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96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876551.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CB板的碳化硅MOSFET分立器件三相全桥杂散电感抑制方法,属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器件领域。本发明对三相全桥控制系统的工作参数解析求得支撑电容容值后,通过若干个小支撑电容通过并联的方式实现对直流侧纹波电压的抑制和直流电压的支撑,之后优化支撑电容的摆放方式,并结合PCB多层板设计,控制直流侧电流的流经路径,进而实现直流侧回路电流所产生感应磁场的互为抵消,降低整个功率回路的磁通量,从而抑制杂散电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24808.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H02P6/16 , H02P6/17 , H02P23/14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的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步骤一:将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变压器、旋变解码芯片以及DSP芯片连接,组成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的硬件系统;步骤二:在MATLAB中构建三个函数,分别为函数一、函数二以及函数三,其中,函数一、函数二以及函数三通过DSP芯片的SPI接口依次完成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读取准备就绪、位置信号读取以及位置信号读取完成。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能极大程度上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获取电机位置信号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91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00417.8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电驱动车轮,包括:电动轮毂、非充气轮胎和紧固外罩;所述非充气轮胎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电动轮毂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非充气轮胎同轴套装在电动轮毂的外周并与其过盈配合;所述紧固外罩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同轴嵌入所述非充气轮胎中,并通过紧固件与电动轮毂固连;本发明的车轮将电动轮毂和非充气轮胎结合为一体,既能够使得每个车轮都具有较好的独立驱动能力,又能够有效防止爆胎和脱胎等情况发生,同时有效减轻了簧下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机动性、舒适性和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124808.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H02P6/16 , H02P6/17 , H02P23/14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的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步骤一:将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变压器、旋变解码芯片以及DSP芯片连接,组成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的硬件系统;步骤二:在MATLAB中构建三个函数,分别为函数一、函数二以及函数三,其中,函数一、函数二以及函数三通过DSP芯片的SPI接口依次完成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读取准备就绪、位置信号读取以及位置信号读取完成。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信号,能极大程度上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获取电机位置信号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23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268341.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的数据来源模块获取车辆行驶状态量,并将得到的第I类状态量输出给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将第Ⅱ类状态量输出给估计误差评价器;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接收第I类状态量,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计算得到第Ⅱ类状态量估计值,并输出给所述估计误差评价器,估计误差评价器将接收的第Ⅱ类状态量和第Ⅱ类状态量估计值进行比较,生成奖励值并输出给所述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所述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根据奖励值对内部的深度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对第Ⅱ类状态量估计值的计算。本发明能够对车辆上难以直接测量的行驶状态量进行估计,功能可靠也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063331.5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电机风、液混合冷却装置。所述盘式电机风、液混合冷却装置包括:机壳、转子轴、第一盘式水道、第二盘式水道、转子、密封端盖、回风道、转子轴回风孔、送风道;该装置通过在轴中设置内置型风道、在机壳中设置盘形液冷通道,在不增加盘式电机轴向长度的前提下,实现盘式电机的高效风、液混合冷却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074022.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机绕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绕组技术领域;所述电机绕组是由若干个规格尺寸完全相同的钾掺杂石墨烯/铜箔复合材料对齐叠层后真空热压成型制备得到的;钾掺杂石墨烯/铜箔复合材料中,铜箔的厚度为20~40μm,铜箔的上、下表面分别独立地均匀沉积一层厚度为0.34~1.5nm的石墨烯层,石墨烯层掺杂有钾原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电机绕组的制备方法,先采用CVD法得到石墨烯/铜箔复合材料,再浸没在KOH水溶液中完成钾掺杂;最后将切割成规格尺寸完全相同的规则形状,对齐叠层后放入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成型,得到所述新型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的电导率高、电阻低,能够显著减少电机的铜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358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74031.7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电机绕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先将铜粉加入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均匀得到悬浮液;伴随氮气鼓泡将所述悬浮液加热至50~80℃,并继续恒温氮气鼓泡不少于30min,固液分离,将所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混合粉末;再对混合粉末进行热压烧结处理,热压烧结处理的工艺参数为:在600~950℃、30~50MPa下热压烧结不少于40min,得到所述高导电电机绕组材料;所述方法工艺步骤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稳定,能够满足电机绕组领域中对绕组铜线材料的高标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63331.5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电机风、液混合冷却装置。所述盘式电机风、液混合冷却装置包括:机壳、转子轴、第一盘式水道、第二盘式水道、转子、密封端盖、回风道、转子轴回风孔、送风道;该装置通过在轴中设置内置型风道、在机壳中设置盘形液冷通道,在不增加盘式电机轴向长度的前提下,实现盘式电机的高效风、液混合冷却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50199.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H02K1/20 , H02K9/19 , H02K1/16 , H02K3/34 , H02K3/24 , H02K5/20 , H02K3/38 , H02K5/04 , H02K5/10 , H02K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密度旋转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冷散热结构,所述油冷散热结构包括:开放式端环结构、端板结构、冷却管路;所述油冷散热结构利用开放式端环和电机外壳及端盖形成端部环状空间,通过密封环及机械尺寸保证端部环状空间密封效果,避免出现冷却油泄露。利用端部环状空间和中间冷却管路结构,确保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完全浸泡在冷却油中,利用冷却油直接冷却定子铁芯和绕组,减少中间导热环节,大幅提升了散热效果。另外可调节冷却液流量与热负载匹配,热量越多,冷却流量越大,热量越小,冷却油流量越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