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52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44089.5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伪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复合膜红外选择辐射体及其用途。该复合膜红外选择辐射体从内到外依次为反射层、介质层、损耗层和阻抗匹配层,反射层为低阻ITO薄膜,介质间隔层为ZnS薄膜,损耗层为半透射型ITO薄膜,阻抗匹配层为ZnS薄膜。对膜层损伤小,选择电子级实验玻璃作为透明基底,依次沉积上反射层ITO、介质层ZnS、损耗层ITO和阻抗匹配层ZnS,制备的膜层具有良好的致密度和均匀性。本发明可在红外非大气窗口内实现高发射率,大气窗口内实现低发射率,在具备良好红外隐身性能的同时具有可见光高透过率,本发明具有膜层少、加工简单,选择辐射效果明显,可见光透过率高,可扩展制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22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204158.2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33/00 , F41H3/00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透明超宽带雷达与红外双隐身结构,涉及多频谱隐身技术领域,隐身结构包括主要包括低发射率红外隐身层和超宽带雷达吸波层;为了实现可见光高透过率,整体结构设计选用光学透明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和透明电介质;雷达吸波层采用导电薄膜‑介质‑导电薄膜三明治型吸波结构;采用激光刻蚀工艺将透明导电薄膜刻蚀成频率选择表面,完成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的光学透明超宽带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采用超材料技术可从结构设计角度较好的解决光学透明、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的矛盾性问题,具备较好的超宽频雷达吸波性能、低红外发射率与光学透明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158039.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30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航空安全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LSTM—RBF模型;步骤S2:利用LSTM—RBF模型对航空安全进行预测;利用LSTM模型训练致因事件数据样本,分析各类致因事件的时序变化趋势;利用RBF模型训练致因事件与航空不安全后果事件数据间的因果联系,计算各类致因因素的作用权值,该模型通过研究致因事件的时序规律,进而预测航空不安全后果事件变化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622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04158.2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33/00 , F41H3/00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透明超宽带雷达与红外双隐身结构,涉及多频谱隐身技术领域,隐身结构包括主要包括低发射率红外隐身层和超宽带雷达吸波层;为了实现可见光高透过率,整体结构设计选用光学透明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和透明电介质;雷达吸波层采用导电薄膜‑介质‑导电薄膜三明治型吸波结构;采用激光刻蚀工艺将透明导电薄膜刻蚀成频率选择表面,完成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的光学透明超宽带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采用超材料技术可从结构设计角度较好的解决光学透明、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的矛盾性问题,具备较好的超宽频雷达吸波性能、低红外发射率与光学透明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58039.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航空安全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LSTM—RBF模型;步骤S2:利用LSTM—RBF模型对航空安全进行预测;利用LSTM模型训练致因事件数据样本,分析各类致因事件的时序变化趋势;利用RBF模型训练致因事件与航空不安全后果事件数据间的因果联系,计算各类致因因素的作用权值,该模型通过研究致因事件的时序规律,进而预测航空不安全后果事件变化趋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