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7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64680.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视频光谱成像系统设计的分光成像模组,红外分光成像模组由视场光阑、准直镜、透镜阵列和滤光片阵列组成。其中,视场光阑用于限制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光学系统的成像范围,准直镜用于对入射光线进行准直,透镜阵列汇聚光线并实现同视场的分孔径成像功能,滤光片阵列用于对同视场不同孔径进行红外分光。与常规红外成像系统不同的是,该红外分光成像模组的使用能使系统具备视频光谱成像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配合不同口径和焦距的前置望远镜、不同规格的探测器使用,从而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光谱分辨率的红外图像。透镜阵列采用2片双面旋转对称偶次非球面组合的方式,相较于多片正负透镜组合的方法,非球面组合的方式通常具有更高的光学效率。本发明在动态目标识别等领域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9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710778389.6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机载热红外成像光谱仪大气校正系统和方法。首先利用该系统与机载成像光谱仪同步测量飞机高度上的大气下行热红外辐射。其次利用MODITRAN生成不同大气状况下大气下行热红外辐射、大气程辐射和大气透过率,建立参考数据库。再次从参考数据库中搜索与该系统测量结果最匹配的大气下行热红外辐射光谱,查找对应的大气程辐射、地表大气下行热红外辐射和大气透过率。最后以时间为基准,根据辐射传输方程,从辐射定标后的成像光谱仪获取的热红外高光谱数据中,逐像元计算离地辐射光谱,实现热红外成像光谱仪的大气校正。本发明的大气校正系统和方法可获取实时大气下行热红外辐射信息,可大幅度提高机载热红外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563627.1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面阵相机的机载高光谱图像几何校正方法与装置。本发明采用低成本机载稳定平台实现相机视轴粗指向,将高光谱相机对地姿态角稳定在±0.05°~±0.1°。同时利用三个与高光谱相机固结的高速面阵CMOS相机,对地表连续成像,通过前后面阵图像的特征匹配来测量高光谱相机的精确姿态角。再利用高速面阵CMOS相机测量的姿态角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像元级别的实时几何校正。本发明解决了低成本稳定平台实现高光谱图像的几何校正的问题。该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高,计算速度快,能够对图像进行像元级别的实时几何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0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950060.3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主动光电系统收发同轴的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基于分光镜(Beam Splitter)的分光功能,将光束分析仪与光纤端面等距离的固定到分光镜(Beam Splitter)两侧,从而组合成一个固定收发一体的焦面模块。将该焦面模块放置于平行光管焦面处发射的激光可以被主动光电系统接收,同时焦面模块的光束分析仪可以接收被主动光电系统发出的激光,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主动光电系统的光轴偏差。该发明适用于各种主被动结合的光电系统收发同轴检测等领域,焦面模块固定、定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147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395474.4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H04B10/11 , H04B10/70 , H04B10/532 , H04J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路同轴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编码装置,该装置将4路编码信号耦合至1根单模光纤进行发射来确保4路量子光的高精度同轴,同时利用单模光纤具备幺正变化的偏振特性,采用1/4、1/4、1/2波片组合的方案对光纤引入的偏振变化进行补偿来确保出射光的偏振状态,并利用BB84解码模块对偏振补偿进行监测来保证偏振补偿效果。该发明具备高同轴度及高稳定性的特性,保密性更高;该发明适应了空间量子通信中对编码模块小型化、高保偏、高可靠的迫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01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6064.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子计数通信自适应接收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半波片、偏振分束器、四分之一波片、角反射器、分束器、面阵探测器和单光子探测器;方法包括:入射光依次穿过半波片、偏振分束器、四分之一波片到达角反射器,被反射后再次穿过四分之一波片进入偏振分束器,被反射后进入分束器;分束器将入射光分为两路,面阵探测器测量一路光的出射能量,调整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的旋转角度调整入射光的出射能量直至预设阈值;接着单光子探测器测量另一路光的出射能量,再次调整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使出射能量保持在正常通信的水平。本发明可以扩大光强的动态范围上限、实现实时检测和精细控制、提升通信端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7692.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CN)
IPC: H04B10/50 , H04B10/2569 , H04B10/11 , G02B2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波片组提高多普勒模拟器光学效率的装置及方法,该模拟器由激光准直发射器、偏振分光棱镜、1/2与1/4波片组、多次反射角锥组及激光会聚接收器组成;激光准直发射器传输至激光会聚接收器的激光经多次反射角锥组中的n个固定小角锥棱镜及1个可运动大空心角锥多次反射,光程变化速度为大空心角锥运动速度的4n倍,从而模拟星地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单个1/4波片无法完全补偿系统中角锥组的偏振相位,返回光束仅部分被接收,系统效率低。本发明采用空心角锥实现光路返回避免退偏效应,采用波片组补偿附加相位,提高了多普勒模拟器的光学传输效率,该方法适用于星地高精度时频传输、多普勒频移补偿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5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124456.8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谱面阵探测器坏元检测的方法,本方法首先进行成像光谱仪装机与图像数据采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据分布统计,提取统计数据的特征统计位置,对特征数据进行像元排序与高低拐点阈值提取,最后进行坏元的检测与标记。本发明可以对高光谱多类型面阵探测器的坏元进行检测,检测类型包括无响应、过响应、闪元、狭缝染灰等,解决了目前多谱段不同种类探测器多类型坏元检测的难题,对成像仪定标和数据预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5620.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偏振态补偿功能的量子通信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波片组同时补偿单模光纤及动态跟踪系统偏振退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斯托克斯参量对偏振光进行表示,并使用穆勒矩阵表达量子通信系统及单模光纤对偏振态产生的扰动,通过波片组补偿后,使的整个光学链路的所有光学元件组合产生的穆勒矩阵为单位矩阵,再通过矩阵的运算得到相应的波片组补偿矩阵,计算出波片组中每个波片需要旋转的角度,完成波片组对量子通信系统偏振态扰动的动态补偿。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确保了量子光之间的绝对同轴度,同时在系统光学元件发生退化后,可以更新波片补偿角度达到偏振保持的功能,从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618857.2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EC制冷的探测器散热装置,由探测器盒、探测器转接电路板、探测器、TEC组件、柔性导热带、导热带压块、硅橡胶、导热带压片及探测器盒盖组成。探测器通过引脚焊接在探测器转接电路板上,作为组件隔热固定于探测器盒内。TEC组件冷端通过导热硅橡胶粘接于探测器背部。柔性导热带中间部位与TEC组件热端导热连接,两端部位与探测器盒导热连接。探测器盒盖与探测器盒之间导热连接,在导热带压块与探测器盒盖之间填充硅橡胶。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柔性导热带及在导热带压块与探测器盒盖间填充硅橡胶,形成导热弹性支撑,在对探测器进行散热的同时,具备抗力学与消热应力能力,适用于空间光学遥感探测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