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055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9301.1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单孢分离、第一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1的鉴定、第二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2的鉴定。本发明的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以一个黄色金针菇和二个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其杂交后代可获得白色金针菇,而且遗传了亲本黄色金针的高产、早熟等优良性状,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稳定,并且商品性状好等优点,是白色金针菇杂交育种的一种好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57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39532.4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使用猴王F2/R2检测引物,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371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99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072136.8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使用2对不同的引物猴王F1/R1和猴王F2/R2,对供测试的菌株进行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当使用猴王F1/R1检测引物时,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1012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当使用猴王F2/R2检测引物时,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371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5153.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种Ple0400及其应用。本发明中,菌种根据基因组测序数据,Pl.e0400是针对袋式栽培选育。以‘日引1号’为亲本,自交选育的;采用Kmer差减组装技术对‘Pl.e0400’和亲本‘日引1号’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两两互比,获得特异性差异片段序列(SV),获得差异片段(SV),随机选取4个SV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8对,对杏鲍基‘Pl.e0400’和亲本‘日引1号’进行扩增,Chr1A,Chr2A,Chr4A和Chr5A为日引1号与Pl.e0400共有,Chr1,Chr2,Chr4和Chr5为日引1号特有片段。从结果可以得出杏鲍菇‘Pl.e0400’亲本‘日引1号’的DNA指纹存在显著差异,确定是不同品种。Pl.e0400’菌盖为凹面型、浅灰色,菌柄短、米白色、硬度大,栽培周期较短,产量高,耐贮藏、耐运输,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48008.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色且高产的杏鲍菇菌株,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本发明的杏鲍菇菌株为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福杏鲍64,已于2024年1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2460,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福杏鲍64’菌盖凹面型、浅灰色,菌柄颜色洁白,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4403.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6V20/68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杏鲍菇表型参数的分类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杏鲍菇的表型图片,对表型图片进行标注,得到杏鲍菇数据集;将杏鲍菇数据集分别输入语义分割模型和形状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语义分割模型为基于VGG16改进的U‑net网络结构,形状分类模型为AlexNet模型;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待分类的杏鲍菇图像进行分割形成语义掩膜以及对鲍菇子实体的形状进行分类;采用颜色阈值算法获得不同语义的杏鲍菇部位,计算出杏鲍菇不同部位的长宽尺寸信息;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出菌盖的主要颜色,再进行菌盖的颜色分级。本发明提出的分类方法可以更好的区分出多表型数据,更加鲁棒,大幅度提高表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211238.3
申请日:202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拮抗食用菌病原真菌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L‑B16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L‑B16,已于2021年12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15。该菌株能有效地抑制食用菌病原菌生长及孢子萌发。该菌株的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生长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食用菌病原菌的的防治中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1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890317.2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Q1/6869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针菇菌种‘农万金8号’,属于金针菇属(Flammulina velutip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8号’菌种具有菇体洁白、菌盖略大、菌柄略粗,菇柄坚挺,基部绒毛较少等优良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0321菌盖较大、较薄,菌柄较软,商品感观较差等缺点,以及另一亲本F0323栽培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菌被、顶芽等缺点,比对照菌株‘农金3号’(Flv0303)增产28.6%,商品外观良好,适合于市场需求,综合性状优良并适合进行工厂化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5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890312.X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A01H15/00 , C12Q1/6895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Lentinus 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