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1277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298005.9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11
Abstract: 基于最大似然检测的二维块扩频系统中的残留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快衰落信道的二维块扩频系统的残留多用户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是针对快衰落信道的,与传统慢衰落信道相比,在接收信号时加入了最大似然检测环节,最大似然检测是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FFT变换到频域后,通过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最优搜索,最优搜索的手段可以采用全局搜索、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或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搜索,找到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一组发送信号的频域表达形式,即原始信号经过码片级扩频以后的频域表达,此时完成了多用户检查目的,具有很好的误码率性能,可以明显改善由于信道增益在连续块里不能保持常数所产生的残余多用户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302475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20228.2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量化共识的分布式Gossip算法的无线通信方法,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它是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网络中所有节点量化后通信最终达到共识状态。其方法是:在第t个时隙下,随机唤醒节点i,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播其自身的状态值;节点i的相邻节点都能够接收该状态值,与自己本地状态信息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并量化,将该量化结果作为该接收节点的新的状态值;当达到一定迭代次数后,网络中所有节点状态值都是一致的,达到共识状态,实现了基于量化共识的分布式Gossip算法的无线通信。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5127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98005.9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07
Abstract: 基于最大似然检测的二维块扩频系统中的残留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快衰落信道的二维块扩频系统的残留多用户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是针对快衰落信道的,与传统慢衰落信道相比,在接收信号时加入了最大似然检测环节,最大似然检测是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FFT变换到频域后,通过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最优搜索,最优搜索的手段可以采用全局搜索、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或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搜索,找到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一组发送信号的频域表达形式,即原始信号经过码片级扩频以后的频域表达,此时完成了多用户检查目的,具有很好的误码率性能,可以明显改善由于信道增益在连续块里不能保持常数所产生的残余多用户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15869.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21/00 , G01C21/16 , G06T7/73 , G06V10/74 , G06V10/75 , G06V10/46 , G06V10/143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可见光与红外跨模态匹配的视觉惯性定位方法,它属于多源融合导航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在视觉退化环境下,现有技术的定位效果差以及回环检测失败的问题。本发明结合了可见光相机的丰富纹理特征和红外相机不受光照条件影响的特征,构建可见光与红外跨模态匹配的视觉惯性定位系统。通过一个公共深度神经网络分别提取可见光图像和热红外图像的视觉特征点和描述子,并提供特征的置信度,并提出了跨模态特征点的分类管理,然后利用两视图三角化恢复路标点的深度,同时基于词袋向量的余弦相似度进行回环检测,利用深度估计值、回环检测结果和惯性预积分测量值联合优化得到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多源融合导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5535.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金属掺杂Fe基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Fe基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铁基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催化剂是Fe和Sb两种金属的原子形成原子对并嵌入碳载体中,表现为Fe=2N=Sb配位结构,同时Sb原子轴向上有一个羟基。制法:将ZIF‑8进行热处理得到N掺杂多孔碳材料,将其与Fe盐、Sb盐溶液混匀、蒸干后热活化,得到催化剂。制成的电极在0.1M HClO4溶液中老化3万圈后半波电位仅下降18mV。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氢氧和氢空条件下的功率密度分别为1098.3、613.41mW/cm2,可用于燃料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9898.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非高斯多模态传感器数据的异常检测与修复方法,它属于无人系统多源自主导航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在面对非高斯数据时表现不佳、难以对高维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静态异常检测模型鲁棒性不足以及对传感器异常数据进行修复时缺乏冗余补偿的问题。本发明具体为:步骤一、采集无人系统的IMU、GNSS、点云和图像数据,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时间同步;步骤二、分别提取时间同步后各采集时刻的IMU、GNSS、点云和图像数据的特征;步骤三、分别对每个采集时刻的数据特征进行融合;步骤四、根据融合结果对各个采集时刻的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若检测到数据存在异常则进一步进行数据修复。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异常检测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47402.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B40/00 , G16B5/00 , G06F18/2113 , G06F18/213 , G06F18/2411 ,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N20/00
Abstract: 一种多尺度特征增强与特征选择的代谢产物预测方法,涉及代谢产物预测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代谢产物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每个生物样本的质谱数据特征向量进行预处理,获得多尺度特征矩阵;利用多尺度特征矩阵,获取每个特征对于代谢类别的信息增益;根据每个特征对于代谢物预测的信息增益对多尺度特征矩阵中的特征进行筛选,获得最终特征集。利用最终特征集及对应代谢物标签训练ANN模型,获得代谢产物预测模型;获取待预测生物样本的最终特征集合,将待预测生物样本的最终特征集合输入到代谢产物预测模型中,获得待预测生物样本的代谢产物类别。本发明用于预测生物的代谢产物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9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134868.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饱和的安全编队控制方法,它属于先进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控制方法的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步骤一、建立无人机系统中个体的仿射变换编队模型;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的仿射变换编队模型来建立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利用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对系统中的集总扰动进行估计;步骤三、设计抗饱和辅助系统;步骤四、基于步骤二和步骤三的结果,设计标称抗饱和编队控制器;步骤五、基于标称抗饱和编队控制器设计安全控制器,完成避障和机间避碰。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系统的编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456797.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90 , H01M4/86 , C25B11/091 , C25B11/067 , C25B1/04 , B82Y40/00 , B82Y30/00 , B01J27/24
Abstract: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方法以配置金属M‑联吡啶溶液为起点,然后在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氯化钠、铬盐和有机铵盐并搅拌使固体溶解后蒸干得到混合粉末;然后通过退火‑去模板‑酸洗‑抽滤‑干燥得到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熔融盐模板法将铬盐无机物载体引入到M‑N‑C原子级分散催化剂中取代常规碳载体,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金属‑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如Fe、Cu、Ni等);催化剂为相互连接纳米晶体组成的超薄的二维片状,可有效提升传质能力;铬基无机盐引入可提升法拉第效率、催化活性以及在高电流、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耐久性,明显优于商业铂碳催化剂以及过渡金属氮掺杂碳。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70212.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故障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电力故障报警器。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铁芯线圈,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套并固接有固定轮,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衔铁,所述连接杆固接有与所述铁芯线圈接触的限位板,所述衔铁固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架固接有静触点,其中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安装板固接有挡块和位于所述静触点正上方的动触点。本发明通过转动固定轮,从而施加外力使静触点和动触点分离,无需拆开本报警器进行维修复位,而且非专业工作人员也能对本报警器进行复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