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器的主动径向转向架及其主动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214655.4

    申请日:2020-03-24

    Inventor: 徐琳 许敦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器的主动径向转向架及其主动转向控制方法,包括主动径向转向架、驱动电路、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主动径向转向架包括主构架、副构架和径向驱动机构,主构架与副构架铰接,径向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主构架的前转臂和后转臂连接;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主构架上,位移传感器、脉冲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径向驱动机构的电机连接。能够改善主动径向转向架主动转向控制效果,提高铁路车辆运行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且控制平稳,转向控制精度高,不易受外界干扰,从而实现精准地主动转向,有效降低轮对磨耗,延长轮对使用寿命。

    一种位移可调式馈能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3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769678.9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可调式馈能减振器,包括滚珠丝杠机构、机械整流机构、电机、位移调节机构和可调变压器,滚珠丝杠机构的输出端与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位移调节机构的输入端和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电机轴与位移调节机构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单向轴承,电机轴与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切换啮合机构,滚珠丝杠机构的输入端与车轮轴连接,位移调节机构与车身悬架连接;电机的电路输出端通过可调变压器连接有负载电路。能够在两种功能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一种模式实现汽车悬架位移可调功能,另一种模式实现减振器的阻尼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路况,并将汽车行驶中的振动转化为电能。

    一种基于臂式悬架的转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61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37251.7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臂式悬架的转向机构,包括悬架连接件、电机、传动机构和车身底盘,悬架连接件通过旋转轴柱与车身底盘的下端连接,电机固设于悬架连接件上,悬架连接件上设有齿轮,车身底盘上固设有齿圈,悬架连接件上的齿轮与齿圈啮合,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齿轮连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齿轮转动,使悬架连接件以旋转轴柱为中心相对车身底盘旋转。实现悬架连接件带动悬架纵臂相对车身底盘整体旋转转向,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耗能少,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

    一种基于径向扰动原理的涡环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73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423879.3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径向扰动原理的涡环产生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径向扰动装置、通风管道和两个开合板,送风装置、径向扰动装置和两个开合板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通风管道内;两个开合板横向对称布置于通风管道内,两个开合板上设有对称布置的半圆孔,径向扰动装置分别与两个开合板连接,带动两个开合板打开或闭合。实现连续不间断送风,在一段连续的气流上产生若干涡环,并且涡环与涡环之间有普通风连接,大大提高通风量,可以满足供暖或制冷领域的最低通风量的要求。

    一种应用于背包的馈能式机械护具

    公开(公告)号:CN10696890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165936.3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背包的馈能式机械护具,该机械护具是由一条与人体紧密贴合的护腰带和布置在腰带中间的机械馈能减振装置组成。馈能减振装置能够将人体在负重行进过程中与背包的相对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同时,能够将背包施加给人体肩部的压力的一部分分解到腰部,以改善背包与人体之间的力学关系。馈能减振装置由弹簧、机械传动机构和发电机构等组成。系统所需要的阻尼力主要由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反电动势提供,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人体与背包之间动力学关系的主动控制。系统收集的电能可用于照明、无线通信等负载所需的关键能量。该机械护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穿戴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背包。

    一种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4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7180.6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包括联合加热装置、环形送风装置和涡环送风装置,联合加热装置设置于涡环送风装置的上端,环形送风装置套设于涡环送风装置外,涡环送风装置的上端和环形送风装置的上端分别与联合加热装置联通;本发明提高了送风速度和供暖效率,并提高了供暖器的使用体验,减小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的能源浪费,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和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形成一个热量循环体系,实现低能耗和高效率的供暖系统。

    一种集成式纵臂式独立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323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03561.0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纵臂式独立悬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心轴,左右两侧的心轴分别与车身连接固定,左右两侧的心轴上均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叶片减振器和纵臂,左右两侧的两个叶片减振器的内端分别与动力装置的两端连接,纵臂与相应侧的叶片减振器连接,左侧的叶片减振器与右侧的纵臂之间和右侧的叶片减振器与左侧的纵臂之间均连接有扭杆弹簧,两个纵臂的下端均用于与车轮连接。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具有车身减振功能;使车身平台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实现爬坡、过沟、山地行驶等功能。

    一种适用于水上设备的稳定云台

    公开(公告)号:CN107161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05717.0

    申请日:2017-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2/00 B63B22/20 B63B20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上设备的稳定云台,包括工作平台、横向稳定板、浮力舱、桁架、垂荡阻尼板、配重体,工作平台固设于浮力舱上方,横向稳定板环绕在工作平台外壁,垂荡阻尼板、配重体位于浮力舱下方且垂荡阻尼板、配重体通过桁架和浮力舱底部连接。本发明的垂荡阻尼板能减少波浪竖直分力引起的浮体垂荡运动,横向稳定板可以将波浪对浮体的横向推力分解从而减小浮体的横摆角度,配重体使得平台在波浪扰动下能够快速回正,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完全由机械结构配合构成,不涉及电子元件及电控系统,结构上更为简单,无须经常对其进行维护,使用维护成本极低。

    一种并联式液电馈能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7349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55080.7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式液电馈能悬架系统,该系统是由若干个液压作动缸模块(1)并联一套液-电能量转化模块(31)和控制与储能模块(28)组成,每个液压作动缸模块匹配弹性元件构成用于连接一个车轮与车架的悬架子系统。本发明可将由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能量部分转化为电能,系统所需的用于衰减振动的阻尼力主要由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反电动式力提供。因此,通过对发电机工况的控制可实现悬架系统的主动、半主动控制。同时,车辆各悬架子系统的阻尼力可通过液压管路进行传递,配合相应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车身姿态的动态控制,使得车辆具有更好操控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

    一种针对不稳定电能输入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29016.6

    申请日:2016-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不稳定电能输入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针对不稳定电能输入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直流变流电路、检测电路模块、用电及储能模块和控制器,直流变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连接,直流变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及储能模块连接,检测电路与直流变流电路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直流变流电路、检测电路模块和用电及储能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检测电路模块检测直流变流电路中不稳定电能输入下的输出功率,进而根据检测到的信号调节直流变流电路的工作状态。本系统将功率随时间变化、具有波动特性和不稳定周期性的波动电能输入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适用于发电功率不稳定的系统的储能及稳定供能和智能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