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57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57635.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B43/06 , C07C231/02 , C07C233/65 , C07C233/75 , C07C233/56 , C07C233/09 , C07C233/11 , C07C233/07 , C07C233/15 , C07C233/55 , C07C233/58 , C07C253/30 , C07C255/57 , C07C255/60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C315/04 , C07C317/44 , C07D207/16 , C07D215/08 , C07D307/85 , C07D3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酸为起始原料,在体系中加入特戊酸酐与酸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酸酐,然后该酸酐和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目标产物酰胺。本发明中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是药物研发中非常常见的结构,广泛应用于润滑剂、清洁剂、工程塑料及医药中间体等化工原料的生产。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反应快、普适性好,对很多仲胺和羧酸合成酰胺都适用,而且无需添加额外的催化剂,转化率高,无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876378.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IPC: C07C261/04 , C07D295/215 , C07D215/08 , C07D209/86 , C07D209/08 , C07D207/325 , C07D21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N,N‑二取代氨腈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采用仲胺和2‑溴‑1,3,4噻二唑、2,5‑二溴‑1,3,4噻二唑或2‑溴‑5‑甲基‑1,3,4‑噻二唑为原料,在金属盐的催化下制备N,N‑二取代氰基叔胺,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原材料毒性极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且后处理简单,具有通用性的绿色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备N,N‑二取代氨腈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制备工艺的产率低、原料的毒性大、不具备通用性、不对称二取代合成难等问题,具有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94950.7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西北师范大学
IPC: C07D215/08 , C07D215/26 , C07D215/18 , C07D209/08 , C07D217/06 , C07D265/36 , C07C231/06 , C07C233/03 , C07C233/15 , C07C23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催化氧化N‑杂环化合物制备N‑甲酰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N‑杂环化合物、甲醇(MeOH)、乙腈(MeCN)混合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器的压力管中,在氩气流(99.999%)下连续搅拌,然后,加入Cu(NO3)2,继续搅拌2分钟;之后加入2mmo l的H2O2,关闭氩气,用聚四氟乙烯塞子快速封堵,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3h;反应完成后,通过旋转蒸发仪浓缩混合物;浓缩后的混合物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产物;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反应底物普适性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502967.X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C07D295/20 , C07D265/36 , C07D217/02 , C07D215/08 , C07D211/16 , C07D211/62 , C07D295/26 , C07D295/192 , C07C39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硒醚、仲胺、硒粉、氯仿、碱性物质和反应溶剂混合反应,得到反应液;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产物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本发明适用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使用的原料简洁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摒弃了现有的几种主要方法中原料不易获取、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且对环境不友好等劣势,具有反应操作简便、无毒性气体产生、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获得的产品收率更高,是合成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一种新方法;为合成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线,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245303.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31/02 , C07C233/58 , C07C233/07 , C07D209/08 , C07D307/52 , C07D2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促进胺或醇的酰基化方法,该方法是指在二氧化碳作用下,将胺类化合物、羧酸盐或硫代羧酸盐类化合物与反应溶剂混合,反应即得酰胺化合物;或在二氧化碳作用下,将醇类化合物、硫代羧酸盐类化合物与反应溶剂γ‑戊内酯混合,反应即得酯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碳的促进作用,使用羧酸盐或硫代羧酸盐作为酰基化试剂,在没有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将胺和醇转化为酰胺和酯类化合物,避免了使用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酰氯或酸酐等酰基化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容忍度大、适用性强、产率高,为酰胺和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3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28541.9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215/08 , A01N51/00 , A01P3/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1,2,3,4‑四氢喹啉‑(硫代)羰基)取代磺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1,2,3,4‑四氢喹啉‑(硫代)羰基)取代磺酰肼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本发明将磺酰基片段引入到含1,2,3,4‑四氢喹啉片段的取代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骨架中,得到N'‑(1,2,3,4‑四氢喹啉‑1‑(硫代)羰基)取代磺酰肼类化合物,其结构新颖,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不易产生有害副产物;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病原真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农用杀菌剂;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农业害虫表现出抑制作用,尤其对小菜蛾、粘虫和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农用杀虫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3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47962.3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重庆工商大学
IPC: B01J31/28 , B01J31/22 , B01J37/10 , B01J37/02 , B01J37/34 , C07D277/22 , C07D277/24 , C07D277/30 , C07D233/58 , C07C1/00 , C07C15/52 , C07C209/68 , C07C211/45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17/26 , C07C22/08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D295/192 , C07D2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Fe‑MOFs配位结构促进光催化C‑N键和C‑C键合成,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通过配位结构工程合成了三种不同Fe‑O团簇、Lewis酸位及形貌的Fe‑MOFs,通过双溶剂浸渍和光还原过程将Pd纳米粒子装入这些Fe‑MOFs中。对合成的Pd/Fe‑MOF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充分的表征,并将其用于光催化C‑N键和C‑C键合成,包括C‑H芳基化反应,脱羧交叉偶联反应,醛/醇/甲苯氧化酰胺化反应。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用于光催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容易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02967.X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C07D295/20 , C07D265/36 , C07D217/02 , C07D215/08 , C07D211/16 , C07D211/62 , C07D295/26 , C07D295/192 , C07C39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硒醚、仲胺、硒粉、氯仿、碱性物质和反应溶剂混合反应,得到反应液;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产物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本发明适用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使用的原料简洁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摒弃了现有的几种主要方法中原料不易获取、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且对环境不友好等劣势,具有反应操作简便、无毒性气体产生、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获得的产品收率更高,是合成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一种新方法;为合成二硒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线,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73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680043514.2
申请日:2016-06-03
Inventor: J·M·G·B·卡尔斯 , V·德金伯 , S·B·纳博斯
IPC: C07D213/75 , C07D215/08 , C07D231/40 , C07C317/32 , C07D261/08 , C07D261/14 , C07D207/325 , C07D285/135 , C07D211/16 , C07D307/52 , A61K31/10 , A61P37/00 , A61P29/00 , C07D27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所述化合物可以用作RORγ的抑制剂并且用于治疗RORγ介导的疾病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79594.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阳师范学院
IPC: C07D215/08 , C07D401/12 , A61K31/472 , A61K31/4725 , A61K31/496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氨基甲酸酯-阿魏酰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制备方法为:以阿魏酸为起始原料,在第一溶剂和缩合剂作用下与取代1,2,3,4-四氢异喹啉反应,得到相应的阿魏酰胺类化合物;阿魏酸酰胺类化合物在第二溶剂和碱性条件下,与氨基甲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得到产物4-氨基甲酸酯-阿魏酰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本发明4-氨基甲酸酯-阿魏酰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化学结构新颖,制备过程化学反应反应彻底,产物收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