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6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74410.9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湍流拟序结构的湍流边界层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一种湍流边界层中的平均流向速度模型,同时建立了流向脉动速度、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以流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为约束,利用速度条带构造了流向脉动速度;以展向和法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为约束,利用流向涡的诱导速度构造了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根据平均流向速度、以及流向脉动速度、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并引入随机扰动,合成得到湍流边界层中的速度分量。本申请可以实现湍流边界层的快速生成,通过该方法生成的湍流数据可以用作湍流数值计算的入口边界条件和初始场的初值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4410.9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湍流拟序结构的湍流边界层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一种湍流边界层中的平均流向速度模型,同时建立了流向脉动速度、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以流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为约束,利用速度条带构造了流向脉动速度;以展向和法向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分布模型为约束,利用流向涡的诱导速度构造了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根据平均流向速度、以及流向脉动速度、法向脉动速度和展向脉动速度,并引入随机扰动,合成得到湍流边界层中的速度分量。本申请可以实现湍流边界层的快速生成,通过该方法生成的湍流数据可以用作湍流数值计算的入口边界条件和初始场的初值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4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0701.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流场表面压力测量方法,涉及高速流场压力测量领域,解决了现有高速流场测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低、破坏流场结构、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包括:基于光栅理论中的光栅反常现象,设计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对设计完成的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进行制备;对制备完成的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进行压力标定,标定完成后将其置入高速流场的试验压力测量系统中,通过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的反射光谱,进行模型表面的流场压力测量;本发明通过柔性光栅结构的压力敏感机理设计光栅结构,通过反射光谱频率移动实现对高速流场压力的实时测量,对流场干扰小、环境电磁干扰小、装置简洁、测量及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957586.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梁直杆式空速管。该空速管包括:探头主体及连接的安装底座,其中,探头主体为等直体构型,内部中空形成集气腔,正对气流方向为弧形正面,在弧形正面上设置多于1个总压孔;背对气流方向设置多于2个静压孔。本发明利用物体背风区流动相对稳定的空气动力基本原理,兼顾总压孔设计,以及总、静压孔的冗余备份设计,提高空速管/探头的可靠性、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6109.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 G01M9/02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数据系统优化及技术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飞行速压q与来流马赫数Ma参数计算表;步骤2)将飞行器模型安装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高空飞行的风洞实验;所述飞行器模型中安装作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和空速管;步骤3)设置风洞中的来流马赫数Ma和飞行速压q均达到设定数值时,控制驱动机构通过施加的力作用于作动机构,展开空速管至目标位置;步骤4)实时采集步骤3)中展开的空速管所测压力P,待P满足稳定要求,得到对应的时间t0,即压力稳定时刻。本发明给出一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全新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形式,及其高速风洞试验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8686.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8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压映射的大气数据系统冗余设计方法,包括:在待研究飞行器上选定轴对称分布的选定点A点及A’点;基于选定点A点及A’点,通过静压映射得到空速管静压测点B点及B’点,进而确定空速管的安装位置并安装;将安装了空速管的待研究飞行器进行风洞试验,获取空速管总压和静压;在待研究飞行器安装风标,进行风洞试验,获取局部流向角;基于预先建立的解算函数对应关系,得到空速、飞行迎角和飞行侧滑角。本发明降低了系统设备的复杂程度,可在更高的飞行速度上使用,提高了全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对于很多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585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211111.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图像激波位置的亚像素定位方法,涉及风洞纹影图像判读领域,该方法主要包含4个处理步骤,分别是基于对数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基于Canny算法的边缘检测算法、基于Zernike矩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基于边缘法向和欧式距离的聚类方法;本发明,可以对纹影图像进行快速批量处理,实现对纹影图像中激波位置的亚像素定位;相较于人工判读,处理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且针对不同图像的处理结果共享同一个标准,具有可比性;相较于传统的阈值法,还可以在纹影图像中同时检测出强弱激波,对激波的强度变化适用性更强,且达到亚像素精度,定位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63601.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度场与温度场数据同步并行采集系统及应用方法,涉及风洞试验领域,包括总压测量子系统、稳定段总压和温度场动态数据采集子系统;各子系统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采集终端,且各采集终端中的每个采集单元均使用独立、同型的AD数字仪,通过锁相环进行锁相,所述AD数字仪的处理器中集成有时间戳计数器;各子系统通过相配合的外部同步控制模块为各采集终端提供一个锁相后的同步时钟;各系统的各采集终端通过同步触发器与中央处理单元连通。本发明提供一种速度场与温度场数据同步并行采集系统及应用方法,能在不同采集系统中,实现高超声速风洞试验速度场与温度场动态数据的同步并行采集,有效保证数据的采集精确度和时域相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