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的SOFC-GT混合发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5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09852.1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控的SOFC‑GT混合发电装置,以氢气或富氢燃料为燃料,将燃气轮机GT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有机融合为一套紧凑发电装置,实现了高效、清洁发电,可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全电驱动重型交通载运装备。混合发电装置主要包括:变几何燃气轮机、环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用于调控SOFC电堆进口高压空气温度实现快速启动的前置燃烧室、大湿度低浓度后置燃烧室、环形回热器、经济器、电力转换装置和余热利用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顶层循环,具有结构紧凑、清洁高效发电、启动快速、宽工况高效、调控灵活、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

    一种燃气轮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386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32021.2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燃气轮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燃气轮机传感器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在原始信号上截取时间序列,并叠加不同的传感器故障;使用奇异谱分析对原始信号时间序列和故障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处理,保留处理后的趋势项和周期项;构建带有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作为分类模型;将信号的趋势项和周期项输入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待检测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入分类模型,得到故障诊断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故障数据稀少和故障幅度微弱对故障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准确率可达到96%以上。

    一种表面亲水改性的强化传热传质管

    公开(公告)号:CN114993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185637.7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亲水改性的强化传热传质管,包括金属基管、第一亲水环和第二亲水环,金属基管与第一亲水环和第二亲水环紧密贴合,第一亲水环和第二亲水环依次交替套设在金属基管外侧,第一亲水环和第二亲水环的结构均为多孔金属圆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水在换热管外表面的延展性并延长了水的附着时间,解决了传统换热管有效湿化面积不足的缺陷,可以满足高压空气在管内后冷并在管外湿化的要求;同时建立外部环状肋片结构增强气流扰动,进一步强化空气湿化过程,提高传热传质效果等优点。

    基于先验知识的燃气轮机系统多传感器故障信号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5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25571.2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燃气轮机系统多传感器故障信号重构方法,包括:S1、采集燃气轮机上的多种传感器信号,构建时间序列表示组,时间序列表示组包括原始数据、掩膜和步差;S2、根据时间序列表示组和循环网络计算中间过程数据,其中输入历史信息得到第一中间过程数据,输入空间信息第二中间过程数据,根据步差得到第三中间过程数据,掩膜作为结合第三中间过程数据和原始数据的权重,计算得到信号重构结果;S3、信号重构结果和掩膜级联后,作为循环网络的输入,进行迭代循环计算损失函数,更新网络权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升燃气轮机的多传感器故障信号重构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等优点。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状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8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0359.7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状态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真实运行的燃气轮机上的多源传感器信号,建模得到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图结构;S2、根据预设的步长大小和批处理大小,对图结构的每步输入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得到的信号特征输入自注意力机制模块,得到自适应邻接矩阵;S3、将多源传感器信号和自适应邻接矩阵同时输入到编码器和解码器中,输出多源时间序列预测结果作为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状态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单易于实现,不仅能同时处理多个信号的多步长预测任务,且能利用多变量信号之间的空间关系,提高预测准确率,满足工业现场的需求等优点。

    一种热障涂层数值重构模型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89836.8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障涂层数值重构模型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热障涂层模拟区域,预设热障涂层的系统结构;步骤S2:搭建陶瓷层,将致密8mol%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作为陶瓷层的第一生长相,其生长核根据生成概率随机布置在陶瓷层中;步骤S3:生长核根据生长概率进行生长,直到孔隙率达到预设体积分数;步骤S4:搭建粘结层、基地和冷却气膜,输出基础涂层网格文件进入可视化软件,生成热障涂层数值重构模型;步骤S5:根据预设的裂纹变形率和颗粒变形率生成对应的缺陷结构,并通过基于耦合双分布函数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计算模型的有效热导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真实有效地表征涂层内部结构形貌特征、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

    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决策树的传感器信号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681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7195.7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决策树的传感器信号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传感器信号的历史数据,利用梯度直方图分布提取传感器信号的故障特征并形成信号特征向量;S2、根据提取出的特征向量,利用轻量级梯度提升决策树的方法构造传感器故障分类器;S3、将需要检测的传感器数据输入训练好的传感器故障分类器,输出传感器信号故障的诊断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诊断传感器信号是否存在故障,且能够诊断故障类型,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以及诊断时间缩短、诊断效率提高,能够满足综合能源系统中在线检测的需求等优点。

    一种将煤气化与SOFC-HAT集成一体的混合动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2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94598.6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煤气化与SOFC‑HAT集成一体的混合动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粗合成气纯化单元,用于将煤气化产物纯化形成合成气;合成气分离单元,用于分离获取合成气中的氢气;SOFC‑HAT联合单元,具体包括用于产生电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子单元和用于能量回收的湿空气透平子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气化系统将化石燃料与发电系统“整合”在一起,使动力循环燃料选择灵活。SOFC‑HAT联合循环优化热量回收并最大化效率,本发明将燃料处理,发电和排放控制技术集合到混合动力系统中,弥补在系统布局和热能梯级利用方面的不足。

    气体环流分布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3726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10200778.9

    申请日:2010-06-13

    Abstract: 一种能源及化工技术领域的气体环流分布器,包括:入口导流板、内筒、导流叶片、顶部封板和塔壁,其中:内筒位于塔壁内,顶部封板的一端焊接在内筒的端部,顶部封板的另一端焊接在塔壁上,入口导流板焊接在内筒壁的外侧,导流叶片均匀的布置在内筒和塔壁之间,导流叶片与内筒焊接。本发明气体经导流叶片均匀分流扩压后,和塔底碰撞并折返经内筒向上流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导流叶片与内筒的径向以及轴向都成一定角度进行焊接,导流叶片的圆弧形导流板采用两种不同的弧度,有利于降低压损;导流叶片的径向宽度相同,且等于内筒与塔壁间的距离,又在弧形导流段前端延伸一段,减少扰流以及涡流的产生。

    气体环流分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726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200778.9

    申请日:2010-06-13

    Abstract: 一种能源及化工技术领域的气体环流分布器,包括:入口导流板、内筒、导流叶片、顶部封板和塔壁,其中:内筒位于塔壁内,顶部封板的一端焊接在内筒的端部,顶部封板的另一端焊接在塔壁上,入口导流板焊接在内筒壁的外侧,导流叶片均匀的布置在内筒和塔壁之间,导流叶片与内筒焊接。本发明气体经导流叶片均匀分流扩压后,和塔底碰撞并折返经内筒向上流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导流叶片与内筒的径向以及轴向都成一定角度进行焊接,导流叶片的圆弧形导流板采用两种不同的弧度,有利于降低压损;导流叶片的径向宽度相同,且等于内筒与塔壁间的距离,又在弧形导流段前端延伸一段,减少扰流以及涡流的产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