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黏附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181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1568.7

    申请日:2015-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54 C23C22/02 C23C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黏附性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是以七水合硫酸钴为反应底物,锌片为基底,以水为溶剂,通过化学沉积法先在锌片表面沉积钴,再将表面沉积钴的锌片浸泡到硬脂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使得硬脂酸接枝到钴表面而得。通过接触角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对去离子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为90°,即使锌片被倒置,水滴也能牢牢地黏附在锌片表面,保持着良好的黏附性能。因此,作为超疏水材料具有较高的黏附性能,在微量液体无损失输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特殊浸润性界面技术领域有很大的商业化前景。

    用于再生镀覆组合物的方法及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34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9114.2

    申请日:2013-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9/08 C23C18/1617 C23C18/52 C23C18/54

    Abstract: 为达到快速无电镀覆同时确保用于达成此目的的镀覆组合物为稳定抗分解,提供用于再生所述镀覆组合物的方法。所述镀覆组合物适于在基材10上沉积至少一种第一金属,且所述镀覆组合物容纳于至少一个镀覆设备100中,所述镀覆组合物含有离子态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及离子态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金属。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金属可以较高和较低的氧化态提供,当以较低氧化态提供时,其能够还原离子态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为金属态。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方法步骤:(a)提供再生设备200,其具有工作电极205及反电极206,所述工作电极205设置在工作电极室202中,所述反电极206设置在反电极室203中,所述工作电极室202及所述反电极室203通过离子选择性膜204彼此分开,其中所述反电极室(203)容纳反电极液体;(b)自所述至少一个镀覆设备100移除至少部分的所述镀覆组合物;(c)使所述移除的镀覆组合物的至少一分量与所述再生设备200的所述工作电极205接触,并阴极极化所述工作电极205,使得以较高氧化态提供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金属还原为较低氧化态,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以金属态沉积于工作电极205上,从而产生所述移除的组合物的第一部分;然后(d)自所述移除的组合物移除所述第一部分,然后将所述移除的组合物的剩余部分与所述工作电极205接触,所述工作电极205具有在方法步骤(c)中已以金属态沉积于其上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并阳极极化所述工作电极205,使得以金属态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205上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溶解入所述移除的组合物的剩余部分中,以形成离子形式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从而产生所述移除的组合物的第二部分;然后(e)返回所述第一及第二部分至所述至少一个镀覆设备100,以得到含有离子形式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和以较低氧化态提供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金属的所述镀覆组合物,使得所述镀覆组合物能够将离子形式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金属还原为金属态。

    非电解沉积方法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414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980125637.0

    申请日:2009-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特别是电致变色化合物的非电解沉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相继的步骤:(a)将导电层沉积在非导电固体基底上;(b)将还原剂或氧化剂(=氧化还原试剂)沉积在所述导电层的区域上,所述区域仅覆盖所述导电层的部分表面;以及(c),使待沉积的化合物的前体溶液与所述氧化还原剂和未被所述氧化还原试剂覆盖的导电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接触,所述前体选自那些氧化还原电势比所述氧化还原剂高或低且在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不溶于待沉积化合物前体溶液的化合物的物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