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558623.0
申请日:2014-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姬松茸领域,更涉及一种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姬松茸接种于M3培养基培养,10~12wt%甘油作为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保护剂,采用如下降温程序:在常温下以4℃/min降至4℃,再以1℃/min降到‑40℃,后放入液氮罐中保存,30℃恒温水浴锅解冻。本发明申请人从培养基筛选、培养基条件、液氮降温程序等因素进行优化,寻找一种适合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为姬松茸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菌种保障。姬松茸菌种在这种保藏方法下,存活率达100%,且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旺盛,其活力也高,不易发生变异,可长期保藏,避免为保持其存活需要定期转接而发生菌种污染、活力降低等不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855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94126.1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金线莲染色体增加倍数后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的方法,更具体涉及我国传统珍贵药材兰科开唇兰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金线莲植株无菌体系建立及染色体增加倍数增加倍数后多倍体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秋水仙素的多倍体诱导、增殖培养、移栽,获得多倍体金线莲植株健壮完整种苗。本发明通过进行金线莲多倍体诱导并进行产业化生产,为获得生态适应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金线莲多倍体新品种和大量诱导多倍体植株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的方法诱导率高,变异植株成活率高,该技术瓶苗培养周期短、扩繁系数高、栽培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80552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063450.5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白灵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白灵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54,已于2013年1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3669。该白灵菇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包括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EF1α-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本发明的白灵菇54栽培周期短于普通白灵菇,产量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具有真实可靠,一目了然的特点,比经典的形态鉴定误差小,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判断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2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58623.0
申请日:2014-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姬松茸领域,更涉及一种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姬松茸接种于M3培养基培养,10~12wt%甘油作为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保护剂,采用如下降温程序:在常温下以4℃/min降至4℃,再以1℃/min降到-40℃,后放入液氮罐中保存,30℃恒温水浴锅解冻。本发明申请人从培养基筛选、培养基条件、液氮降温程序等因素进行优化,寻找一种适合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为姬松茸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菌种保障。姬松茸菌种在这种保藏方法下,存活率达100%,且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旺盛,其活力也高,不易发生变异,可长期保藏,避免为保持其存活需要定期转接而发生菌种污染、活力降低等不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113453.1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显性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测序的草菇屏优一号2种单孢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2种单孢的共显性标记引物、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草菇屏优共显性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共显性标记PCR产物的检测;所述共显性标记引物为屏优F5'-CAATCACTCTTCCGAGGCTC-3’,屏优R5'-GGATACGCATGTTAAAGTGG-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解决了草菇单孢菌株鉴定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55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9301.1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单孢分离、第一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1的鉴定、第二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2的鉴定。本发明的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以一个黄色金针菇和二个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其杂交后代可获得白色金针菇,而且遗传了亲本黄色金针的高产、早熟等优良性状,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稳定,并且商品性状好等优点,是白色金针菇杂交育种的一种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55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94126.1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金线莲染色体增加倍数后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的方法,更具体涉及我国传统珍贵药材兰科开唇兰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金线莲植株无菌体系建立及染色体增加倍数后多倍体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秋水仙素的多倍体诱导、增殖培养、移栽,获得多倍体金线莲植株健壮完整种苗。本发明通过进行金线莲多倍体诱导并进行产业化生产,为获得生态适应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金线莲多倍体新品种和大量诱导多倍体植株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的方法诱导率高,变异植株成活率高,该技术瓶苗培养周期短、扩繁系数高、栽培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01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306047.7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包括白灵菇与杏鲍菇亲本菌株选择、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ITS-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在一个泳道上只有同时出现分子量为675~685bp、435~445bp和235~245bp的DNA标记条带,是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的标记;本发明的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稳定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13453.1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显性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测序的草菇屏优一号2种单孢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2种单孢的共显性标记引物、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草菇屏优共显性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共显性标记PCR产物的检测;所述共显性标记引物为屏优F5'-CAATCACTCTTCCGAGGCTC-3’,屏优R5'-GGATACGCATGTTAAAGTGG-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解决了草菇单孢菌株鉴定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346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30788.7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246 , G05D23/1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制冷机‑湿帘一体式温室可控降温系统,所述温室可控降温系统的降温机构包括控制模块、测温模块、第一风源、第二风源、风管和湿帘;所述第一风源、第二风源的出风端与风管始端相通;所述湿帘设于温室内且沿风管设置;所述风管侧壁处设有指向湿帘的泄风口;当降温机构工作时根据温室内的温度值,控制风管的输入风源在第一风源、第二风源之间切换;所述湿帘对风管泄风口输出的空气进行降温形成冷空气以降低温室温度;本发明能综合湿帘风机和制冷机的设备优势对温室进行降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