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丝接头全自动检测设备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50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28759.6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丝接头的全自动检测设备,属于工业零部件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工件检测台,工件检测台的一端分别设有物料准备装置和上料机械手,用于通过上料机械手的抓取将物料准备装置内的工件放置工件检测台上进行检测作业,物料准备装置包括震动机、直线送料装置、工件提升板、料斗、第一气缸,且工件提升板活动安装在料斗上,且工件提升板的顶部一端与料斗的侧壁相接近但不接触,工件提升板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提升板在料斗上活动的第一气缸,料斗的内部设有第一斜面。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准确率,不仅实现了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自动化程度高,也能够节省大量人工成本,更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极具应用前景。

    一种实现线激光3D相机高精度测量外圆柱面的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1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97409.2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线激光3D相机高精度测量外圆柱面的校准方法,包括:S1、通过线激光3D相机获取圆柱工件外表面的深度图像,计算机记录深度图像的每一行数据的深度信息和坐标信息,并计算每行的平均深度;S2、生成圆柱工件的深度变化集合;S3、建立圆柱工件的偏心深度变化函数关系式并对深度变化集合进行拟合,计算圆柱工件的偏心量及偏心方向角;S4、建立相机偏移深度变化函数关系式并对拟合偏差进行拟合,计算相机的偏移量;S5、重复步骤S3、S4操作,直至圆柱工件的偏心量、偏心方向角和相机偏移量与上一轮数据之差均小于预设值,结束迭代。本发明能实现自适应误差消除,保证了线激光3D相机对外圆柱面的高精度测量。

    用于风机叶片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吸附行走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95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65899.5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叶片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吸附行走装置,包括嵌套配合的内框和外框,两者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框的底面设置有内吸附单元,所述外框的底面设置有外吸附单元,所述内框的顶面通过X轴移动机构与工作台相连,所述外框的顶面通过Y轴移动机构与工作台相连,所述X轴移动机构用于在内吸附单元、外吸附单元交替工作时,带动工作台连同外框、内框交替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Y轴移动机构用于在内吸附单元、外吸附单元交替工作时,带动工作台连同内框、外框交替沿Y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高空作业机器人在风机叶片上的自由运动。本发明的整个装置结构简便,反应迅速,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锂电池电极片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71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36559.2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封装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片的上料装置,通过简单结构即能在无需要人力的情况下使电极片处于就位位置,并且电极片的输送过程也很稳定,包括竖向驱动单元和吸附组件,竖向驱动单元包括倾斜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上料托板,并且上料托板的下端具有水平的托板折边;电极片靠设在上料托板朝上的板面上,并且安装折边与托板折边的棱线对应;吸附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吸附气盘,吸附气盘用于将安装折边推动至贴紧在托板折边的表面并通过安装折边对电极片进行吸附。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锂电池电极片的上料装置实施的锂电池电极片的上料方法。

    一种用于风机叶片缺陷修复的自动化修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93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7457.6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叶片缺陷修复的自动化修型方法,属于风机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无人机采集风机叶片的点云图并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根据点云图重建风机叶片模型,对表面深度大于1mm的区域做出标记,并传送给修复机器人;修复机器人通过自升降装置上升至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前方,并通过吸盘吸附在风机上,对风机叶片执行修型前检测程序以确定需修型区域和性质;修复机器人对需修型区域根据性质执行修型程序;修复机器人对风机叶片执行修型后检测程序;修复机器人通过自升降装置下降至地面,结束自动化修型工作。本发明能在空中完成对叶片的修型工序,安全性好,并且确保了机械臂修型位置的准确性。

    一种多视觉融合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11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80382.1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视觉融合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机叶片视觉检测领域。技术方案包括:首先获取多个工业相机采集的风机叶片表面缺陷的平面图像与深度图像;对其进行特征融合与拼接,得到平面拼接图像及深度拼接图像;然后利用SIFT完成特征匹配得到平面图像表面缺陷的粗定位;利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图像增强,减少光照的影响;并利用BiSeNet V2网络进行缺陷检测,获得缺陷检测结果;将平面拼接图像和深度拼接图像以及缺陷检测结果可视化输出至控制终端。本发明根据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平面图像和深度图像来实现对其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全方位高精度巡检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091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32824.5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全方位高精度巡检机器人,属于高压线路巡检的机器人技术领域。它包括机体、行走机构和检测装置,行走机构设在机体上,驱动行走机构,机体在四组架空线上同时进行行走或同时进行越障作业,且四组架空线分为两组,每组两个,且其中一组架空线与另一组架空线相平行;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臂、驱动机构,行走臂的个数至少为三对,每对两个。本发明中的巡检机器人可以进行巡检任务、越障任务、维修任务,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可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检测,也能对例如间隔棒、防震锤的角度倾斜等简单导线问题进行清理,并且在翻越常规障碍物如间隔棒、防震锤、压接管,悬垂线夹等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心不稳等问题。

    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52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91744.2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目标识别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待检图像输入融合注意力机制模块的主干网络,得到不同尺度的初始特征图,再将不同尺度的所述初始特征图输入改进的FPN网络进行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的融合,输出不同尺度的最终特征图;步骤二、利用RPN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最终特征图中的感兴趣区域,再将感兴趣区域通过ROIAlign层映射到不同尺度的最终特征图上,并转化成统一大小,以获取固定尺寸的特征矩阵;步骤三、将所述特征矩阵拉直后输入全连接层,对目标位置进行回归,并用分类器对目标对象进行分类,从而完成目标检测。

    一种底座装配及定位机构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3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506926.8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座装配及定位机构,包括转盘机构装置、底座送料装置以及底座装配装置;转盘机构装置包括水平旋转用的大旋转手臂,大旋转手臂上固定有抓取方向不同的多个夹爪机构,通过转盘机构装置上的各夹爪机构即可完成配件及底座装配完成品的抓取;底座送料装置用于将底座输送至待装配工位;底座装配装置用于对底座和配件进行装配并定位。本发明借助底座送料装置将底座移至设定位置,再借助转盘机构装置的大旋转手臂制动第一夹爪夹取配件至底座装配位置,实现底座与配件定位并装配,制动第二夹爪将装配好的零件送至下一工位;结构巧妙合理,装配精度高,实现了底座的高精度全自动装配,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成品率,极具应用前景。

    一种取暖器散热片自动组装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6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559528.4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暖器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暖器散热片自动组装设备,包括送料单元、切割单元、铆压机构以及移送单元,铆压机构包括推送组件、铆压就位组件以及铆压单元,推送组件用于推送散热片,铆压就位组件用于推动铆压单元移动,铆压单元包括铆压驱动组件和两个铆压组件,铆压驱动组件包括铆压驱动座、铆压气缸、驱动联动杆以及两个驱动连杆,两个铆压组件上下对称且均竖直设置,铆压组件包括驱动螺杆和铆压夹齿,通过铆压驱动组件和两个铆压组件的配合能够对相互配合的卡合钩边和卡合通槽进行铆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取暖器散热片自动组装自动组装方法,用上述取暖器散热片自动组装设备实施能取得更好的组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