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595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28141.3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玉环 , 宫衍圣 , 王强 , 张学武 , 李晋 , 王兴全 , 田志军 , 王琦 , 吴亚飞 , 赵玮 , 郭凤平 , 余纲 , 金光 , 谷元平 , 张珹 , 刘灵丹 , 张荣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导向无极转动型线岔装置,包括限制管,限制管两端均通过螺纹旋转轴与两侧的轴承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承转动组合装置内;轴承转动组合装置由内侧的轴承固定座和外侧的平耳固定底座对接组成,平耳固定底座外端连接到定位线夹或并沟线夹上。本发明可根据导线的受力、线胀窜动方向自行转动、调整,并能很好的将过渡导线限制在可动范围内,具有使电力机车受电弓取流平滑过渡功能,解决了线岔挠度过大及磨损问题,提高使用寿命,可完全代替普通的线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59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536466.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设计图的构建方法。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设计涉及专业接口多、流程长、修改校对工作量大。本发明加载基础数据,采用交互式方法预处理图纸;采用智能化锚段划分算法划分锚段进行交互调整;采用悬挂点智能布置算法进行悬挂点布置,进行悬挂点冲突检测和跨距调整;采用渡线标准化设计方法进行渡线设计;采用拉出值自动计算算法计算和标注拉出值;采用汇流排布置算法进行汇流排布置;根据设定安装图号标注规则自动提取标注架空刚性接触网安装图号及其它设计要素;统计工程量并进行图幅分幅、裁剪和拼接。本发明提供了面向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标准化方法,满足地铁接触网专业短时、高质、高效的出图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64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14600.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旋转轴装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腕臂旋转装置多为腕臂底座,是铸钢件,每套支持装置设置上、下两处腕臂底座,加工精度低、安装同轴度低,当应用于频繁转动的接触网时容易卡滞、磨损,从而影响接触网的正常使用。本发明包括与整体腕臂固结的立轴、以及支柱侧壁整体底座上设置的上轴座和下轴座;上轴座包括紧定螺钉、深沟球轴承、自润滑轴承、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插接入立轴顶端,紧定螺钉将深沟球轴承和自润滑轴承连接到内螺纹套筒上;下轴座包括自润滑轴承,安装于立轴底端的下轴头外。本发明可满足频繁往复旋转的要求,同轴度高,旋转时避免了卡滞,耐磨、免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912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2533.1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多类型接触网吊弦的精确预配方法。接触悬挂类型繁多、集中荷载分布不均、线路情况复杂直接影响吊弦预配精度,且不同悬挂类型的吊弦预配项目,预配方法不统一,操作繁琐,现场试验周期长。本发明将多种类型接触网吊弦的预配过程标准化,通过获取设计线路相关数据、设计线路竖曲线因素数据和吊弦预配测量数据;输入设计线路相关数据,输入设计线路竖曲线因素数据用于预配补偿计算,输入吊弦预配测量数据,根据接触网不同工况类型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构建整体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组合形成多维线性方程组,求解获得初始吊弦预配计算结果。本发明可操作性强、方法集成度高、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刚性和柔性整体吊弦的预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01910.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图像智能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接触网故障分类的注意力网络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通道分组注意力网络为主干网络的故障分类模型;步骤2,划分已有的图像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针对测试集,利用故障分类模型学习零部件及其故障类型的数据分布,经训练获得最优参数模型;步骤3,以待测图像为输入,利用最优参数模型进行处理,获取待测图像的故障类型。本发明使用通道分组注意力网络作为分类模型的主干网络,提取图像的深度语义特征,通过大量图像的训练,学习零部件及其故障类型的数据分布,在测试阶段对零部件实现精确的故障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464426.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线夹脱落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对接触网线夹脱落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以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节点信息,建立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在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添加线夹脱落故障;完成有限元动态仿真求解。本发明将线夹脱落,等效为有限元模型中相关单元的删除,并将线索的重量转移到未脱落的线夹一端,能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反应线夹故障发生时接触网各参数以及形态的变化,为接触网故障的定位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605117.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多物理场动静态模拟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基于设定的接触网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以减小接触线静态弛度为目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建立的接触网模型进行静态找形;建立弓网静态接触力对接触网力学影响的仿真计算;建立弓网系统的动态模型,完成弓网动态抬升量和动态接触力的仿真计算;将包括风载荷、覆冰、热应力、地震波的多环境因素加载到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仿真求解得到接触网在多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应力和弛度。本发明实现了接触网的多物理场动静态模拟仿真模型,对包含风载荷、覆冰、热应力、地震波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对接触网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接触网的静态场和动态场仿真,更加适应实际工程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70679.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支撑装置。多年冻土区多采用片石气冷路基,在路基上开挖基坑会破坏片石层,造成路基沉降、多年冻土退化,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同理,基坑开挖会破坏加筋挡土墙路基中的拉筋,影响挡墙稳定,且现有技术中地基沉降引起的支柱倾斜无法调整。本发明包括多个支柱和腕臂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支柱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分别左右前后对称设于支柱周围且支撑组件的上端均与支柱上端连接;腕臂构件设置于支柱上。本发明采用索结构将接触网的水平荷载转化为斜拉索内力传递至锚固结构,不需要浇筑基础,从而避免了开挖路基和混凝土浇筑;斜拉索可通过调节结构进行调节,发生地基沉降时便于调节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435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1300838.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SC免维护锯齿槽整体腕臂桁架装置,包括平槽臂和其下方的斜槽臂,平槽臂为具有轴向开槽的管状臂,截面呈C形;平槽臂开槽向下,斜槽臂一端通过臂间联接器连接到平槽臂的轴向开槽,并通过倒T防松紧固装置插入轴向开槽相固定。本发明的腕臂管为开槽式,内部设置锯齿抗滑移,内外壁防腐处理均匀,内外无压差,杆件均采用型材加工,无连接零部件,腕臂、定位管间的连接均为一种形式,结构简统化,实现免维护、少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214535.2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平旋转柔性移动接触网控制系统及其方法,移动柔性接触网在终端采用单边恒张力补偿坠砣进行张力补偿,在始端通过电动机作为动力机构驱动动力旋转腕臂水平旋转从而牵动移动柔性接触网开合,在中间端和过渡端利用水平旋转腕臂作为旋转辅助,实现移动柔性接触网的水平侧移,整个过程通过PLC控制器以及与其相互通信的中间端和过渡端雷达、始端和过渡端视频监控、始端位置传感器、过渡端接地检测传感器、固定柔性接触网的负荷开关和始端电动机完成自动安全联锁控制,解决腕臂结构受大抬升力,柔性悬挂移动接触网移动过程中无张力补偿,随动机构受力不均匀,同步性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