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结构基板的双束激光热裂切割加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69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7593.7

    申请日:2014-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103/50 B23K26/38 B23K26/40

    Abstract: 三明治结构基板的双束激光热裂切割加工方法及装置,激光划槽无法避免在机械施压的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甚至材料的破裂。本发明方法包括:将工件通过专用夹具垂直或水平装夹在工作台上;调整激光光路及激光头转向装置,通过调整两激光头的位置和姿态,保证二路激光束同轴;移动工作台到加工工位,利用同轴指示光束瞄准定位工件,将激光焦斑微调到加工位置;打开光闸使双侧激光对工件同时进行加工;控制工作台带动工件运动,使激光按照预定轨迹加热切割三明治结构基板材料,从而达到所需的加工轨迹;清理加工余料,取下加工表面无裂纹的工件。本发明用于基板的双束激光热裂切割。

    一种利用超快激光连接石墨和透明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3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9160.7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一种利用超快激光连接石墨和透明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石墨和透明材料的方法。目的是解决石墨与透明材料的连接的难度大、无法实现大尺寸和轻量化的问题。方法:石墨和透明材料的预处理;石墨和透明材料的固定与放置;确定焦点位置;超快激光连接。本发明用于石墨与透明材料的超快激光连接。石墨与透明材料连接后用于快速反射镜等设备,是本申请中被首次提出,具有首创性。本发明石墨与透明材料的超快激光连接符合轻量化的生产需求,满足大尺寸构件的生产需求,并且不破坏透明材料的透光性。

    一种粒径可控的柱状冰冻结方法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90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0339.0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径可控的柱状冰冻结方法,涉及冰样制备技术领域。粒径可控的柱状冰冻结方法包括:根据后续实验对冰样的要求,确定冰样的等效晶粒尺寸,并依据等效晶粒尺寸,确定对应半径的浮球;将制冰模具移入冷冻室,先向制冰模具中倒入预设量的蒸馏水,然后将浮球铺满蒸馏水的液面;将冷冻室温度调整为冻结温度,并通过安装在制冰模具上的加热元件加热制冰模具;预设冻结周期后,取出冰样,将冰样上部的浮球取下,得到符合要求的柱状冰冰样。本发明通过改变铺设在水面的浮球的半径,使连通的小区域面积也随改变,从而实现了晶粒粒径尺寸的可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便利。

    电解液环绕激光式管电极耦合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深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11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37050.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一种电解液环绕激光式管电极耦合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深孔装置,在装置主体的中心轴向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用于分别传输激光、电解液和电源的复合传送通道,复合传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连接在装置主体顶端的激光光源的激光传输机构,装置主体中部等间隔的设置有四组用于从装置主体的外侧沿径向将电解液送入到复合传送通道内的电解液导入机构,装置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伸出底端的用于接收激光、电解液和电源从而对被加工件进行超大深径比小孔加工的管状工具电极,装置主体的中部还设置有从装置主体的外侧径向贯穿至复合传送通道内的导电机构,导电机构通过贯穿传送通孔导线连接管状工具电极。本发明能够实现超大深径比小孔的多层级、高质量和高效加工。

    一种光纤激光与管电极电解复合用光电液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51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1660.7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纤激光与管电极电解复合用光电液耦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中间设有用于安装光纤的安装槽,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电解液流通通道,所述电解液流通通道沿着所述安装槽的周向方向呈螺旋状分布。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激光与管电极电解复合用光电液耦合装置,其中,电解液流通通道沿着安装槽的周向方向呈螺旋状分布,该结构使得电解液经过电解液外圈传输通道进入到电解液流通通道时得到缓冲,进而使得电解液之后流到电解液内圈传输通道中趋于稳定,有效解决电解液射流冲击和淤积导致的液层不稳定及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形成均匀的电解液流道。

    一种近红外光电器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404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642516.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光电器件及其加工方法,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近红外光电器件,包括硅基底、若干纳米光学天线、两个电极和纳米线,其中若干所述纳米光学天线和两个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硅基底表面,所有所述纳米光学天线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所述纳米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纳米线与至少一个所述纳米光学天线接触。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近红外光电器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同一纳米光学天线中的大圆盘与小圆盘之间的间隙在光照时,能够激发等离子激元,可以对入射光进行捕获及增强,拓宽器件的响应波长范围,提高纳米线内部载流子浓度,进而提高器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一种纳米操作装置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0254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1647147.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操作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具有多个平动自由度和至少一个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具有多个旋转自由度和至少一个平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均安装有执行端,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执行端运动。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安装执行端,通过多个所述执行端的配合使用而形成微镊子,实现对所述纳米线或纳米颗粒的夹取。

    一种高压水束发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水导激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47201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042632.2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水束发生装置及水导激光系统,所述高压水束发生装置包括:射流匀化模块,其外侧与水管接头连接,接收从所述水管接头流入的水,并将水在内部进行均匀分布后,输送至出水口处;喷嘴,其安装在所述出水口处,将所述出水口处的水喷出,形成高压水束;透光玻璃,其安装在所述喷嘴后部,激光透过所述透光玻璃后进入所述高压水束;所述水导激光系统,具有所述高压水束发生装置。这样,射流匀化模块将水管接头内输送的水进行均匀分布后再输送,使得内部的水压均匀分布,从而消除了水压集中分布造成的抖动现象,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

    一种脉冲组合的飞秒-纳秒激光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302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033949.X

    申请日:2018-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脉冲组合的飞秒‑纳秒激光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其系统包括,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系统、监视系统、激光工作系统、电源系统,所述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系统产生具有脉冲延迟的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并传送到所述激光工作系统中对工件进行加工,所述监视系统位于所述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系统和所述激光工作系统之间,用于检测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的实际脉冲延迟,所述电源系统为上述所有系统供电。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半导体材料的加工效率,对具有一定脉冲延迟的飞秒‑纳秒双脉冲激光波形和激光光斑的聚焦情况和加工过程进行实时观测,确保加工的精确性和半导体材料的加工质量。

    水导引激光发生装置、水导引激光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25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1256.6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导引激光发生装置、水导引激光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水导引激光发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水腔和气腔,水腔连通有进水口,适于从进水口导入水流;气腔连通有进气口,适于从进气口导入气流;装置主体具有激光入口和水流激光入口;水流激光入口通过水流激光通道连接有水射流导引激光束出口,水流激光入口处设置有射流喷嘴,射流喷嘴与水腔连通;气腔与水流激光通道连通;激光入口、射流喷嘴、水射流导引激光束出口均位于同一激光光路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抑制激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的累积,以及防止加工工件中熔渣的堆积和加工区域的水层的淤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