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涉核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853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0836845.4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涉核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S1:从BIM场景模型中获取涉核厂房的相关参数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确定涉核厂房楼层的组合关系;S3:根据涉核厂房楼层的组合关系,选择作业人员路径规划起点、终点;判断作业人员的起点和终点是否在同一楼层,若是在同一楼层,则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模式选择;若否,则选择相邻楼层的组合后,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模式选择;S4:采用A*算法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得到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以作业人员行走路径和作业人员受照剂量大小作为评价依据,规划和优化核设施维/退役人员三维路径,减少人员受照剂量,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一种强放热室内设备的远距离的拆除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84341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728206.1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放热室内设备的远距离的拆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远距离操作机器人夹持扳手进入热室内部,到达热室机械手操作覆盖区域内;操作热室机械手夹持扳手拆除固定设备上的地脚螺栓;操作热室机械手,将固定设备上的吊带挂在吊车吊钩上;热室机械手断开与固定设备相连的管线;吊车上升,至吊带完全绷直且不受力的情况下;远距离操作机器人抓具夹持角磨机进入到热室内部;操作机器人机械臂,使角磨机打磨片打磨固定设备上的锈死/咬死地脚螺栓;控制吊车将固定设备吊离出热室。本发明解决了强放热室在进行退役时其内的强放设备拆除的技术难点,确保强放热室退役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保护公众和环境安全。

    放射性污染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去污方法及其去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44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00891.5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放射性污染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去污方法及其去污装置,包括储气罐、增压泵、混合器、预热器、去污室、分离室、过滤器、去污剂携剂泵、去污剂容器、制冷装置、恒温加热装置、废物收集器、计量泵、阀门、管道、仪表、安全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放射性污染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去污方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具有扩散性和溶解力的特质,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溶剂溶解化学去污剂,可用于设备或构件的内腔表面、微小孔隙、高精度表面去污,具有可达性好、损伤小、去污介质可循环使用、二次污染少等优点。

    一种强放热室内设备的远距离的拆除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8434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28206.1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放热室内设备的远距离的拆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远距离操作机器人夹持扳手进入热室内部,到达热室机械手操作覆盖区域内;操作热室机械手夹持扳手拆除固定设备上的地脚螺栓;操作热室机械手,将固定设备上的吊带挂在吊车吊钩上;热室机械手断开与固定设备相连的管线;吊车上升,至吊带完全绷直且不受力的情况下;远距离操作机器人抓具夹持角磨机进入到热室内部;操作机器人机械臂,使角磨机打磨片打磨固定设备上的锈死/咬死地脚螺栓;控制吊车将固定设备吊离出热室。本发明解决了强放热室在进行退役时其内的强放设备拆除的技术难点,确保强放热室退役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保护公众和环境安全。

    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处理装置处理过滤器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6487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418818.8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处理装置,包括吊装单元、烘干单元和封装单元,吊装单元包括屏蔽容器、抓具和吊绳;烘干单元包括热风机和热风管,所热风机的输出端与热风管的输入端连通,热风管的输出端用于与屏蔽容器上的穿孔连通,屏蔽容器顶部的通孔用于排风;封装单元包括包装桶,包装桶用于存储烘干后的过滤器。过滤器处理工艺主要包含孔塞拆吊、屏蔽容器安装及过滤器回取、过滤器烘干、屏蔽容器运输、过滤器装桶五个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工艺,对含有较多放射性杂质和水分、辐射水平较高的过滤器进行回取及后处理,最终装入包装桶,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利于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远距离大功率自适应激光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7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19317.X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距离大功率自适应激光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包括:电源系统、激光发生器、控制系统、测距装置、机器人和远距离激光切割头,所述远距离激光切割头安装在所述机器人的末端,所述测距装置设置于所述远距离激光切割头,所述激光发生器通过光纤与所述远距离激光切割头的光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采用远距离激光切割头,通过机器人控制其移动和姿态;并且在激光切割头上配备测距装置,实现自动调焦,以维持合适的功率密度;通过集成气溶胶收集系统,并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有效控制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和人员受照剂量,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的内切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8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36079.5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的内切割装置及方法,该内切割装置包括:吊装法兰;支撑主体,顶部与吊装法兰固定连接;伸缩件,装配在支撑主体的中部,使支撑主体固定在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的内部;回转进给机构,与支撑主体活动连接,被配置为在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的圆心切面做旋转运动;径向进给机构,被配置为先沿与圆心切面平行的径向做伸展运动,再随回转进给机构的旋转运动同步旋转;切割头,设置在径向进给机构的顶端,被配置为先随径向进给机构的伸展运动向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的内壁进行由内而外切割,再随回转进给机构的旋转运动对内壁进行圆周切割。本技术方案提高了高放射性圆筒型构件在高放射环境下的远程解体效率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