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5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0205.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95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6 , G06N3/094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树林碳储量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视觉与遥感技术领域,红树林碳储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红树林的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标注,以构建红树林物种数据集;基于红树林物种数据集对构建的MFPA‑YOLO半监督模型进行训练,其中,MFPA‑YOLO半监督模型包括输入层、目标检测层以及输出层,目标检测层包括教师网络、伪标签生成网络以及学生网络,基于训练完备的MFPA‑YOLO半监督模型对待预测红树林遥感图像进行预测,获得红树林碳储量初始预测值,确定生态环境指标,基于生态环境指标以及红树林碳储量初始预测值确定红树林碳储量预测值,提高了模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4941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字闸门在船舶过闸时的电磁锁定防晃系统,包括人字闸门,人字闸门通过闸门旋转轴旋转活动的设置在闸首边墩上,人字闸门上部外侧设置有吸盘座,电磁吸盘设置在闸首边墩的门库闸墙上,液压启闭机设置在闸首边墩的空腔内,液压启闭机上设置有能够及时感知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的行程开关,滑动支座上固定设置电磁吸盘,闸首边墩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套设有滑动支座和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固定端,缓冲弹簧另一端与滑动支座的一侧连接,滑动支座的另一侧与电磁吸盘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的缓冲人字闸门在关门到位时吸盘座与电磁吸盘之间的碰撞,提高了人字闸门和液压启闭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29680.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泊位大水位差码头船舶污水接收及输送系统,包括多个靠泊平台以及船舶污水接收趸船:多层靠泊平台间隔排布,每个靠泊平台包括多个船舶泊位,每个船舶泊位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船舶污水接收趸船包括第一暂存柜、第二暂存柜和两台内置提升泵,第一暂存柜与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二暂存柜与第二进水管连通,两台内置提升泵分别与第一暂存柜、第二暂存柜连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船舶可适应水位变化停靠不同高度的靠泊平台,实现了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分层、分泊位接收和输送的要求;充分利用了船泵扬程,解决了扬程或吸程不足;简化了码头工作人员操作,实现了多泊位共用一套污水提升泵;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08650.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输水廊道结构,包括船闸主体、设置在船闸主体内部的输水廊道、设置在船闸主体左端的预制拦污栅卡槽、设置在船闸主体右端的预制分流墩、设置在分流墩左右侧的预制出水格栅,设置在输水廊道左右及上部的钢板护面装置,延伸在钢板护面外侧的钢筋支撑装置;其中,船闸主体中部设置有预制出水侧支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船闸输水廊道结构抗冲刷能力差,结构施工繁琐,后期维护困难,造价高的难题,提高了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减少了廊道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1722.X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悬臂双层钢管式靠船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涉及靠船结构技术领域,混凝土基础位于钢管桩内,钢管桩包括钢护筒、钢横撑和双层钢管,钢横撑连接于钢护筒与双层钢管之间,护舷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双层钢管上,各双层钢管的一侧均对应安装多个沿双层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护舷,双层钢管包括外层钢管、内层钢管和若干焊缝,内层钢管同轴位于外层钢管内部,且对应外层钢管的承载力不足区段设置,外层钢管的内壁与内层钢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管腔,焊缝形成于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且位于内层钢管的端部和中部。本发明能够提高长悬臂双层钢管式靠船结构的质量和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35866.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包括桩基,设置在桩基上部的预制钢筋砼插板、钢筋砼靠船墩和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外表面的钢板护面、系靠船装置和人员通行装置;其中,所述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内,所述人员通行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侧表面的爬梯和设置钢筋砼靠船墩两端的连接桥。本发明兼具靠船及隔流功能,解决了传统靠船墩桩基无法阻水隔流的问题,实现了船闸停泊段与隔流墙融合布置,同时采用预制靠船构件解决了无施工水位下靠船结构施工难题,较格型地连墙方案施工更简便,造价更低,可在内河新建船闸工程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4404.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进水闸首段标准化系统,包括进水段闸墙和闸首结构,所述进水段闸墙包括检修闸门槽(1)和输水廊道(2),所述闸首结构包括闸首边墩(5)和底板(6),所述检修闸门槽(1)设置在进水段,所述输水廊道(2)的进水段设有拦污栅卡槽(3),所述闸首边墩(5)上设有闸首边墩空箱(7)。本发明系统解决了进水段闸墙检修难题,节省了闸墙混凝土用量,提升了运维期进水段闸墙安全可靠性。本发明船闸进水闸首段标准化系统为后续船闸设计提供了标准化依据,同时提高了设计效率,并为推进数字孪生技术、船闸产业数字化、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75818.X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抗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属于生态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传感模块、自动化控制模块和清洗模块;传感模块安装于生物反应池内部,用于采集生物反应池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发送至自动化控制模块;状态信息包括溶解氧数据、pH值、水流量、水位和水压;自动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水质和人工湿地堵塞程度进行预测得到堵塞程度值,并判断堵塞程度值是否大于堵塞阈值,若大于,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调节生物反应池的水流量和溶解氧浓度清除堵塞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基质易发生堵塞,从而导致进水水流不稳定以及出水水质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0205.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95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6 , G06N3/094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树林碳储量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视觉与遥感技术领域,红树林碳储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红树林的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标注,以构建红树林物种数据集;基于红树林物种数据集对构建的MFPA‑YOLO半监督模型进行训练,其中,MFPA‑YOLO半监督模型包括输入层、目标检测层以及输出层,目标检测层包括教师网络、伪标签生成网络以及学生网络,基于训练完备的MFPA‑YOLO半监督模型对待预测红树林遥感图像进行预测,获得红树林碳储量初始预测值,确定生态环境指标,基于生态环境指标以及红树林碳储量初始预测值确定红树林碳储量预测值,提高了模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608781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20117890.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悬臂双层钢管式靠船结构,涉及靠船结构技术领域,混凝土基础位于钢管桩内,钢管桩包括钢护筒、钢横撑和双层钢管,钢横撑连接于钢护筒与双层钢管之间,护舷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双层钢管上,各双层钢管的一侧均对应安装多个沿双层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护舷,双层钢管包括外层钢管、内层钢管和若干焊缝,内层钢管同轴位于外层钢管内部,且对应外层钢管的承载力不足区段设置,外层钢管的内壁与内层钢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管腔,焊缝形成于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且位于内层钢管的端部和中部。本实用新型质量好、承载力高、使用寿命长,同时成本低、施工周期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