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4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85091.5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8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足越障机器人,包括机身、前轮腿机构、中部轮腿机构和后轮腿机构,前轮腿机构和后轮腿机构由驱动轮和驱动轮高度自适应结构组成,所述中部轮腿机构由左轮腿机构和右轮腿机构组成,左轮腿机构包括左前腿、左后腿、高度调节电机以及固定轴,左前腿和左后腿顶部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上,左轮腿机构的两个腿中的一个上设有调节齿轮,另一个安装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第二摆动杆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调节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动齿,固定轴通过U型板安装机身侧面,左前腿和左后腿的底部均安装有驱动轮;所述右轮腿机构和左轮腿机构结构完全一样对称设置。本装置突破地形约束,提高移动机构的地形通过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723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53027.7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越障爬杆机器人,它包括控制执行单元、夹持单元和翻转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所述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均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本发明所提供轮式越障爬杆机器人结构简单、造价低、爬升速度快、负载大、越障能力强、自锁性能好,可以适应杆体直径的连续变化。
-
-
公开(公告)号:CN20884250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0975926.6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连杆驱动的六足机器人。其技术方案是:左侧腿部机构(4)和右侧腿部机构(3)对称地安装在机架(1)内的左侧和右侧,控制系统(2)安装在机架(1)内,控制系统(2)与左侧腿部机构(4)和右侧腿部机构(3)分别连接。左侧主电机(34)启动时,左前足(35)、左中足(32)和左后足(29)运动;左前足(35)与左后足(29)落下时,左中足(32)抬起。左侧辅助电机(19)启动时,改变左前足(35)、左中足(32)和左后足(29)的运动轨迹。右侧腿部机构(3)与左侧腿部机构(4)运动过程相同,顺序相反。实现了“双驱动+单一步幅”和“四驱动+变化步幅”的运动模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行走速度快,倒退与转弯的能力强、能爬坡和能爬越标准规格的连续台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181315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68999.2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A47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摇摆婴儿床,包括床板、底座、电动机与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到床板底面,还包括床板支架、底座支架与连动杆,所述床板支架为对称的两个、分别固定在床板底面的两侧,与床板支架对应,所述底座支架也为对称的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顶面的两侧,床板支架和与其对应的底座支架之间设置连动杆,连动杆两端分别与床板支架、底座支架转动连接;底座的两个底座支架之间设置电动机支架,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转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摇摆婴儿床,利用多杆传动机构实现更平稳、安全摇摆的婴儿床。
-
-
公开(公告)号:CN222047056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810309.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F16L55/28 , F16L55/32 , F16L10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适应不同管道的管道机器人,包括管道机器人主体,管道机器人主体的左侧壁装配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装配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管道支撑箍;支撑杆的外部位于管道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卡接有固定箍,管道支撑箍和固定箍之间装配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座,一端铰接座安装在管道支撑箍上,另一侧铰接座安装在固定箍上;支撑杆位于管道支撑箍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连接管道支撑箍的内壁;本装置通过两个管道支撑箍的相对移动,可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支撑,支撑轮能够抵触在管道内部,保证管道机器人本体放置的稳定性,使管道机器人本体能够适配不同内径的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206857003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734009.4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驱动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支架、支撑盘、控制器、两个翅翼、以及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支撑盘水平的固定在机身支架上,支撑盘中间设有竖直的滑槽和安装在滑槽内的水平轴,水平轴两端分别与两个翅翼的端部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两个翅翼还通过翅翼支撑架以转动副为铰接点安装在支撑盘边缘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带动水平轴在滑槽内上下运动,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水平轴来回转动,水平轴的上下运动和来回转动通过万向联轴器和翅翼支撑架耦合转换为翅翼的上下扑动和小幅度来回旋转,从而达到真正的仿鸟类翅膀飞行方式来带动飞行器起飞。本装置真实的模仿鸟类翅膀运动方式,能进行多飞行姿态调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49837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1095552.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走地下挖掘挤压机器人。其技术方案是:升降机构(5)固定在履带行走装置(6)上部的中心位置处,升降机构(5)的上部与躯体(3)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挖斗机构(4)对称地安装在躯体(3)前部的两侧,铲斗机构(2)对称地安装在躯体(3)中部的两侧,挤压机构(1)对称地安装在躯体(3)后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利用挖斗机构(4)和铲斗机构(2)进行城市地下管线铺设的前期挖土工作,还能利用挤压机构(1)有效地将土挤压到洞壁上,避免了挖掘产生的泥土的运走,挖掘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挖土、排土和挤土功能,具有工作稳定性好、挖掘效率高、行走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598732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645354.2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01F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式双轴搅拌装置的浸出槽,包括底部有排渣口的槽体、槽盖、搅拌轴、搅拌桨及驱动机构,所述的搅拌轴包括具有共同中轴线的内轴与外轴,所述内轴的下端设有副搅拌桨,所述外轴的下端设有主搅拌桨,所述的内轴的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的外轴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大齿轮套设于所述外轴外部,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的外轴外部设有凸台,所述外轴通过所述凸台放置于所述槽盖上。该搅拌装置,包含独立工作的双轴,可根据需要独立地设置各轴的转向及速度,以保证浆液的充分搅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