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27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2722.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D1/695 , G06N3/006 , G06N7/08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协同区域覆盖航迹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无人机航迹优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并获取无人机编队中各无人机在航迹段内的航迹控制参数,所述航迹控制参数包括飞行距离、偏航角变化量以及两架无人机之间的最大相对位置距离;获取被动雷达系统对无人机射频信号的截获概率;基于所述航迹控制参数以及所述截获概率建立面向射频隐身的航迹优化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所述航迹优化模型。本申请有效地提升了无人机编队的射频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8030.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抗距离欺骗式干扰的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所述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雷达资源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目标鉴别的天线调度与功率分配模型,也即是TD‑ASPA优化模型;S2:基于FSOC算法的求解机制完成相应TD‑ASPA优化模型求解;S3:基于步骤S2的求解结果,完成分布式MIMO雷达的资源调度。本发明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基于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针对欺骗式干扰下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设计了关于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的资源调度算法,提高了雷达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0290.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C21/00 , G01C21/16 , G01M9/06 , G01P15/12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大量程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法,属于风洞试验中姿态与轨迹测量的传感器领域;方法包括:S1、试验模型内置大量程(以解决振动冲击所致的削峰误差)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其俯仰与滚转角;S2、按高精度角度分辨率设计加速度计的最小电流;S3、确定最大量程、瞬态测角量程对应的最大电流;S4、建立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将加速度计输出电流转换为抗干扰的时序脉冲信号;S5、创建时序脉冲信号的滑窗俯仰与滚转角度计算法,解决兼具大量程、高精度与高测姿数据更新频率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导了“滚转机构置于俯仰机构上的模型支撑方式”的迎角与侧滑角计算公式,实现了高振动噪声环境下的高精度姿态实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0290.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C21/00 , G01C21/16 , G01M9/06 , G01P15/12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大量程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法,属于风洞试验中姿态与轨迹测量的传感器领域;方法包括:S1、试验模型内置大量程(以解决振动冲击所致的削峰误差)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其俯仰与滚转角;S2、按高精度角度分辨率设计加速度计的最小电流;S3、确定最大量程、瞬态测角量程对应的最大电流;S4、建立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将加速度计输出电流转换为抗干扰的时序脉冲信号;S5、创建时序脉冲信号的滑窗俯仰与滚转角度计算法,解决兼具大量程、高精度与高测姿数据更新频率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导了“滚转机构置于俯仰机构上的模型支撑方式”的迎角与侧滑角计算公式,实现了高振动噪声环境下的高精度姿态实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2536.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3/06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8 , B64F5/00 , G06F113/08 , G06F113/2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等离子体的涡流发生装置及设计方法,装置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镶嵌有一体的阴极,所述环形凹槽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绝缘壳体的凹孔,所述凹孔内设置有阳极,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磁体,所述磁体沿着轴向具有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绝缘壳体的通孔轴向重叠,所述阴极的上表面、镶嵌阴极的绝缘壳体端面、阳极的上表面相互齐平,电源线从绝缘壳体的另一端穿过绝缘体与阳极和阴极连接;本发明在需要主动控制的工况时,通过开启该装置可实现流动主动控制,在不需要主动控制时,不耗费任何能量且不改变原有飞行器的流动特性,不增加原有飞行器的控制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35311.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11 , G01M9/06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背景纹影测量密度场的泊松方程源项快速计算方法,属于BOS与密度测量技术领域。光偏折角场中突变区域和光滑连续区域共存时,现有建模法获得的泊松方程源项质量不佳、耗时长,为此,基于BOS各测量点的光偏折角场数据,创建点坐标与光偏折角场间的哈希表,旨在快速查找以给定点为中心的局部区域BOS测量点集合及其光偏折角;推导并构造该局部区域的偏折角插值型求导公式,据此,建立光偏折角场中偏折角突变测量点捕捉方法;最后,按突变测量点划分区域,基于哈希表和局部插值型求导公式,分别计算均匀网格节点上的光偏折角偏导数,高质量快速获得泊松方程源项,应用至BOS密度场测量,极大提高了其测量的速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803784.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S17/06 , G01S17/86 , G01S17/9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氧气吸收的飞行器轨迹红外探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安装飞行器轨迹红外探测系统,所述飞行器轨迹红外探测系统包括方位角红外探测模块和氧气吸收被动测距模块;S2,通过方位角红外探测模块进行目标识别并测量出目标方位角;S3,通过氧气吸收被动测距模块测量平均氧气吸收率,并根据平均氧气吸收率与路径长度的关系模型,计算出目标距离;S4,结合所述目标方位角和目标距离实时探测目标飞行轨迹。本发明通过结合红外探测技术和氧气吸收被动测距技术,能够在不发射任何信号的情况下,隐蔽地测量出来袭飞机、导弹等目标的飞行轨迹,具有隐蔽性强、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作用距离远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76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277521.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史晓军 , 闫昱 , 吴军强 , 陶洋 , 吴继飞 , 陈植 , 刘大伟 , 杨振华 , 贾巍 , 徐扬帆 , 李阳 , 曾开春 , 张昌荣 , 刘光远 , 刘祥 , 刘超 , 杨可朋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相似准则,所述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包括加油机、加油软管、伞锥和受油机;步骤2)基于相似准则,结合柔性多体动力学,建立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步骤3)根据模拟试验要求,基于动力学模型,根据相似准则实现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设计,利用多体动力学求解器计算受油机对接伞锥后软管的动力学响应,进而实现加油对接过程中加油软管和伞锥的动态现象及动态特性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10599.X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模型位姿视频测量的风轴系自标定方法,只需在模型上粘印的三个标记点,基于现有风洞试验流程,在姿态角为零的模型基准安装状态完成后,在无风时,控制模型姿态调整机构支撑模型做给定的姿态运动,即可准确获得风轴系三坐标轴在相机物方空间中的方向矢量,实现试验模型位姿视频测量的风轴系自标定;再基于基准安装状态和吹风试验给定状态下3个标记点,计算平移与旋转矩阵,准确解得吹风试验给定状态下模型体轴系三轴在相机物方空间的方向矢量,即可获得气动力下的模型姿态与变形参数。本发明省力省时,无需传统高精度、高成本的多自由度旋转台和台阶标定块,因此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03432.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色成像的全局油膜厚度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油膜;S2,在不同模型位姿参数条件下进行油膜厚度与吸收率标定试验,建立包含模型位姿参数的油膜厚度与吸收率关系模型;S3,利用所述包含模型位姿参数的油膜厚度与吸收率关系模型求解油膜厚度。本发明通过建立包含模型位姿参数的油膜厚度与吸收率关系模型,能够解决目前全局油膜厚度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