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694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763914.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荧光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PRV TJ株Fosmid文库在病毒基因组US9和US2基因之间非编码区插入ANCHOR3系统的完整序列,同时在UL10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前插入了mCherry基因序列,获得了基因组和囊膜蛋白分别标记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经体内外评估,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生长特征、病毒形态、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该重组病毒成功示踪了完整的PRV复制周期并评价了抗病毒药物抑制PRV复制的效果,建立了PRV体外温控可视化潜伏感染模型,可用于PRV潜伏感染模型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神经回路示踪、病毒和宿主蛋白功能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754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374527.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方法及其在构建PRV突变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构建了PRVTJ株基因组Fosmid文库,从中选取了10组能覆盖完整PRV基因组且相互有重叠区域的5粘粒系统,从中筛选出5组可拯救出完整PRV的粘粒并鉴定出最佳粘粒组合,应用该粘粒组合构建了与VP26融合表达EGFP的重组PRV,该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在滴度与生长特性上无差异。本发明将庞大的PRV基因组分成几个小片段构建Fosmid文库,提高了文库的稳定性,同时使PRV基因的改造和修饰更加简单、方便,缩短了构建文库的周期。本发明为对PRV基因组进行快速、准确修饰及构建重组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76972.3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表达高斯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非洲猪瘟病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构建了由p72启动子启动的Gluc与EGFP报告基因转移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插入到ASFV MGF300‑4L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之后,得到共表达Gluc与EGFP的重组非洲猪瘟病毒株;作为首个未缺失任何病毒基因的表达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重组ASFV,其插入的报告基因EGFP与Gluc能稳定表达,并且该报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毒株无显著差异;与缺失病毒基因的现有重组ASFV病毒株相比,本发明构建的重组非洲猪瘟病毒株在代替亲本毒株研究病毒的感染、致病机制或用于抗病毒药物筛选时更具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0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033003.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7/00 , C12N15/63 , C12N5/10 , A61K39/187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HQ06表位突变的猪瘟候选标记疫苗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以C株为骨架,单个点突变E2蛋白HQ06抗原表位的3个关键氨基酸117F、119G和122P,构建了3株突变体病毒。本发明所构建的3株突变体病毒均失去了与单克隆抗体(mAb)HQ06的反应性,保留了与CSFV E2蛋白其他抗原位点的反应性,生物学特性与C株保持一致;其中,rHCLV‑E2P122A在体外可达到亲本病毒的生长滴度,在家兔和家猪体内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CSFV E2的抗体和针对CSFV的中和抗体,但失去了诱导机体产生针对HQ06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本发明的rHCLV‑E2P122A毒株能够开发成猪瘟标记疫苗。
-
公开(公告)号:CN1087546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74527.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40B50/06 , C07K14/43595 , C12N7/00 , C12N2710/16721 , C40B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方法及其在构建PRV突变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构建了PRVTJ株基因组Fosmid文库,从中选取了10组能覆盖完整PRV基因组且相互有重叠区域的5粘粒系统,从中筛选出5组可拯救出完整PRV的粘粒并鉴定出最佳粘粒组合,应用该粘粒组合构建了与VP26融合表达EGFP的重组PRV,该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在滴度与生长特性上无差异。本发明将庞大的PRV基因组分成几个小片段构建Fosmid文库,提高了文库的稳定性,同时使PRV基因的改造和修饰更加简单、方便,缩短了构建文库的周期。本发明为对PRV基因组进行快速、准确修饰及构建重组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0700.2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5/071 , C12N5/10 , C12N15/40 , C07K19/00 , C12N15/867 , A61K39/187 , A61P31/14 , A61K39/385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悬浮CHO细胞系及其在制备猪瘟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稳定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悬浮CHO细胞系,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4582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Fe‑E2NPs纳米颗粒疫苗,包括:由ST‑E2蛋白和铁蛋白偶联得到,所述铁蛋白是将△N‑SpyCatcher蛋白融合到铁蛋白的N‑末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疫苗在兔体内诱导比C株疫苗更好的免疫保护,不仅可以诱导IFN‑γ以提供对猪瘟的早期保护,而且更快地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兼顾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优点,提供DIVA特性,可为猪瘟的有效替代疫苗、在控制和根除CSF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04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04538.5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G01N33/569 , G01N33/68 , G01N33/543 , G01N33/58 , A61K39/12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34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在检测非洲猪瘟病毒中的用途。本发明首先对p34蛋白的抗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核及真核表达的p34蛋白均能同ASF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其中原核表达的p34蛋白产量和纯度高,其抗体可有效抑制ASFV复制,表明其可作为ASFV的候选保护性抗原。本发明以p34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间接ELISA方法,其敏感性为1:800,且同其他常见猪源病毒血清无交叉反应。批间及批内的变异系数在2.13%‑8.83%之间,与法国ID.VET 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符合率为96.83%,该间接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ASFV感染血清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7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788781.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传代细胞系中良好复制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适应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不同传代细胞系的感染实验发现ASFV野毒株(ASFV‑WT)可在HEK293T细胞中低水平复制。将ASFV‑WT在HEK293T细胞中连续传代适应获得了可在HEK293T细胞高效增殖的ASFV适应毒株ASFV‑P61,其病毒滴度最高可以达到107.5TCID50/mL,该适应毒株的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CTCC NO:V202153。此外,该适应毒株基因组5’端的多基因家族缺失基因(包含多个毒力相关基因)序列达20kb左右,表明其毒力可能已经致弱,具有研制成为非洲猪瘟疫苗候选株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2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206844.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及其应用。为了获得安全、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菌株,本发明从中国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猪粪便中分离乳酸菌,经16S rDNA鉴定和耐酸、耐胆盐试验初步筛选出了4株候选菌株;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自凝集和共凝集试验、体外黏附试验、抑菌试验、清除自由基试验和安全性评价,分别检测了4株分离菌株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GKM5‑30菌株相比于其他的乳酸菌表现出更为优异的黏附能力、凝集能力、抑菌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68617.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7/01 , C12N15/85 , A61K39/245 , A61K39/187 , A61K39/12 , A61P31/22 , A61P31/20 , A61P31/1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fosmid基因操纵系统,将PRV TJ株基因组TK和gE/gI基因部分缺失,将Cap与gG(US4)融合,在US9插入E2表达框,拯救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其在体外的复制和生长动力学与亲本病毒相当,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株的遗传稳定性;用该重组伪狂犬病毒株免疫猪,能诱导出较强的PRV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未显示出任何PRV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本发明所构建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能用于制备预防伪狂犬病、猪瘟病或/和猪圆环病毒所导致疾病疫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