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7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7721.6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1J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抖动标定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产生周期性脉冲标定信号的FPGA平台、射频脉冲放大器、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及其偏置电压控制器、1550nm 3kHz线宽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程控光学衰减、三桨偏振控制器、SNSPD单光子探测器、多通道TDC模块、处理数据的上位机。标定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以标定脉冲堆积引起的SNSPD探测光子附加抖动与探测恢复时间关系的校正曲线,并补偿附加抖动,可以有效解决高速探测应用中SNSPD在高计数率下产生的抖动恶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0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60950.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路数据处理与缓存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单光子阵列探测器、时间数字转换器、光模块、信号采集板卡和数据处理与缓存模块,单光子阵列探测器用于探测光信号并输出多路电信号;时间数字转换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时间戳数据,其中,所有时间戳数据构成时间戳数据流;光模块用于将时间戳数据流传输至信号采集板卡;信号采集板卡用于将时间戳数据流传输至数据处理与缓存模块;数据处理与缓存模块,用于对时间戳数据流依次进行数据处理与缓存。由此,结合单光子阵列探测器、时间数字转换器、光模块、信号采集板卡和数据处理与缓存模块,有助于对多路高速时间戳数据进行准确且实时的处理与缓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37408.9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望远镜地面跟瞄的卧式重力卸载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地面光学跟瞄试验。本发明所述卧式重力卸载装置包括桁架、主卸载机构、负载安装架及次卸载机构组成,其中,主、次卸载机构与望远镜镜筒之间通过负载安装架转接,负载安装架能够保正望远镜组件受力均匀,降低镜面变形的风险;主卸载机构安装在望远镜镜筒顶部,能够对望远镜组件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即镜筒卸载力,用于抵消镜筒自身的重力;次卸载机构安装在望远镜镜筒底部,作为卸载辅助力,当主卸载机构产生的卸载力偏大或偏小时,次卸载机构将对应实时产生一个补充卸载力,用于修正主卸载机构的卸载力,进而主、次卸载机构相辅相成,保障了卸载程度的可靠性,实现了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组件在地面的光学跟瞄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394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26620.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6F15/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在轨重构系统和方法,在轨重构系统包括FPGA系统、DSP系统和总线接口;FPGA芯片从总线接口接收在轨重构数据包并转给DSP芯片;DSP芯片对在轨重构数据包进行解析识别,并将在轨重构数据包放到对应的EMIF地址;FPGA芯片从对应的EMIF地址中读取在轨重构数据包,写入SDRAM暂存;当在轨重构数据包为FPGA在轨重构数据包时,FPGA系统基于FPGA在轨重构数据包进行FPGA在轨重构;当在轨重构数据包为DSP在轨重构数据包时,FPGA芯片和DSP系统基于DSP在轨重构数据包进行DSP在轨重构。本发明的基于双处理器的在轨重构系统,使用DSP作指令解析、流程控制和算法实施,FPGA用作对外接口、时序相关的底层功能及其他功能,能够对两个处理器都进行在轨重构且工作流程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411854.1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测量空间激光载荷光轴变化的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基于角锥棱镜的自准直功能,将入射的准直光分成两束准直光,其中透射路准直光经过透射后到达角锥棱镜回转180度再次经过分光棱镜反射出射,透射路在经过分光棱镜透射到离轴平行光管后会聚CCD相机上,为初始原点;反射路准直光经过分光棱镜反射进入到第二个分光棱镜内,然后经过第二个分光棱镜反射路进入到测试系统内,经过第二个分光棱镜透射路后再经过角锥棱镜返回后再次经过第二分光棱镜反射进入另外一个系统(两个光束成180度分别照向两侧)。该系统可以快速测量卫星仓板变形情况。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950088.7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定平行光管焦面位置的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基于分光镜(Beam Splitter)的分光功能,将光束分析仪与光纤端面等距离的固定到分光镜(Beam Splitter)两侧,从而组合成一个固定收发一体的焦面模块。将该焦面模块放置于平行光管焦面附近,利用平面镜辅助来整体调节收发一体的焦面模块,使得反射镜回波光斑最小,此时光纤端面与光束分析仪光敏面均处于平行光管焦面位置。该发明适用于任何平行光管的焦面定标,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同时平行光管与焦面模块组合后也可用于整机的光轴配准、发散角测试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0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950060.3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主动光电系统收发同轴的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基于分光镜(Beam Splitter)的分光功能,将光束分析仪与光纤端面等距离的固定到分光镜(Beam Splitter)两侧,从而组合成一个固定收发一体的焦面模块。将该焦面模块放置于平行光管焦面处发射的激光可以被主动光电系统接收,同时焦面模块的光束分析仪可以接收被主动光电系统发出的激光,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主动光电系统的光轴偏差。该发明适用于各种主被动结合的光电系统收发同轴检测等领域,焦面模块固定、定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5801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6064.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子计数通信自适应接收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半波片、偏振分束器、四分之一波片、角反射器、分束器、面阵探测器和单光子探测器;方法包括:入射光依次穿过半波片、偏振分束器、四分之一波片到达角反射器,被反射后再次穿过四分之一波片进入偏振分束器,被反射后进入分束器;分束器将入射光分为两路,面阵探测器测量一路光的出射能量,调整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的旋转角度调整入射光的出射能量直至预设阈值;接着单光子探测器测量另一路光的出射能量,再次调整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使出射能量保持在正常通信的水平。本发明可以扩大光强的动态范围上限、实现实时检测和精细控制、提升通信端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7692.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CN)
IPC: H04B10/50 , H04B10/2569 , H04B10/11 , G02B2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波片组提高多普勒模拟器光学效率的装置及方法,该模拟器由激光准直发射器、偏振分光棱镜、1/2与1/4波片组、多次反射角锥组及激光会聚接收器组成;激光准直发射器传输至激光会聚接收器的激光经多次反射角锥组中的n个固定小角锥棱镜及1个可运动大空心角锥多次反射,光程变化速度为大空心角锥运动速度的4n倍,从而模拟星地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单个1/4波片无法完全补偿系统中角锥组的偏振相位,返回光束仅部分被接收,系统效率低。本发明采用空心角锥实现光路返回避免退偏效应,采用波片组补偿附加相位,提高了多普勒模拟器的光学传输效率,该方法适用于星地高精度时频传输、多普勒频移补偿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966326.5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环形器的双工激光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该激光通信系统由主望远镜、粗跟踪模块、信标光激光器、跟踪反射镜、信标光与通信光分色片、精跟踪模块、激光准直模块、光纤环形器、通信光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粗跟踪模块负责调整望远镜系统的方位,精跟踪模块控制跟踪反射镜实现跟踪,保证双端激光通信系统对准,实现双向双工的激光通信功能。该激光通信系统基于光纤环形器单向传输特点,在同一根光纤进行光的发射和接收双向传输,实现激光收发的双向通信的功能,同时保证光通信中发射和接收同轴条件,达到远距离高精度的通信。该系统适用于收发端方位相对固定的光通信领域,如地面固定点的双工激光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