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6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97819.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5B19/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生产线数控机床与机器人PLC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化生产线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确立“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综控PLC”的数字化生产线控制结构;步骤S2:确立完控制结构后,规定数控机床与综控PLC的通信交互信号;步骤S3:规定工业机器人与综控PLC的通信交互信号;步骤S4:确定数控机床的动作程序文件;步骤S5:确定工业机器人的动作任务文件;步骤S6:确定综控PLC针对数控机床的程序调用流程;步骤S7:确定综控PLC针对工业机器人的任务调用流程;步骤S8:确定完整的零件生产综控PLC运行流程。本发明能够高效高速协调调度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的任务,并解决数字化生产线零件换线生产调整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93418.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舱体数字化生产线的流转方法,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舱体零件上下料搬运的桁架机械手、地轨机器人,用于舱体毛坯与半成品周转存储的缓存库,用于舱体半成品、成品及工装存放的线边库,用于零件铁屑清理的自动吹屑工位及人工整理工位,用于舱体上料前人工装夹准备的上下料站,用于工装夹持及定位的零点快换系统,用于舱体上料防差错的视觉识别系统,用于物流运行流程控制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数字化生产线自动化流水作业,具有舱体零件在线内流转顺畅、效率高,安全性高,上下料动作稳定可靠、数据可追溯等显著优点,适合于舱体数字化生产线内产品的自动化流转及上下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672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81987.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类舱体孔特征的加工排序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针对舱体零件回转轴构建投影平面,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步骤S2:在投影表面上确定孔特征的投影点,计算投影点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步骤S3:根据夹角建立孔群集合,建立角度与孔群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S4:基于单向原则,对不同孔群的加工顺序进行排列优化;步骤S5:对排列后的孔群内部的孔特征加工顺序进行排列。本发明通过构建投影平面来将孔特征根据其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进行划分与整合,进而构建用于排序的孔群集合,有效解决人工进行数控程序编制所导致的机床工作台反复正反转所导致的加工精度难把控的问题,减少不同孔群之间刀具转移的无效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78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51099.9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通道自动导通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通过电缆网连接测试产品,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显示触摸屏、多功能拓展插槽、自检电缆接口、测试电缆接口;所述电缆网包括电缆接测试装置端、测试电缆以及电缆接测试产品端;所述电缆接测试装置端插入测试电缆接口,所述电缆接测试产品端与测试产品连接;所述测试装置一键启动,自动配置测试通道,自动化装置功能自检,自动化检测测试产品的电气导通、绝缘导通、火工品导通性能,差异化显示各个通道的测试结果,记录测试数据并管理,查阅历史数据与产品数理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892801.3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底槽腔数控加工三轴粗加工余量自动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识别待加工零件上的加工特征,加工特征包括槽特征以及槽特征的特征面;步骤S2:构建刀具和槽特征基于几何关系的刀位模型;步骤S3:计算刀具临界状态的加工余量;步骤S4:根据步骤S3中计算的加工余量对刀具进行过切判断,根据过切判断引导余量的自动计算。本发明有效地解决曲底槽腔特征底面与侧面因几何形状复杂而导致的三轴粗加工余量设置值不合理的问题,能够规避工艺风险,显著改善数控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493418.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舱体数字化生产线的流转方法,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舱体零件上下料搬运的桁架机械手、地轨机器人,用于舱体毛坯与半成品周转存储的缓存库,用于舱体半成品、成品及工装存放的线边库,用于零件铁屑清理的自动吹屑工位及人工整理工位,用于舱体上料前人工装夹准备的上下料站,用于工装夹持及定位的零点快换系统,用于舱体上料防差错的视觉识别系统,用于物流运行流程控制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数字化生产线自动化流水作业,具有舱体零件在线内流转顺畅、效率高,安全性高,上下料动作稳定可靠、数据可追溯等显著优点,适合于舱体数字化生产线内产品的自动化流转及上下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147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13613.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23Q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加工轴向装夹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粗精加工轴向装夹的柔性尾顶装置及其薄壁舱体装置,包括车床法兰端面,车床法兰端面上设有粗加工组件和精加工组件;粗加工组件包括套筒座、端盖、弹簧套筒,套筒座固定设置在车床法兰端面上,端盖设置在车床法兰端面与套筒座之间,端盖设置在套筒座上,弹簧套筒滑动设置在套筒座内,弹簧套筒端部与端盖之间设有用于调整顶紧力大小的弹性件;精加工组件包括基板和缸体,基板固定在车床法兰端面上,缸体设置在基板上,缸体内滑动设有用于调整顶紧力大小的弹性件。本发明保证舱体结构件轴向装夹定位精准、夹紧可靠条件下,控制舱体结构件轴向装夹时的径向变形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装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9612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487504.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08B7/00 , B23K31/02 , B23K37/00 , B23K37/047 ,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圆筒环缝自动清洗焊接装置,包括:装夹平台、清洗组件、焊接组件以及控制系统;其中,装夹平台用于装夹金属圆筒;清洗组件用于清洗金属圆筒的环缝;焊接组件用于焊接金属圆筒的环缝;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金属圆筒的转动、清洗组件的移动与转动以及焊接组件的移动与转动。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金属圆筒的自动化清洗与焊接,降低了人员的参与度,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金属圆筒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96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87504.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08B7/00 , B23K31/02 , B23K37/00 , B23K37/047 ,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圆筒环缝自动清洗焊接装置,包括:装夹平台、清洗组件、焊接组件以及控制系统;其中,装夹平台用于装夹金属圆筒;清洗组件用于清洗金属圆筒的环缝;焊接组件用于焊接金属圆筒的环缝;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金属圆筒的转动、清洗组件的移动与转动以及焊接组件的移动与转动。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金属圆筒的自动化清洗与焊接,降低了人员的参与度,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金属圆筒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7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981987.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类舱体孔特征的加工排序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针对舱体零件回转轴构建投影平面,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步骤S2:在投影表面上确定孔特征的投影点,计算投影点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步骤S3:根据夹角建立孔群集合,建立角度与孔群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S4:基于单向原则,对不同孔群的加工顺序进行排列优化;步骤S5:对排列后的孔群内部的孔特征加工顺序进行排列。本发明通过构建投影平面来将孔特征根据其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进行划分与整合,进而构建用于排序的孔群集合,有效解决人工进行数控程序编制所导致的机床工作台反复正反转所导致的加工精度难把控的问题,减少不同孔群之间刀具转移的无效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