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种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890312.X

    申请日:2020-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 (Lentinus 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 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种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5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890312.X

    申请日:2020-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Lentinus 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银耳风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35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18020.5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耳风干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风干箱室,所述风干箱室内部沿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设置有呈S形上下循环绕设的链板式输送带,所述链板式输送带的进料端延伸出进料口外部并设置有推入料机构,所述链板式输送带的出料端延伸出出料口外部并设置有喷雾加湿机构。通过链板式输送带来输送银耳,链板式输送带呈S形上下循环绕设,使银耳在风干箱室内部的运行路径长,并通过上下循环运动与热风进行接触与热交换,确保银耳烘干彻底、均匀、高效。喷雾加湿机构用以对烘干脱水后的银耳表面进行适当的喷雾加湿,避免银耳表面过于干脆,使银耳在装袋时不容易因工作人员抓取与放置的施力造成其部分表面碎裂。

    一种优良白色茶树菇的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860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063648.3

    申请日:2014-0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优良白色茶树菇的育种方法。该方法通过白色茶树菇与浅灰褐色品系的茶树菇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再与白色茶树菇进行第二次杂交,便可获得白色茶树菇杂交子。通过本发明获得的白色茶树菇杂交子,携有浅灰褐色品系茶树菇的基因,可将浅灰褐色品系茶树菇的优良性状遗传到白色茶树菇,从而对白色茶树菇的性状进行改良。

    一种优良白色茶树菇的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8600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3648.3

    申请日:2014-0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优良白色茶树菇的育种方法。该方法通过白色茶树菇与浅灰褐色品系的茶树菇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再与白色茶树菇进行第二次杂交,便可获得白色茶树菇杂交子。通过本发明获得的白色茶树菇杂交子,携有浅灰褐色品系茶树菇的基因,可将浅灰褐色品系茶树菇的优良性状遗传到白色茶树菇,从而对白色茶树菇的性状进行改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