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成的转向柱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9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097238.X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一种轴(1)包括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第一和第二部分(2,3)中的一部分(4)是管状的,且第一和第二部分(2,3)中的另一部分(5)在主轴线(6)的方向上被压入管状部分(4),第一部分(2)的圆周(7)面向第二部分(3)的圆周(8)。第一和第二部分(2,3)彼此固定以绕主轴线(6)转动并在主轴线(6)的方向上通过设在第一和第二部分(2,3)之间的花键(9)以滑动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第一部分(2)在其面向第二部分(3)的圆周(7)处包括多个平行于主轴线(6)的细长齿(10),其中齿(10)的横截面从第一部分(2)向第二部分(3)减小,其中在绕主轴线(6)的圆周方向上,在相邻齿(10)之间的中间区(11)至少和齿(10)一样宽,并且其中第二部分(3)在其面向第一部分(2)的圆周(8)处包括齿(10)接合其中的被压入的相反轮廓(12),其中第二部分(3)在其面向第一部分(2)的圆周处由可塑性变形的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其中在第一和第二部分(2,3)的装配期间,相反轮廓(12)通过第一部分(2)的齿(10)侵入塑料材料而压入第二部分(3)的塑料材料中。

    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752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1473.X

    申请日:2016-02-24

    Inventor: 李斌 王元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和汽车。转向管柱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还包括:自适应剪切溃缩吸能模块,其第一连接点与内套管相连接,其第二连接点与汽车仪表板横梁相连接;所述自适应剪切溃缩吸能模块包括上固定支架和塞座,所述塞座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支架;所述塞座和所述上固定支架之间设置一诱导压溃缺口;逐级压溃式吸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下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本发明的转向管柱装置以自适应剪切溃缩式吸能模块和逐级压溃式吸能模块为主要组成的转向管柱装置为吸能载体,有效的吸收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前冲的动能,减小驾驶员头部和胸部伤害值。

    转向柱组件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2125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20819.2

    申请日:2014-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B62D1/192 F16F7/123

    Abstract: 一种转向柱组件(1)包括:护罩(2),该护罩支承转向柱轴(7);支承托架组件(17),该支承托架组件(17)包括至少第一支承托架(10),该第一支承托架(10)布置成通过可释放的夹持组件(9)而固定在护罩(2)上,并通过至少一个脆弱膜囊而固定在车辆的固定部件上;以及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15),该能量吸收装置(15)作用在第一支承托架(10)和车辆的固定部分或膜囊(16)之间,该能量吸收装置在转向柱组件(1)塌缩时使得膜囊(16)破裂变形,以便吸收能量,从而至少局部控制转向柱组件(1)的塌缩;能量吸收装置(15)包括细长条带,该细长条带有两个相对端部和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缠绕成盘绕圈,所述条带的两个自由端凸出而离开所述盘绕圈,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一支承托架部件上,第二端部固定在车辆的固定部分或膜囊(16)上;因此,在转向柱组件(1)塌缩时,在膜囊(16)破裂之后,条带的两端相互拉开,从而使得条带的盘绕部分至少局部展开。

    转向系统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9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086655.X

    申请日:2015-02-17

    Inventor: 坂田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B62D1/184 B62D1/189 B62D1/195

    Abstract: 在转向系统中,能量吸收构件(35;60;60B)在二次碰撞期间通过被牵拉轴(32;71、72;71、72B)牵拉而塑性变形。第一牵拉轴(32)或多个第二牵拉轴(71、72;71、72B)设置为牵拉轴(32;71、72;71、72B)。第二牵拉轴(71、72;71、72B)中的调整轴(72;72B)或第一牵拉轴(32)被驱动以变更第一牵拉轴(32)的在二次碰撞期间与能量吸收构件(35;60;60B)接合从而对能量吸收构件(35;60;60B)进行牵拉的牵拉部、或者变更在二次碰撞期间与能量吸收构件(35;60;60B)接合从而对能量吸收构件(35;60;60B)进行牵拉的第二牵拉轴数量,使得冲击吸收载荷被改变。

    一种可分离式转向机构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916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6722.X

    申请日:2013-12-04

    Inventor: 宁佳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转向机构,其包括方向盘、上转向柱、蜗杆、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方向盘带动所述上转向柱转动;所述上转向柱设有螺纹,且所述蜗杆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上转向柱的螺纹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所述控制系统监测到方向盘安全气囊弹出后,控制所述驱动系统来驱动所述蜗杆,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上转向柱上的螺纹分离。本发明提供的可分离式转向机构可以在方向盘安全气囊弹出时,实现方向盘的轴向移动,从而增加驾驶员头部与方向盘安全气囊碰撞缓冲的行程,减少安全气囊对驾驶员头部的冲击,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转向装置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830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5822.5

    申请日:2013-08-23

    Inventor: 千叶修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B60R21/05 B62D1/185 B62D1/195

    Abstract: 冲击吸收装置包括:冲击吸收板,其与第2转向轴管一体地设置,用于吸收冲击能量;以及按压构件,其与第1转向轴管一体地设置,其按压冲击吸收板而使该冲击吸收板变形,从而产生变形阻力;在冲击吸收板形成有沿转向轴的轴向延伸的引导孔,在第1转向轴管一体地设有引导件,在第1转向轴管与第2转向轴管沿轴向相对移动时,该引导件沿引导孔相对移动。

    一种限定轴向力下可断开连接的扭矩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09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69511.5

    申请日:2014-10-23

    Inventor: 李英平 彭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定轴向力下可断开连接的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主动轴和被动轴,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斜片,主动斜片上固定连接主动平片,主动平片设有两根主动拨栓,两根主动拨栓穿过搭载在主动平片上的柔性连接件分别拨动拨叉片的两端,拨叉片和柔性连接件夹在主动平片和被动平片之间,被动平片上设置有两根穿过柔性连接件的被动拨叉。本发明通过设置在两段转向传动轴空间十字形交叉之间的柔性连接件,可以在柔性连接件变形时吸收少量轴向变形的情况下传递方向盘的扭矩,并吸收安装在车架上的方向机小幅振动。与方向机连接的一段轴可以与车身或车架一起压缩变形,而与方向盘连接的另一段轴则不会随车身压缩位移,避免使方向盘伤及乘员。

    转向装置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2333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80002279.1

    申请日:2011-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F16F7/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车辆发生冲撞时而阴轴与阳轴进行了相对收缩时,容易将冲击能量的吸收量设定为预定大小的转向装置。当阳轴(12B)相对于阴轴(12A)收缩长度(L1)时,阴轴(12A)的右端面(121A)的齿顶(31)与冲击能量吸收部(40)的左端面(41)抵接。于是,阴锯齿形花键(30)的齿顶(31)与冲击能量吸收部(40)的左端面(41)强力抵接而产生塑性变形,而抗冲击破坏作用力增大,以吸收冲击能量。阴锯齿形花键(30)的齿顶(31)与冲击能量吸收部(40)的左端面(41)沿着阳轴(12B)外周的整个圆周方向而相互抵接,因此,在阴轴(12A)与阳轴(12B)之间不会发生挂卡缠绕,冲击能量的吸收量较为稳定。

    转向装置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283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1799.5

    申请日:2012-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B62D1/184 B62D1/187 B62D1/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具有内柱、嵌设于内柱外部的外柱、车身安装支架、固定于外柱的外周并被车身安装支架的左右侧板夹持且能够沿左右侧板滑动的定距夹、以及紧固杆。在定距夹上插通有紧固杆,并形成有伸缩用长槽。定距夹具有前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和后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前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与上述后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之间的轴向长度,比上述伸缩用长槽的轴向长度短。在外柱上形成有左右一对贯通孔,其用于使前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或后侧的左右一对紧固部穿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