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3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22446.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京东方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325 , C12R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引物探针组合至少包括1对引物和1条探针用于鉴定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6对引物和6条探针分别用于鉴定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瘰疬分枝杆菌,2对引物和2条探针用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对引物和1条探针用于鉴定内标。本发明可实现1个样本同步检测多个指标(最多9个指标),同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且检测灵敏度高,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最低检出限为50CFU/mL,非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检出限为500CFU/mL。
-
公开(公告)号:CN119006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634.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捷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N3/0455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菌类别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真菌类别识别方法:获取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依次为培养有真菌的培养皿的正面图像以及培养有真菌的培养皿的反面图像;分别从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中分割出真菌,得到第一真菌图像和第二真菌图像;将第一真菌图像与第二真菌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将配准后的两幅真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真菌图像;对融合后的真菌图像进行真菌类别识别,得到真菌类别识别结果。本申请公开的真菌类别识别方法可自动识别出真菌的类别,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且能够确保识别结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0852.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种识别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初始特征数据;对初始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标准化特征向量;将标准化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物种信息识别结果;识别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泛化识别模型和至少一个高危识别模型,高危识别模型基于第一训练集训练得到,泛化识别模型基于第二训练集得到,第一训练集中的训练数据为第二训练集中经泛化识别模型识别后输出结果为指定类别的训练数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8294.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基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样本的测序数据;对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测序数据;将目标测序数据与物种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目标物种序列数据集,对目标物种序列数据集进行序列组装,获得组装结果;对组装结果进行基因预测,获得基因预测结果;对各个基因预测结果进行去冗余处理,得到各个非冗余基因序列;将每个非冗余基因序列与耐药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每个非冗余基因序列对应的注释结果;基于每个非冗余基因序列对应的注释结果在各个非冗余基因序列中确定出耐药基因序列。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出耐药基因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90069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479634.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捷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N3/0455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菌类别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真菌类别识别方法:获取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依次为培养有真菌的培养皿的正面图像以及培养有真菌的培养皿的反面图像;分别从第一真菌培养皿图像和第二真菌培养皿图像中分割出真菌,得到第一真菌图像和第二真菌图像;将第一真菌图像与第二真菌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将配准后的两幅真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真菌图像;对融合后的真菌图像进行真菌类别识别,得到真菌类别识别结果。本申请公开的真菌类别识别方法可自动识别出真菌的类别,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且能够确保识别结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1142.1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体外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时检测血流感染5种病原体的组合物;更加具体地,涉及检测路邓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星座链球菌并区分的组合物、试剂盒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联检组合物,利用多重荧光PCR分析方法,通过检测不同病原体上的靶点,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在单管反应体系中快速检测至少3种病原体的靶标基因,具有检测的灵敏度更高,达到200拷贝/mL。本发明可以准确检测病原菌,还可以对各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精准用药的效果,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节约成本。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快速诊断的依据,加快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4836.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具体地,涉及一种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一种用于扩增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的引物组、一种用于检测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的试剂盒、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及其检测方法在解脂耶氏酵母的分子分型、分子溯源、院感监测、群体遗传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一种非诊断目的的解脂耶氏酵母的检测方法。利用上述解脂耶氏酵母微卫星位点、检测方法以及特异性引物组进行解脂耶氏酵母的检测,具有多态性高、特异型好、通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在解脂耶氏酵母分子流行病学、群体遗传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60852.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种识别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初始特征数据;对初始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标准化特征向量;将标准化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物种信息识别结果;识别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泛化识别模型和至少一个高危识别模型,高危识别模型基于第一训练集训练得到,泛化识别模型基于第二训练集得到,第一训练集中的训练数据为第二训练集中经泛化识别模型识别后输出结果为指定类别的训练数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0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1114.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卡尤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多重化核酸检测的组合物和方法,特别是用于分析物检测的系统、方法、组合物和试剂盒。所述系统、方法、组合物和试剂盒可以允许多种分析物的多重分析。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包含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各种探针、酶、标记物部分、淬灭剂部分或引物。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分析物检测的分析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和/或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21963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675384.1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敏板条,包括药敏板条本体,还包括至少12个凹孔,所述至少12个凹孔呈一列排列;所述12个凹孔中分别加入倍比稀释的梯度浓度的同一种抗菌药物;所述倍比稀释的梯度浓度包括MIC解释标准和质控允许范围。所述药敏板条还包括药物名称标识区和药物浓度标识区。还提供一种所述药敏板条的制备方法。此药敏板条可以脱离仪器单独使用,应用灵活;且采用标准操作,药敏结果准确、可靠;可测量药物的MIC值,还能满足医院日常室内质控要求;且操作简便,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便于研究、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