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694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763914.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荧光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PRV TJ株Fosmid文库在病毒基因组US9和US2基因之间非编码区插入ANCHOR3系统的完整序列,同时在UL10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前插入了mCherry基因序列,获得了基因组和囊膜蛋白分别标记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经体内外评估,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生长特征、病毒形态、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该重组病毒成功示踪了完整的PRV复制周期并评价了抗病毒药物抑制PRV复制的效果,建立了PRV体外温控可视化潜伏感染模型,可用于PRV潜伏感染模型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神经回路示踪、病毒和宿主蛋白功能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0700.2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5/071 , C12N5/10 , C12N15/40 , C07K19/00 , C12N15/867 , A61K39/187 , A61P31/14 , A61K39/385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悬浮CHO细胞系及其在制备猪瘟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稳定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悬浮CHO细胞系,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4582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Fe‑E2NPs纳米颗粒疫苗,包括:由ST‑E2蛋白和铁蛋白偶联得到,所述铁蛋白是将△N‑SpyCatcher蛋白融合到铁蛋白的N‑末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疫苗在兔体内诱导比C株疫苗更好的免疫保护,不仅可以诱导IFN‑γ以提供对猪瘟的早期保护,而且更快地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兼顾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优点,提供DIVA特性,可为猪瘟的有效替代疫苗、在控制和根除CSF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7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788781.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传代细胞系中良好复制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适应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不同传代细胞系的感染实验发现ASFV野毒株(ASFV‑WT)可在HEK293T细胞中低水平复制。将ASFV‑WT在HEK293T细胞中连续传代适应获得了可在HEK293T细胞高效增殖的ASFV适应毒株ASFV‑P61,其病毒滴度最高可以达到107.5TCID50/mL,该适应毒株的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CTCC NO:V202153。此外,该适应毒株基因组5’端的多基因家族缺失基因(包含多个毒力相关基因)序列达20kb左右,表明其毒力可能已经致弱,具有研制成为非洲猪瘟疫苗候选株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68617.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7/01 , C12N15/85 , A61K39/245 , A61K39/187 , A61K39/12 , A61P31/22 , A61P31/20 , A61P31/1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fosmid基因操纵系统,将PRV TJ株基因组TK和gE/gI基因部分缺失,将Cap与gG(US4)融合,在US9插入E2表达框,拯救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其在体外的复制和生长动力学与亲本病毒相当,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株的遗传稳定性;用该重组伪狂犬病毒株免疫猪,能诱导出较强的PRV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未显示出任何PRV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本发明所构建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能用于制备预防伪狂犬病、猪瘟病或/和猪圆环病毒所导致疾病疫苗。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763914.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荧光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PRV TJ株Fosmid文库在病毒基因组US9和US2基因之间非编码区插入ANCHOR3系统的完整序列,同时在UL10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前插入了mCherry基因序列,获得了基因组和囊膜蛋白分别标记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经体内外评估,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生长特征、病毒形态、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该重组病毒成功示踪了完整的PRV复制周期并评价了抗病毒药物抑制PRV复制的效果,建立了PRV体外温控可视化潜伏感染模型,可用于PRV潜伏感染模型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神经回路示踪、病毒和宿主蛋白功能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7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788781.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传代细胞系中良好复制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适应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不同传代细胞系的感染实验发现ASFV野毒株(ASFV‑WT)可在HEK293T细胞中低水平复制。将ASFV‑WT在HEK293T细胞中连续传代适应获得了可在HEK293T细胞高效增殖的ASFV适应毒株ASFV‑P61,其病毒滴度最高可以达到107.5TCID50/mL,该适应毒株的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CTCC NO:V202153。此外,该适应毒株基因组5’端的多基因家族缺失基因(包含多个毒力相关基因)序列达20kb左右,表明其毒力可能已经致弱,具有研制成为非洲猪瘟疫苗候选株的潜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