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35450.0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藻土负载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硅藻和含氨氮的水溶液在150~20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5~15小时,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将固体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含氮硅藻土;步骤B、将尿素和/或三聚氰胺与步骤A得到的含氮硅藻土在500~600摄氏度下煅烧2~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硅藻土负载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光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结合活硅藻氨氮固化以及模板作用的特点,开发高效、无毒的绿色复合光催化剂,在不危害水体中生态动植物的前提下,一方面减少氨氮废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对生产高附加值的光催化催化剂,达到水质改善和商业增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2350.X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解PET微塑料的新型硅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ET水解酶基因和MHET水解酶基因整合在硅藻细胞的核基因组中,使PET水解酶基因和MHET水解酶基因能够在硅藻体内成功表达的新型硅藻。所述新型硅藻能够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条件下,解决鱼菜共生项目中,PET泡沫板产生的微塑料颗粒进入水体从而破坏整个循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2594.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修复增产一体含碳硅藻基硅肥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硅藻‑硅藻土‑硅酸盐”三者之间的“硅三角”关系,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修复增产一体的含碳硅藻基硅肥,用于将土壤中原有不溶性硅酸盐持续转化为可溶性硅肥,实现了无需每年施加硅肥的目标,达到了硅资源有效循环利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3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43630.2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iC负载LDH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作吸波防腐材料的应用。SiC负载LDH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其中核为碳化硅纳米线,壳为第三金属掺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于SiCnw的质量,所述第三金属掺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负载量为43.1%‑168%。本发明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LDH壳的含量,以及在LDH中掺杂钴金属,形成三元LDH,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此外,SiC负载LDH纳米复合材料的核壳结构,不仅能够为微波提供多重散射条件,还能作为物理屏障,延长腐蚀路径,作为迷宫效应,阻碍腐蚀介质的侵入。并且,LDH记忆效应和阴离子交换效应更能抵抗氯离子的侵入,实现轻质吸波防腐双功能一体化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697694.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热真空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抽真空装置、加热器。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的表面为包含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镀层或涂层,或者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整体为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部件。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中,如有有机物析出,则与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产生颜色变化,这种颜色变化肉眼即可识别。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可以定性显示高分子材料中有机小分子挥发物的析出,即检测高分子材料的热真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5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550632.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地形处理与多地形步态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驱动摆动相足部结构前后左右摆动;比对摆动相倾角数据及离地距离数据与预存基础数据,若合理,则继续,若不合理,则调用特殊地形机体运动程序;处理上述数据形成地形高度图,确定摆动相步态微调处理方法;摆动相着地,支撑相微调重心;采集着地时的摩擦电及压力信号得出地面材质,同时采集支撑相压力信号,比对支撑相受力情况与下一周期运动计划,微调支撑相;比对下一周期运动计划与地面材质及支撑相的受力情况,微调支撑相变为摆动相时的步态;控制支撑相变为摆动相,上述控制方法能够精确识别足部结构所触及地形及材质,精确控制机器人步态,提高机器人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16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31699.7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5J17/00 , B25J19/00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轴保护装置、步行机器人关节结构及步行机器人,包括轴配合件、轴端配合件、缓冲构件及连杆,其中,轴配合件包括同轴的轴安装孔及弧形槽;轴端配合件设置于传动轴端部,轴配合件通过轴安装孔套装于传动轴和/或轴端配合件外;缓冲构件包括主体、安装件及弹性件,主体滑动设置于弧形槽内且两端分别与弧形槽的内侧壁及外侧壁配合,主体的至少一端与安装件通过弹性件连接;连杆连接于安装件,连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轴端配合件与滑槽滑动配合且连杆相对于轴端配合件周向限位;上述传动轴保护装置使传动轴不与连杆刚性连接,连杆受到的侧向撞击力由缓冲构件吸收,实现对传动轴的保护,延长传动轴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05493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73891.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0M163/00 , C10N40/24 , C10N30/06 , C10N3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63/00 , C10M2201/041 , C10M2201/05 , C10M2207/40 , C10M2227/04 , C10N2230/06 , C10N2230/08 , C10N2240/402 , C10N222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挤压用润滑油,由复配添加剂和猪油脂制备得到:所述复配添加剂由硅烷偶联剂、石墨烯和铜纳米线制备得到;所述石墨烯与铜纳米线的质量比为1:(0.5~2);所述石墨烯的质量与硅烷偶联剂的体积之比为1mg:(0.1~3.5)mL;所述铜纳米线的直径为20~50nm;所述铜纳米线的长度为10~900nm。本发明首次使用猪油脂作为润滑脂,绿色环保价格低廉,且耐高温,在350℃下才分解。铜纳米线和石墨烯复配体系能够和钢球表面作用形成了抗磨减摩性能良好的膜层,甚至达到一定的自修复效果性能,使润滑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挤压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661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19336.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镍盐溶液、金属盐溶液、尿素和纯化后的硅藻土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金属盐选自钴盐、铝盐和锰盐中的一种或多种;B)在密闭条件下,所述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结构材料。本发明利用纳米自组装技术,将硅藻土经过提纯后,在无模板剂条件下,一步水热反应制备得到LDH@硅藻土复合结构材料。该材料结构稳定、纳米片分布均匀,形貌一致,尺寸可控。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6495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6974.4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J23/843 , B01J23/18 , B01J35/08 , B01D53/86 , B01D53/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4 , B01D53/8628 , B01D2255/802 , B01D2255/90 , B01D2257/404 , B01J23/18 , B01J23/8437 , B01J3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材料,为金属掺杂的球形δ-Bi2O3,其中,所述金属为镍、铝和锌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本发明通过将镍、铝和锌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掺杂在球形δ-Bi2O3中,使得得到的光催化材料对NO氧化的反应的催化效率大大提高,且催化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