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706585.8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一种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电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M‑N‑C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催化剂是:Ru和M两种金属的原子形成原子对并嵌入碳载体中形成的,其中Ru与M分别与4个N配位,且Ru与M共用两个N,表现为N桥接式的Ru=2N=M配位结构;其中M为Cr、Mn、Fe或Co。制法:一、制备Ru‑ZIF‑8前驱体;二、制备Ru与N共掺杂的多孔碳载体;三、制备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特别是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其峰值功率密度突破1W/cm2。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3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456797.7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方法以配置金属M‑联吡啶溶液为起点,然后在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氯化钠、铬盐和有机铵盐并搅拌使固体溶解后蒸干得到混合粉末;然后通过退火‑去模板‑酸洗‑抽滤‑干燥得到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熔融盐模板法将铬盐无机物载体引入到M‑N‑C原子级分散催化剂中取代常规碳载体,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金属‑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如Fe、Cu、Ni等);催化剂为相互连接纳米晶体组成的超薄的二维片状,可有效提升传质能力;铬基无机盐引入可提升法拉第效率、催化活性以及在高电流、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耐久性,明显优于商业铂碳催化剂以及过渡金属氮掺杂碳。

    一种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06585.8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一种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电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M‑N‑C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催化剂是:Ru和M两种金属的原子形成原子对并嵌入碳载体中形成的,其中Ru与M分别与4个N配位,且Ru与M共用两个N,表现为N桥接式的Ru=2N=M配位结构;其中M为Cr、Mn、Fe或Co。制法:一、制备Ru‑ZIF‑8前驱体;二、制备Ru与N共掺杂的多孔碳载体;三、制备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特别是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其峰值功率密度突破1W/cm2。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3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6797.7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方法以配置金属M‑联吡啶溶液为起点,然后在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氯化钠、铬盐和有机铵盐并搅拌使固体溶解后蒸干得到混合粉末;然后通过退火‑去模板‑酸洗‑抽滤‑干燥得到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熔融盐模板法将铬盐无机物载体引入到M‑N‑C原子级分散催化剂中取代常规碳载体,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金属‑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如Fe、Cu、Ni等);催化剂为相互连接纳米晶体组成的超薄的二维片状,可有效提升传质能力;铬基无机盐引入可提升法拉第效率、催化活性以及在高电流、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耐久性,明显优于商业铂碳催化剂以及过渡金属氮掺杂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