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56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0235.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烃裂化反应器的上进料分配器,包括进料管、分配器和返混罩;所述分配器内部具有缓冲腔,所述分配器上端与所述进料管下端相连,以使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分配器下端均布有多个分配孔,所述多个分配孔连通所述缓冲腔与反应器内部;所述返混罩设置于所述进料管下端,所述返混罩用于延长重烃蒸汽及裂解气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本发明中重烃原料由进料管进入分配器内的缓冲腔,由于分配器下端均布有多个分配孔,重烃原料则会由分配孔进入反应器内,有利于降低结焦堵塞的概率,提高重烃进料分布的均匀性,使其与催化剂床料充分接触,同时返混罩有利于增加重烃蒸气及裂解气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充分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15648.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H01J47/02 , H01J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电离室探测器封头,包括端盖、密封塞及多条铠装电缆,端盖用于封闭气体电离室探测器的电离室,端盖底部设有嵌入部,嵌入部用于嵌入电离室的气口,端盖的顶部凹设有嵌槽,嵌槽内凸设有若干条密封圈,嵌槽的槽底开有排气孔,排气孔贯通端盖;密封塞与嵌槽匹配,密封塞凹设有若干条密封槽,密封槽与密封圈一一对应并匹配,当密封塞嵌入嵌槽内,且密封塞的底部与嵌槽的槽底抵接时,密封圈嵌入对应的密封槽内;铠装电缆的两端分别贯通密封塞和端盖,并与密封塞严密焊接。其能够有效解决气体电离室探测器封头封堵性能不理想的问题。一种安装工装,能够有效解决气体电离室探测器封头安装不便、封堵性能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3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987111.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D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金属管道切割拆除装置及方法,切割拆除装置,包括动力部件、传动部件、进给部件、支撑部件和切割部件;支撑部件包括外支撑管;传动部件包括长轴,长轴同轴设置在外支撑管内侧,长轴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切割部件连接;动力部件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进给部件包括进给轴,进给轴同轴设置在长轴内侧,进给轴一端伸出长轴与操作机构连接,另一端伸入切割部件内部且设置有楔形螺母;切割部件包括支撑滚筒,支撑滚筒一端与长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支撑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沿着支撑滚筒径向伸缩的刀具,所述刀具在楔形螺母的作用下伸出支撑滚筒。本发明解决了核设施金属管道拆除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418818.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处理装置,包括吊装单元、烘干单元和封装单元,吊装单元包括屏蔽容器、抓具和吊绳;烘干单元包括热风机和热风管,所热风机的输出端与热风管的输入端连通,热风管的输出端用于与屏蔽容器上的穿孔连通,屏蔽容器顶部的通孔用于排风;封装单元包括包装桶,包装桶用于存储烘干后的过滤器。过滤器处理工艺主要包含孔塞拆吊、屏蔽容器安装及过滤器回取、过滤器烘干、屏蔽容器运输、过滤器装桶五个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工艺,对含有较多放射性杂质和水分、辐射水平较高的过滤器进行回取及后处理,最终装入包装桶,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利于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36083.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包括:卡槽、角度调整装置、滚球部件、固定件;所述角度调整装置的中心设置缺口,所述角度调整装置至少设有两个,并以所述待输送管道为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至少两个所述滚球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角度调整装置通过所述缺口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本发明实现了管道在狭长封闭式、带放射性的管沟内的管道支架上的便捷运输,避免了传统人工在管沟内扛运管道的劳动,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减少施工人员在高辐射环境下的停留时间,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另外,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强度。本发明输送工具设计灵活,拆装便捷,可根据管沟及待输送管道的尺寸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7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418818.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处理装置,包括吊装单元、烘干单元和封装单元,吊装单元包括屏蔽容器、抓具和吊绳;烘干单元包括热风机和热风管,所热风机的输出端与热风管的输入端连通,热风管的输出端用于与屏蔽容器上的穿孔连通,屏蔽容器顶部的通孔用于排风;封装单元包括包装桶,包装桶用于存储烘干后的过滤器。过滤器处理工艺主要包含孔塞拆吊、屏蔽容器安装及过滤器回取、过滤器烘干、屏蔽容器运输、过滤器装桶五个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液过滤器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工艺,对含有较多放射性杂质和水分、辐射水平较高的过滤器进行回取及后处理,最终装入包装桶,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利于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17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52193.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高频电加热切割反应堆一回路主管道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熔融系统和钨极切断工具,所述熔融系统和钨极切断工具分别用于熔融和切断主管道;所述熔融系统包括高频电源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熔融时设置在主管道外侧,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与高频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高频电源用于向感应线圈通电使感应线圈发热,感应线圈产生的热量熔融主管道。本发明利用高频电将主管道需要切断位置进行加热,可以在主管道上快速形成断口,同时设备故障率也较低,缩短工作人员在放射性堆舱内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且不会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或者对工作人员造成内照射。
-
公开(公告)号:CN1135234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87111.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D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金属管道切割拆除装置及方法,切割拆除装置,包括动力部件、传动部件、进给部件、支撑部件和切割部件;支撑部件包括外支撑管;传动部件包括长轴,长轴同轴设置在外支撑管内侧,长轴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切割部件连接;动力部件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进给部件包括进给轴,进给轴同轴设置在长轴内侧,进给轴一端伸出长轴与操作机构连接,另一端伸入切割部件内部且设置有楔形螺母;切割部件包括支撑滚筒,支撑滚筒一端与长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支撑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沿着支撑滚筒径向伸缩的刀具,所述刀具在楔形螺母的作用下伸出支撑滚筒。本发明解决了核设施金属管道拆除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1472.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堆驱动机构耐压壳压力试验方法无法保证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堆驱动机构耐压壳压力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冲排水系统和耐压壳压力试验平台;耐压壳压力试验平台包括:耐压壳压力试验底板和耐压壳压板;耐压壳压板设有用于安装待测试耐压壳的安装孔;耐压壳压力试验底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冲排水系统的第一管道连通;使用时,所述待测试耐压壳与第一连接孔密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升压准备、升压过程、降压过程和降压后检测。本发明实施例保证了试验质量,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84327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0695485.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除渣系统,包括四周与顶部均为屏蔽墙的贮槽,用于排放废液的废液排放系统,贮槽被分隔为原水区、处理后水区,原水区、处理后水区顶部的屏蔽墙内均设置人孔、LED照明灯孔、摄像头孔,人孔下方设置人梯,LED照明灯孔内安装LED照明灯,摄像头孔内安装摄像头;还包括泵、过滤器,过滤器的排水端连通至处理后水区内,过滤器的进水端分别与泵的排水端、废液排放系统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泵的上水端与原水区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射性废液中的杂质不便处理的问题,实现使放射性废液杂质滤除作业过程方便高效、降低空间辐射水平、降低杂质对贮槽工艺系统的影响和后处理固化难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