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9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39684.5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T5/92 , G06T5/60 , G06T5/7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T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漆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属于机器视觉的图形图像处理领域,包括:S1、对相机采用的原始高分辨率图像X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低分辨率原始图像x;S2、构建网络训练模型对x进行处理,以输出对应的判别图像z;S3、将X、x、z作为输入构建拟合双边空间仿射模型,以寻找x与z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应用到X上,以生成最终的对比度增强图像Z。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敏漆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通过构建拟合双边空间仿射模型,实现低分辨率图像向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有效降低了方法对模型以及硬件的依赖,提升了图像增强的速度,能够解决图像采集过程中图像中目标对比度不足的问题,降低后续图像处理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6109.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 G01M9/02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数据系统优化及技术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飞行速压q与来流马赫数Ma参数计算表;步骤2)将飞行器模型安装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高空飞行的风洞实验;所述飞行器模型中安装作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和空速管;步骤3)设置风洞中的来流马赫数Ma和飞行速压q均达到设定数值时,控制驱动机构通过施加的力作用于作动机构,展开空速管至目标位置;步骤4)实时采集步骤3)中展开的空速管所测压力P,待P满足稳定要求,得到对应的时间t0,即压力稳定时刻。本发明给出一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全新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形式,及其高速风洞试验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471618.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跨声速设备TSP转捩测量试验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试验模型、CCD相机、光源、数据处理计算机和加热装置;试验模型为金属模型,在试验模型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覆盖有绝缘隔热层、加热层、绝缘热反射层、绝缘导热层、温敏涂料底漆和温敏涂料面漆;CCD相机捕获试验模型表面图像;光源提供照明;数据处理计算机用于接收CCD相机捕获的试验模型表面图像,并进行图像识别与处理;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加热层,控制试验模型表面温度。该测量装置中的试验模型表面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将TSP试验技术工作温度从室温降至77K,同时大幅提升传热分辨率和转捩测量精度。该测量装置特别适用于在低温环境下研究对象的流动结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618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336089.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空腔模型脉动压力与噪声的图像采集方法,该方法基于快响压敏漆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来测量计算空腔模型的脉动压力与噪声,不再需要通过传感器来进行测量,从而可以规避在空腔模型上安装传感器,进而可以简化空腔模型的设计难度以及加工难度,从而降低模型设计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此外,还可以进行空腔表面区域面测量,空间分辨率高,能够获取全域空腔的脉动压力和噪声数据图谱。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3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9941.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敏漆图像激波位置自动识别方法,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压敏漆测压试验结果图像,采用压力梯度方法自动辨识模型表面激波,并绘制激波线与激波位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敏漆图像激波位置自动识别方法,能够拓展压敏漆试验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激波识别精度,并大幅缩减激波位置研判工作量,提高压敏漆结果后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70332.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叶表面压力测量中旋转模糊图像去模糊方法,涉及风洞试验中的图像处理领域,包括:将相机光轴与旋转轴处于不平行状态,且处于旋转运动中采集到的桨叶图像与平行状态时采集的图像进行计算,以得到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桨叶图像进行校正;通过仿射变换、坐标变换,将校正后的旋转运动模糊图像转换为直线运动模糊图像;根据扩散函数对图像去除运动模糊,并通过坐标反变换和仿射变换转为原始空间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桨叶表面压力测量中旋转模糊图像去模糊方法,能够解决发动机工作时桨叶的高速转动导致相机采集的图像产生较大的模糊问题,减少旋转桨叶表面压力的测量中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79807.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分布图像的转捩线提取方法,属于风洞试验领域,包括:S1,通过风洞实验获取模型的温度分布TSP图像;S2,基于contrast gain理论,对TSP图像中的灰度敏感区域进行对比度提升,以实现弱对比区域的增强处理;S3,在多种滤波器中选择阶跃信号转定位能力较佳的滤波器,对增强后的TSP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完成梯度区域提取;S4,通过对梯度区域进行梯度信号筛选,以得到转捩线。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分布图像的转捩线提取方法,通过对温度分布图像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剔除噪声干扰,并且强化相对较弱的对比信号区域,即通过采用分割有效区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度增强,在增强的基础上开展滤波器试验,进而有效提取出转捩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1050.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机三维面模型融合方法,涉及风洞试验领域,基于各相机内外参数、三维模型以及模型上预设标记点的几何坐标,建立三维模型向二维图像上的映射关系,将平面内的压力、温度、热流图像中的至少一种变换至三维数模的曲面网格点上,采用多视角下的三维数值融合完成三维面模型的重建与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相机三维面模型融合方法,在兼容了多相机拍摄的观测角度差异的同时,考虑了基于观测位置产生的数值响应有效性差异,观测数值的空间分布的平滑性,构建了一套基于相机和观测数模相对位置的映射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基于空间梯度分布的多角度相机观测值的空间融合方法,实现了数值的准确映射、多相机数据的三维平滑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476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277521.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史晓军 , 闫昱 , 吴军强 , 陶洋 , 吴继飞 , 陈植 , 刘大伟 , 杨振华 , 贾巍 , 徐扬帆 , 李阳 , 曾开春 , 张昌荣 , 刘光远 , 刘祥 , 刘超 , 杨可朋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相似准则,所述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包括加油机、加油软管、伞锥和受油机;步骤2)基于相似准则,结合柔性多体动力学,建立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步骤3)根据模拟试验要求,基于动力学模型,根据相似准则实现软管式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的设计,利用多体动力学求解器计算受油机对接伞锥后软管的动力学响应,进而实现加油对接过程中加油软管和伞锥的动态现象及动态特性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51680.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漆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涉及风洞试验和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校准舱,其内层设置有低温冷舱和样片舱;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真空夹层舱;样片台,其下端设置在低温冷舱中,上端伸入至样片舱中;样片舱的上壁开设有样片舱窗口,样片舱正上方开设有真空夹层舱窗口,真空夹层舱窗口的正上方设置有相机和激发光源;冷却控制组件,其通过传输管线与低温冷舱相连;压力控制组件,其分别与样片舱和真空夹层舱相连;温度控制组件,其与样片台相连。本发明的低温温敏漆校准方法适用于宽温域、不同校准温度范围的低温温敏漆涂料的校准和配方性能评估和优化,能充分满足低温温敏漆配方研制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