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9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10577.4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3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链霉亲和素磁珠(Streptavidin magnetic beads,SMBs)与生物素高亲和力制备适体功能化磁珠(SMBs‑Apt1‑cDNA1),用于富集和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释放信号探针cDNA1。同时,设计功能化核酸发夹探针(Hairpine probe,HP1)作为模板,用于制备强荧光DNA‑AgNCs。在反应体系中,释放的cDNA1与HP1的结合触发Exo III对HP1的循环酶切,从而实现检测信号放大。检测结果通过体系荧光强度变化而确定。本发明构建的一系列基于贵金属纳米簇的光学适体传感器满足多种场景对沙门氏菌的检测需求,不仅丰富了贵金属纳米簇的应用领域,同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155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70410.5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7/122 , A23L21/25 , A23L33/105 , A23L33/10 , A23L33/125 , A23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汁桂花麻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粉100‑150份、玉米淀粉20‑40份、麦芽糖醇50‑70份、木糖醇4‑6份、单脂肪酸甘油酯0.2‑1.2份、桂花多酚1‑3份、桂花蜜20‑28份、椰蓉1‑2份、黄原胶0.5‑1.5份、防腐剂0.1‑0.3份、梨汁20‑50份。本发明以桂花蜜为夹心,在麻薯皮中加入相应的桂花多酚作为呼应,使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功效;以梨汁代替了部分水,使麻薯在具有生津清热功效的同时丰富口感、增加美感;使用甜味剂代替蔗糖,最大程度的降低麻薯中的含糖量,使本发明具有低糖低热、美味营养、养生保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33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028410.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8 , A23L33/105 , A23J3/34 , A23J3/08 , A23C9/152 , A23G3/44 , A23G3/48 , A23L2/52 , A23L2/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致敏乳清蛋白水解物‑多酚复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降低乳清蛋白的致敏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致敏乳清蛋白水解物‑多酚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乳清蛋白溶液进行超声预处理;加入内肽酶和外肽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水解;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乳清蛋白水解液;向乳清蛋白水解液中加入多酚,搅拌反应,透析,干燥,得到乳清蛋白水解物‑多酚复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具有致敏性低、抗氧化活性高、乳化特性强、发泡特性好等特点乳清蛋白水解物‑多酚复合物,该复合物可用于制备保健品或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56340.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JM015及其后生元,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预防感染沙门氏菌抵御炎症,可显著降低肝脏和脾脏中载菌量、结肠中FITC‑dextran的含量,缓解脾肿大现象,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结肠MPO活性。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JM015及其后生元,在缓解沙门氏菌诱导肠道炎症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9655.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银/铂纳米簇检测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适配体功能化磁珠SMBs‑Apt‑cDNAs来识别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得与适配体互补的DNA掉落并与Y1和Y2两条DNA形成三向连接DNA结构3WJ/DNA,最后利用3WJ/DNA作为模板形成银铂双金属纳米簇3WJ/DNA‑Ag/PtNCs,以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体系,实现可视化信号的转换,制备了能够用于检测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利用该生物传感器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将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94108.6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链置换反应检测E.coli O157:H7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组合不同的放大方法获得的级联扩增法成本较高,需要繁琐的多步骤操作的问题。所述基于级联链置换反应检测E.coli O157:H7的方法采用适配体功能化磁珠来识别E.coli O157:H7,从而使得与适体互补的DNA掉落并触发三重级联链置换扩增以形成大量的G‑四链体,最后利用硫磺素T在插入G‑四链体后能够产生显著的荧光增强来实现荧光信号的输出完成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E.coli O157:H7的方法实现了简单、快速、灵敏、低成本地对E.coli O157:H7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检出限低,可用于检测复杂食品基质中的E.coli O157:H7污染,尤其是乳制品中的E.coli O157:H7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24874.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689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等温扩增技术结合免疫磁珠捕获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技术时效性差、灵敏度低、特异性差、操作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是利用链霉亲和素磁珠‑大肠杆菌O157:H7适配体‑适配体互补链特异性捕获大肠杆菌O157:H7,再利用催化发夹自组装等温扩增技术实现对G‑四链体信号的放大,利用G‑四链体与氯化血红素结合后所具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使溶液显色,并根据颜色信号的强弱实现对液态乳中大肠杆菌O157:H7数量的测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6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4176.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蛋白酶水解预处理结合淀粉样原纤维改性降低蛋白致敏性的方法,属于蛋白质改性技术领域。为解决酶水解虽然能降低β‑乳球蛋白致敏性,但是其会损害蛋白的感官特性和功能属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β‑乳球蛋白为原料,经水解,蛋白酶酶解,灭酶,迅速冷却,离心,淀粉样原纤维改性制得低致敏性β‑乳球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将酶水解预处理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方法相结合,在降低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同时,保留了β‑乳球蛋白的功能属性。本发明制得的低致敏性β‑乳球蛋白可用于低致敏性牛乳或乳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091643.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33 , G01N33/58 , G01N21/64 , G01N21/3563 , G01N23/22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主要是由多壁碳纳米管和羰基铁粉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所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制成荧光型适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合成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所得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具备磁性,可以框荧光标记的核酸适体进行吸附,制备荧光型适体传感器,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尤其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07631.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核酸外切酶III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和试纸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目标单链DNA和适配体加热,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适配体‑目标DNA双链;(2)取适配体‑目标DNA双链与待测样品液混合,然后培养,离心,得上清液;(3)将所得上清液与发夹探针、核酸外切酶III混合,培养,结束后加热,冷却至室温;(4)取冷却至室温的溶液,添加到金标探针溶液中,孵育,得混合液;(5)将所得混合液滴到依序设有T线和C线的试纸条上,T线显色为阳性结果,T线不显色为阴性结果;所述T线固定有捕获探针,所述C线固定有质控线探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流程简单,试纸条检测灵敏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