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44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0701.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流场表面压力测量方法,涉及高速流场压力测量领域,解决了现有高速流场测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低、破坏流场结构、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包括:基于光栅理论中的光栅反常现象,设计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对设计完成的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进行制备;对制备完成的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进行压力标定,标定完成后将其置入高速流场的试验压力测量系统中,通过一维光栅波导结构器件的反射光谱,进行模型表面的流场压力测量;本发明通过柔性光栅结构的压力敏感机理设计光栅结构,通过反射光谱频率移动实现对高速流场压力的实时测量,对流场干扰小、环境电磁干扰小、装置简洁、测量及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6109.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 G01M9/02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数据系统优化及技术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飞行速压q与来流马赫数Ma参数计算表;步骤2)将飞行器模型安装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高空飞行的风洞实验;所述飞行器模型中安装作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和空速管;步骤3)设置风洞中的来流马赫数Ma和飞行速压q均达到设定数值时,控制驱动机构通过施加的力作用于作动机构,展开空速管至目标位置;步骤4)实时采集步骤3)中展开的空速管所测压力P,待P满足稳定要求,得到对应的时间t0,即压力稳定时刻。本发明给出一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全新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形式,及其高速风洞试验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8686.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8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压映射的大气数据系统冗余设计方法,包括:在待研究飞行器上选定轴对称分布的选定点A点及A’点;基于选定点A点及A’点,通过静压映射得到空速管静压测点B点及B’点,进而确定空速管的安装位置并安装;将安装了空速管的待研究飞行器进行风洞试验,获取空速管总压和静压;在待研究飞行器安装风标,进行风洞试验,获取局部流向角;基于预先建立的解算函数对应关系,得到空速、飞行迎角和飞行侧滑角。本发明降低了系统设备的复杂程度,可在更高的飞行速度上使用,提高了全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对于很多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98326.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涉及风洞试验及模型动态、静态支撑技术领域,包括:垂杆;滑块,其滑动穿设在垂杆上,滑块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滑块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俯仰前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前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模型俯仰和沉浮运动两个自由度的调节控制以及制动,模型姿态控制简单、调整精度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3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1475.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B19/418 , G01M9/02 ,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多执行机构的协同控制策略,涉及控制技术领域。该协同控制策略,应用于风洞试验减震装置,包括:获取天平信号;对天平信号进行解耦,得到解耦信号,解耦信号包括俯仰一阶模态、俯仰二阶模态、偏航一阶模态以及偏航二阶模态;根据俯仰一阶模态、俯仰二阶模态、偏航一阶模态以及偏航二阶模态,确定前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的前段控制信号,并根据前段控制信号对前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进行控制;根据俯仰一阶模态以及俯仰二阶模态确定后段装置的后段控制信号,并根据后段控制信号对后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对该减震装置进行控制,降低支杆模型的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51680.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漆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涉及风洞试验和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校准舱,其内层设置有低温冷舱和样片舱;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真空夹层舱;样片台,其下端设置在低温冷舱中,上端伸入至样片舱中;样片舱的上壁开设有样片舱窗口,样片舱正上方开设有真空夹层舱窗口,真空夹层舱窗口的正上方设置有相机和激发光源;冷却控制组件,其通过传输管线与低温冷舱相连;压力控制组件,其分别与样片舱和真空夹层舱相连;温度控制组件,其与样片台相连。本发明的低温温敏漆校准方法适用于宽温域、不同校准温度范围的低温温敏漆涂料的校准和配方性能评估和优化,能充分满足低温温敏漆配方研制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14632.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材料镶嵌的高灵敏度杆式六分量风洞试验天平,涉及力和力矩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采用镶嵌的安装方式在天平主体结构两侧安装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采用不同于天平主体结构的材料;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实现了滚转力矩的高灵敏度测量。本发明在天平主体结构上镶嵌安装另一种材料的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解决了天平元件整体强度、刚度与滚转力矩元件灵敏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飞行器气动力和力矩载荷量值悬殊的试验精确测量,大幅提高了“微量滚转力矩”飞行器风洞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气动载荷相近的不同布局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力矩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475980.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诺应力测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式纹影技术的可压缩雷诺应力测量系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复合式纹影技术的可压缩雷诺应力测量系统,包括按照光线从发射到接收的顺序依次布置的光源子系统、第一主反射镜、第二主反射镜、成像子系统,光源子系统、第一主反射镜、第二主反射镜、成像子系统的连线呈Z字形,成像子系统包括四棱锥刀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式纹影技术的可压缩雷诺应力测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742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485414.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带的弯折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固定底板;固定电阻带的一端;加热电阻带的折弯处,插入定位销;将组件盘带扳手定位孔套入定位销;加力使电阻带折弯成型;重复操作使电阻带在第二个定位销处折弯成型,直到成型完毕;电阻带冷却,取下定位销和电阻带。该种方法使得电阻带能够由底板开孔的位置决定了电阻带成“S”型转弯的位置,同时也决定了电阻带每次折弯后的长度,定位销子的中部外径决定了电阻带的折弯半径,通过对电阻带加热后使用盘带扳手进行旋拧,使得电阻带能够快速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6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0835.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颤振风洞试验的抑制装置,涉及飞行器颤振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导轨Ⅰ,设置在导轨Ⅰ一端的底座Ⅰ,以及与导轨Ⅰ滑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配重块Ⅰ,还包括连接底座Ⅰ与配重块Ⅰ的弹性部件Ⅰ;所述导轨Ⅰ固定于机翼肋板并沿机翼法向设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颤振风洞试验的抑制装置,主要是通过配重块Ⅰ在机翼发生颤振时沿导轨Ⅰ向颤振的反方向进行移动,进一步通过弹性部件Ⅰ在发生颤振时达到吸收机翼振动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抑制机翼颤振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