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101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2485.6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水地层的隧道可维护式减压排水方法及装置,步骤:A、沿隧道衬砌变形缝环向设置排水槽;B、在槽内向围岩方向施做引水孔;C、用射钉将半圆管固定在排水槽内,形成排水通道;D、在半圆管底部预留集水槽,通过波纹管将水引入排水边沟内。在电缆沟盖板上设置排水槽,在排水槽内设置半圆管,在排水槽内一侧等距离施做引水孔,将半圆管外裹带无纺布的防水板,防水板两边通过射钉将半圆管固定在排水槽壁上;集水槽通过波纹管连接半圆管,排水沟与集水槽相连。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不易堵塞,排水效果好;可有效减低衬砌及二衬背后水压力;解决了隧道排水系统堵塞而造成的渗漏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49866.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通风口结构,包括:隧道主洞,用于供车辆正常通行和附属设施布置;联络通道,用于连通所述隧道主洞与通风井;加宽带,用于风流转换和方便施工车辆转弯,所述加宽带与所述联络通道同侧设置,所述联络通道与所述加宽带的轮廓相交,在与所述联络通道的轴线相交处的隧道主洞拱部开设有通风窗,所述加宽带的内轮廓与隧道紧急停车带的内轮廓相同。本发明的隧道通风口结构,结构简单,受力合理,简单实用,施工方便,安全性高,且方便运营维护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隧道通风与施工和运营管理协调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441565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252873.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护岸结构的干坞布置形式,包括:干坞,所述干坞的内部提供预制沉管预制管节的空间;格形地连墙护岸结构,设于所述干坞的迎水侧,所述格形地连墙护岸结构上设有坞口;双排桩围护结构和干坞边坡,设于所述干坞的非迎水侧;所述干坞边坡上设有入坞便道;止水帷幕,环绕于所述干坞边坡的外部;临时大堤,环绕于所述干坞边坡的外围;所述临时大堤与原状大堤围闭,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本实用新型将干坞与护岸结构合并设置,缩短了出坞通道,取消了干坞迎水侧边坡,从而可以减少施工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2092793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1791422.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2 , E21D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走廊带狭窄地区隧道下穿建筑物结构,走廊带狭窄地区两头分别设有第一竖向工作井和第二竖向工作井;所述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渐变明挖段一、固定暗挖段和渐变明挖段二,其中:所述渐变明挖段一位于进入狭窄建筑群地区前的区域,所述渐变明挖段二位于退出狭窄建筑群地区的区域,所述固定暗挖段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工作井和所述第二竖向工作井之间;所述渐变明挖段一的横断面沿开挖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渐变明挖段二的横断面沿开挖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固定暗挖段的横断面在开挖方向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地下有限空间内修建双线隧道,减小环境影响,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3939524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379628.2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水地层的隧道可维护式减压排水的装置,在电缆沟盖板上设置排水槽,选取长度大于排水槽的半圆管,在排水槽内设置有半圆管,在排水槽内向围岩方向一侧等距离施做引水孔,引水孔倾斜向上,穿透初衬进入围岩,将半圆管外裹带无纺布的防水板,防水板两边通过射钉将半圆管固定在排水槽壁上;在半圆管底部预留一个集水槽,集水槽通过波纹管连接半圆管,排水沟与集水槽相连;半圆管外面通过聚氨酯材料封住,聚氨酯材料与排水槽壁间缝隙用聚硫密封膏封住;排水槽壁最外面贴一层双面镀锌钢板,用自攻螺丝锚固在二衬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排水效果好,解决了隧道排水系统堵塞而造成的渗漏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686131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129164.1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管隧道陆上最终接头结构形式,包括:地连墙,设于入坞通道两侧;基础传力带,设于入坞通道两侧的地连墙之间,所述基础传力带上依次设有相邻长管节、最终短管节和相邻现浇段,所述相邻现浇段在干坞内施作形成;所述最终短管节的顶部设有止水坎,所述止水坎上设有钢围堰,所述最终短管节两侧设有止推牛腿,所述止推牛腿与所述最终短管节一起浇筑成型,所述地连墙与最终短管节之间设有止推墙。本实用新型采用陆上现浇最终接头,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可以实现干作业施工,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速度较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030222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0225414.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耐腐蚀性隧道结构,包括隧道主体,隧道主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耐磨蚀钢层、抗冲击外层、玄武岩纤维层A、硅胶发泡层、玄武岩纤维层B以及隧道衬砌,抗冲击外层包括通过连接条连接的弧形缓冲片,缓冲片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抗冲击外层与玄武岩纤维层A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耐腐蚀性隧道结构,将玄武岩纤维与盾构隧道结构进行结合,能大幅度提高盾构隧道的耐腐蚀性能,具有高抗冲击性,可经受水流的冲击,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同时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