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61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5781.0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轻量化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机器人轻量化措施,并对每个轻量化措施进行评分;S2、确定机器人轻量化评价指标,并根据步骤S1中轻量化措施得分计算机器人轻量化评价指标得分;S3、根据步骤S2中机器人轻量化评价指标得分计算机器人轻量化效果得分。由于根据机器人轻量化措施的得分可以确定机器人轻量化评价指标的得分,根据机器人轻量化评价指标的得分可以确定机器人轻量化效果的得分。那么相关机构、用户、机器人生产厂商可以通过该轻量化效果的得分评估机器人的轻量化水平,从而推动机器人轻量化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84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542602.2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7/108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股骨头减震结构及步行机器人,该仿股骨头减震结构包括内中外三层,内层骨架包括至少两个减震支撑单元,减震支撑单元包括弓形减震结构及支撑结构,弓形减震结构包括中间连接块及弹性杆组,弹性杆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布的弧形撑杆,各个弧形撑杆的第一端与中间连接块连接,各个弧形撑杆的第二端沿径向呈辐射状向外延伸构成撑杆组的配合端并卡接有减震垫块;支撑结构包括两根平行并排设置的支撑杆,两个减震支撑单元通过支撑结构依次连接,末端的减震支撑单元的支撑结构末端设置有连接件;中间缓冲层及外层护壳从内到外包裹于内层骨架外;本案的仿股骨头减震结构利用仿生技术可实现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兼顾刚性要求以及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0632.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地形处理与多地形步态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驱动摆动相足部结构前后左右摆动;比对摆动相倾角数据及离地距离数据与预存基础数据,若合理,则继续,若不合理,则调用特殊地形机体运动程序;处理上述数据形成地形高度图,确定摆动相步态微调处理方法;摆动相着地,支撑相微调重心;采集着地时的摩擦电及压力信号得出地面材质,同时采集支撑相压力信号,比对支撑相受力情况与下一周期运动计划,微调支撑相;比对下一周期运动计划与地面材质及支撑相的受力情况,微调支撑相变为摆动相时的步态;控制支撑相变为摆动相,上述控制方法能够精确识别足部结构所触及地形及材质,精确控制机器人步态,提高机器人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9822.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2D57/032 , G08B21/04 , G08B25/08 , G10L15/2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年人关怀机器人,包括上位机控制单元及机器人主体,机器人主体包括可动结构、动力机构及电气控制单元,动力机构用于驱动可动结构动作,电气控制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动力机构控制可动结构实现机器人主体的运动或停止,电气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器、报警模块及振动传感器,主控器与上位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振动传感器及报警模块分别与主控器连接,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摔倒时产生的振动,主控器在接收到振动信号后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在使用时,振动传感器可以将人体摔倒时产生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主控器,主控器接到信号后控制报警模块报警,从而使摔倒的用户及时得到救治,保护用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47938.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硅藻土多孔结构的硅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镁合金粉末与硅藻土混合球磨,煅烧,使得得到的硅基材中包含碳和硅元素而不含有氧元素,且该硅基材具有硅藻土多孔结构,中空且分布均匀,形貌一致,尺寸可控(30~100μm);进而使得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10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17286.8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02 , B01D53/56 , B01D53/8628 , B01D2258/0283 , B01J23/34 , B01J35/1004 , B01J35/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棒状铈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的催化剂以纳米棒状的CeO2为基体,均匀负载上Mn形成复合催化剂,以此增加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和表面化学吸附氧,且Ce与Mn之间具有协同作用,Mn的负载可降低脱硝所需温度并提高脱硝性能,得到的复合催化剂相比于商用二氧化铈,比表面积更大,拥有更优异的储氧和释氧能力以及抗中毒能力等特点。本发明仅采用水热法,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流程清晰、易操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52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64988.8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M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锰纳米材料分散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MnO2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含锰纳米材料为MnOOH纳米线、α-MnO2,β-MnO2或Mn3O4。所述含锰纳米材料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或者本身发生晶型变化得到β-MnO2,高锰酸钾自分解得到平行或交错的片状δ-MnO2包裹在所述β-MnO2外围,形成复合材料。所述Mn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的层状结构,保证了充足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MnO2纳米复合材料比容量为250~306.6F/g,1000循环后电容量依然能够保持在原容量的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8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03759.7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工业级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在高温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使反应溶液的盐基度控制在2.4~2.7,并快速搅拌,得到含有活性氢氧化铝凝胶的高盐基度的聚合氯化铝混合溶液;待上述含有活性氢氧化铝凝胶的高盐基度的聚合氯化铝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加热和陈化处理得所述混凝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混凝剂用于水体中重金属去除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小,对设备的腐蚀性小;且制得的混凝剂稳定性好,在6个月内不发生较大的改变,使用方便,对水体中重金属和COD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68855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62945.7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由碳材料和二氧化锰组成;本发明方法以碳材料和高锰酸钾及硫酸为原料,经混合搅拌、氧化还原反应、固液分离、洗涤及干燥的简单工艺得产品。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环境友好,能耗少,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高质子扩散系数、快速充放电能力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等特点。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制备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器件,特别适用作导电导热、催化剂载体、传感器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48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6089.7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二氧化钛纳米溶胶;以氯金酸为原料、以硫醇为表面活性剂、以四辛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剂,在巯基羧酸和硼氢化钠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改性金纳米溶胶;将所述改性金纳米溶胶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分别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将混合,得到用金纳米溶胶改性的二氧化钛溶胶;将所述用金纳米溶胶改性的二氧化钛溶胶滴加到阳极氧化铝膜表面,并进行真空抽滤,干燥,将复合的阳极氧化铝膜煅烧,去除所述阳极氧化铝膜,洗涤、离心分离后,得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纳米管。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纳米管结构新颖稳定,比表面积高,纳米粒子活性优越,较易回收并重复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