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变侧滑角风洞试验的随动补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98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05666.8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变侧滑角风洞试验的随动补偿机构,属于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随动补偿机构包括左活动组件、右活动组件;所述左活动组件包括用于与风洞固定连接的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直线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用于与风洞固定连接的第二直线导轨、与第二直线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左活动板、左滑动滑块、左拨叉轴,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上且第一滑块能沿第一直线导轨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本发明能实时地随动补偿模型支撑机构作横向直线运动,或绕风洞固定中心点作旋转运动时,风洞局部出现的结构空缺。

    一种大展弦比飞机风洞试验模型保真外形双翼支撑机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340750.8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展弦比飞机风洞试验模型保真外形双翼支撑机构及其应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大展弦比飞机模型通常采用U型翼尖支撑方式,其实际外形与飞行器的真实外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U”型支杆对机翼绕流影响严重,尤其是模型正迎角状态时,下翼面流动受支撑系统影响,与真实情况相差较大的问题。该机构包括夹紧装置、等直段、用于与U型支架相连的拉紧螺母,夹紧装置设置在机翼展长60~65%位置处。本发明基于对支撑结构的改进,既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模型后体及机翼的扰流场真实有效,也可以在拆除双翼支撑机构后模型还能用于全机测力试验。本发明适用于大型军/民用运输机、轰炸机、无人机等大展弦比飞机风洞模型试验。

    一种高速风洞尾支撑横航向气动特性干扰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29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93215.8

    申请日:2015-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风洞尾支撑横航向气动特性干扰修正方法,对高速风洞试验中尾支撑对横航向气动特性的干扰进行修正的方法。首先,利用变侧滑角叶片腹撑装置,使试验模型预偏到给定的侧滑角,再利用假尾撑运动装置,使假尾撑与试验模型保持同步的侧滑角预偏,以模拟尾支撑试验时的真实相对位置关系,通过风洞试验获取试验模型带假尾撑干扰的横航向气动特性。随后,拆除假尾支撑及其附属装置,保持相同的试验条件进行风洞试验,得到试验模型不带尾支撑的横航向气动特性。在相同迎角下,两种试验模型构型的横航向气动系数之差即认为是给定侧滑角下的尾支撑对横航向气动特性干扰的影响量,完成对尾支撑试验数据的横航向支撑干扰修正,获取准确的模型气动力和力矩。

    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段壁板开槽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7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390637.9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段壁板开槽率的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跨声速风洞试验段开槽率设计缺乏理论依据的现状。本申请在分析常规模型试验中轴向诱导速度分布的基础上,以消除堵塞干扰效应为依据提出确定合理开槽率的方法,以提高槽壁设计的精细化水平,指导后期设备运行和数据分析工作。本发明确定的开槽率根据完全消除模型堵塞干扰效应确定,在该开槽率状态下,模型升力干扰、流线弯曲干扰等影响不可忽略,仍需进行评估和修正;但由于模型堵塞干扰直接影响风洞运行状态(试验段入口马赫数、静压、雷诺数等),因此确定开槽率应优先基于消除堵塞干扰效应。采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设计风险和调试成本,提高槽壁设计的精细化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