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伤口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9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77053.X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伤口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目标伤口图像和伤口记录信息,其中,伤口记录信息包括伤口类型标识和历史伤口识别结果;基于目标伤口图像,通过与伤口类型标识对应的深度学习模型识别伤口,得到目标伤口识别结果;基于目标伤口识别结果和历史伤口识别结果,分区域阶段拟合伤口变化趋势,得到各子区域各阶段的伤口拟合结果;基于各子区域各阶段的伤口拟合结果确定伤口分析结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伤口分析的准确性。

    一种战场医疗救援协同平台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42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022660.5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场医疗救援协同平台,包括协作平台、知识数据库后台、远程协作问诊端和管理员管理端,所述协作平台与知识数据库后台无线连接,所述远程协作问诊端与协作平台连接,所述知识数据库后台与管理员管理端连接;所述远程协作问诊端配置为:用于识别用户身份;所述协作平台配置为:提供用于与知识数据库后台进行数据交互的通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战场医疗救援协同平台,针对电磁辐射武器、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构建医疗救援新概念武器伤知识库,能够提高一线救治水平,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掌握相关救援知识,能够缩短战场士兵救治时间,提高单兵救治水平,提升战场士兵救治能力及生命保障能力,具有良好的前景。

    单兵便携式人机协同急救机器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3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47228.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兵便携式人机协同急救机器人,具体涉及急救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组件,且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背带,且机器人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件。本发明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支撑件,且在转动机构的配合下,可将支撑板由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且支撑件包括支撑板、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并在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可使第二伸缩板和第一伸缩板依次伸出,从而可将支撑件拉长展开形成体积较大的摆台,以便放置各种医疗工具及药品,方便施救护理,且不用时可再次收缩折叠,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一种机器人辅助人体清创伤口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205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74741.9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辅助人体清创伤口机构,具体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清洗收集箱和其顶部的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收集箱顶端后侧固定设有支撑竖板,所述清洗收集箱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支撑块,所述固定支撑块顶端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固定支撑块顶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设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顶端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设有上夹持板。本发明通过上夹持板和支撑槽来对患者的受伤手臂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进行清创过程中应激抽动手臂的情况出现,进而避免了清洗液溅出的情况出现,使得该机器人清创机构较为干净整洁,减少了废液的污染,使用效果较好。

    基于神经网络的精准伤口喷药机器人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38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77017.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精准伤口喷药机器人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手术室环境参数和伤口图像信息;根据手术室环境参数确定机器人喷头的喷射压力,并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析伤口图像信息,得到图像分析结果;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引入针对伤口区域的多尺度分析策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生成机器人喷头的三维运动轨迹,以及三维运动轨迹中不同位置处机器人喷头的移动速度和喷射角度;根据机器人喷头的喷射压力、机器人喷头的三维运动轨迹以及机器人喷头的移动速度,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机器人喷头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机器人控制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