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和样品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7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80055310.0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一种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咬嘴件(101,301),咬嘴件(101,301)配置为与受试者的嘴部的至少一部分接合;长度可变部件(102,302),长度可变部件(102,302)的第一端耦接到咬嘴件(101,301),长度可变部件(102,30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长度可变部件(102,302)具有沿其纵向轴线的第一长度,在第二状态下,长度可变部件(102,302)具有沿纵向轴线的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以及采样头(103,303),采样头(103,303)耦接到长度可变部件(102,302)的沿纵向轴线与第一端基本相对的第二端,采样头(103,303)配置为在长度可变部件(102,302)处于第二状态时与受试者的采集部位相接触并从采集部位采集生物样品。

    一种手持式加样装置及其加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4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90420.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加样装置及其加样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样过程存在污染风险以及加样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定量腔和加样构件,所述加样构件包括推挤杆和推挤头,所述推挤头设于所述推挤杆的前端,所述推挤杆能够带动所述推挤头沿所述推挤杆的轴向移动,所述推挤头能够将所述定量腔内的液体挤出。本发明采集过样本的拭子头直接放入液体混合腔中,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污染风险,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推挤头将定量腔内的液体一次全部挤出,定量腔的底部设有膜片,当推挤液体时,膜片发生形变与定量腔产生间隙,当不推挤液体时,膜片发生形变封闭定量腔的下部第一通孔,实现了全封闭一次定量加样,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用于对核酸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700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276142.1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核酸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核酸样本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曲线数据,该PCR曲线数据包括与PCR循环数对应的一系列信号采样值;将该系列信号采样值作为一维向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PCR曲线数据的曲线趋势特征,并且根据曲线趋势特征确定PCR曲线数据的曲线类型;以及根据曲线类型提供核酸样本的分类结果。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对核酸样本进行分类的技术,能够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核酸样本的PCR曲线数据进行自动化判读,在提高核酸结果判读准确率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核酸结果判读所需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核酸样本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生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核酸序列的方法及其生成的核酸序列

    公开(公告)号:CN117912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9191.3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核酸序列的方法及其生成的核酸序列。所生成的核酸序列用作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目的核酸的外源内参序列,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执行的以下步骤:生成第一数量的核酸序列,该核酸序列中的每一个包括N个碱基对,N是正整数;基于核酸序列的期望特性,对所生成的核酸序列进行筛选,获得筛选后的核酸序列;将筛选后的核酸序列组装为外源内参序列,所述外源内参序列包含将引物和探针进行连接获得的连接后的核酸序列,该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且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和探针中的至少一者来自筛选后的核酸序列;以及基于连接后的核酸序列与已知的自然界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获得自然界不存在的核酸序列。

    温控装置、用于PCR的设备和用于PCR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55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7601.7

    申请日:2022-01-28

    Inventor: 李晨 李响

    Abstract: 提供温控装置、包括该温控装置的用于PCR的设备和用于PCR的系统。该温控装置包括:第一半部组件,其包括第一热学元件;第二半部组件,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热学元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热学元件;弹性构件,其配置为将第一热学元件和第二热学元件朝向彼此偏压;以及位置调整组件,其配置为改变第一热学元件和第二热学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位置调整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位置调整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热学元件和第二热学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相距第一距离。当位置调整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热学元件和第二热学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相距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