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离子束刻蚀制备光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0207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23121.2

    申请日:2008-07-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离子束刻蚀制备光栅的方法,首先进行全息光刻,获得光刻胶光栅掩模,然后进行离子束刻蚀,最后去除残余的光刻胶,获得所需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束刻蚀为,先用氩离子束进行刻蚀1至3分钟,再用三氟甲烷反应离子束刻蚀至所需槽形深度。本发明在离子束刻蚀中,采用了两步法,首先进行氩离子束刻蚀,对光刻胶光栅掩模进行形貌修正,再采用三氟甲烷进行刻蚀,从而可以获得较小占宽比的光栅;通过对氩离子束刻蚀的时间控制,实现对光栅占宽比的控制,方法简便、易于实现,是控制刻蚀光栅占宽比的有效方法。

    一种基于飞行策略的智能体随机探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610697.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全 顾子贤 朱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飞行策略的智能体随机探索方法,包括通过世界环境采集智能体当前的信息,对图像或向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量化后的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障碍物分布信息,以及给定目的地信息,对通过数据量化分析,获得距离目的地的差值,以智能体所在的位置作为智能体的状态s,智能体的运动方向作为动作a;根据智能体学习过程确定的到达目的地的运动策略,实现智能体的运动控制。

    一种透射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91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0555.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光栅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其具有第一表面;光栅层,其包括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梯形光栅齿,所述光栅齿沿所述基底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栅齿之间具有间隙;介质层,其设置于所述光栅层的表面且填充间隙,介质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间距和所述光栅齿的高度之间具有差值,差值为m;入射光经过光栅层内部朝向第二表面方向入射。本发明能够通过设计所述透射光栅的膜层结构及膜层尺寸,从而能够获取不同衍射效率和偏振度的透射光栅,能够便于在加工时对透射光栅膜层结构的尺寸进行精确把控,从而易于进行加工。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液态镜头智能对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75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89218.2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液态镜头智能对焦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将液态透镜作为智能体,液态透镜所采集的样本图像作为状态,电压调节作为动作,训练预先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自动对焦过程:接收当前输入图像,根据所述当前输入图像输入所述训练好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输出对焦动作并执行,重复上述自动对焦过程直至对焦动作为停止。本申请实现了液态镜头端到端的全自动调焦,降低液态镜头自动调焦的繁复程度,提高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图像质量,并且对不同的拍摄样本具有泛化性。本申请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复杂度,提高结构紧凑性,在光电侦察、显微成像、数码镜头成像、内窥镜等领域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一种基于飞行策略的智能体随机探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10697.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全 顾子贤 朱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飞行策略的智能体随机探索方法,包括通过世界环境采集智能体当前的信息,对图像或向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量化后的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障碍物分布信息,以及给定目的地信息,对通过数据量化分析,获得距离目的地的差值,以智能体所在的位置作为智能体的状态s,智能体的运动方向作为动作a;根据智能体学习过程确定的到达目的地的运动策略,实现智能体的运动控制。

    一种基于环境交互的机器人实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2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10733.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全 吴光军 朱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环境交互的机器人实时控制方法,包括初始化行动者网络参数,评论家网络为,目标网络行动者参数和目标评论家参数,经验缓冲池,各个阶段间隔时间步,使用K‑means对已有样本进行聚类学习至数据收敛;获取机器人初始状态st,判断机器人初始状态st所属类簇中心;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得出当前机器人的状态信息,然后将此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得到机器人下一步该执行的动作a;执行动作a,获得立即奖赏,并获取机器人下一状态,将经验放入经验缓冲池;从经验缓冲池中随机采样小批量的n个经验转移样本;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更新评论家网络参数通过策略梯度方法更新行动者网络参数,更新目标网络参数。

    一种基于离线环境交互的机器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0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10748.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全 欧阳震 朱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离线环境交互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信息,生成目标行动者网络,通过离线数据集建立目标评论家网络,将目标行动者网络输入目标评论家网络进行更新;采集当前评论家网络,将目标评论家网络与当前评论家网络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偏差率阈值,若大于,则生成损失函数,通过损失函数对当前评论家网络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当前评论家网络;根据更新后的当前评论家网络生成截断固定原子数量;通过截断固定原子数量生成目标值输入当前行动者网络;通过当前行动者网络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动作。

    一种制作平行等间距条纹全息光栅的光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616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495948.7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光学领域,涉及一种制作平行等间距条纹全息光栅的光刻系统,为解决制作平行等间距条纹全息光栅时曝光光束平行度差的技术问题,使用体布拉格光栅‑1级透射衍射效率作为平行光的判断标准,可以较为精确的确定针孔滤波器与准直透镜之间的距离,准确的将针孔滤波器的小孔放置在准直透镜的物方焦点上,从而实现干涉光路的准直;此外该系统有助于实现对曝光光束平行性的实时监控,配合PZT平移台还可以实现对平行光的锁定,从而提高了平行等间距条纹的全息光栅的拍摄质量。

    一种全息光栅光刻系统中干涉光路自准直的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16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94570.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光学领域,涉及一种全息光栅光刻系统中干涉光路自准直的调节方法,为解决制作平行等间距条纹全息光栅时曝光光束平行度差的技术问题,在准直透镜的后方放置体布拉格光栅,曝光光束入射至体布拉格光栅的入射角等于所述体布拉格光栅的布拉格角,在曝光光束入射至体布拉格光栅后的‑1级透射衍射光路上放置光电探测器;沿着光轴前后移动针孔滤波器,实时观察光电探测器的读数,当光电探测器的读数最大时,固定针孔滤波器并且保持第一针孔滤波器与第一准直透镜间距恒定;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准直光路的调节方法,用体布拉格光栅来检测自准直光的平行度,代替传统的莫尔条纹调节方法,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