用户的直接体验影响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6590.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整车试验中自动驾驶功能件外观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与试验车辆同一水平面的左前和右后位置放置相同型号的高速相机,在进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时实时捕捉自动驾驶功能件的运动画面,检测每个自动驾驶功能件在每次信号结束后的形变量并与初始尺寸进行对比,若对比差值超出可忽略范围,则停止试验并对自动驾驶功能件检查处理。若对比差值未超出可忽略范围,则继续试验。该方法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检测,大幅减少检查时间,缩短研发周期,并且检测结果精准快速,操作简单,拓展了车身试验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