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桥及挡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2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8418.6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桥及挡位控制方法,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桥包括车桥壳,设置于车桥壳内的差速器,从左往右依次同轴设置于差速器左侧的左轮毂、小电机、I组行星机构、II组行星机构,从右往左依次同轴设置于差速器右侧的右轮毂、大电机、IV组行星机构和III组行星机构,小电机、I组行星机构、II组行星机构均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左空心轴孔,大电机、IV组行星机构和III组行星机构均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右空心轴孔,差速器的左半轴依次同轴穿过左空心轴孔与左轮毂同轴连接,差速器右半轴依次同轴穿过右空心轴孔与右轮毂同轴连接。挡位控制方法可实现双电机的八种档位模式的切换,平顺了电机的输出功率,大幅度增加了矿卡的经济型。

    一种位移可调式馈能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3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769678.9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可调式馈能减振器,包括滚珠丝杠机构、机械整流机构、电机、位移调节机构和可调变压器,滚珠丝杠机构的输出端与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位移调节机构的输入端和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电机轴与位移调节机构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单向轴承,电机轴与机械整流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切换啮合机构,滚珠丝杠机构的输入端与车轮轴连接,位移调节机构与车身悬架连接;电机的电路输出端通过可调变压器连接有负载电路。能够在两种功能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一种模式实现汽车悬架位移可调功能,另一种模式实现减振器的阻尼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路况,并将汽车行驶中的振动转化为电能。

    数字摄影测量光学参数自动配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03954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290348.0

    申请日:2010-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摄影测量光学参数自动配置系统,其主要由环境光传感器、计算机、系统控制器、配光用照明灯和图像传感器组成,其中: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测试区的环境光传感器及系统控制器的输入端用屏蔽信号线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卡相连,系统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信号线与配光用照明灯及图像传感器相连,测试区的光强信号由信号线直接传给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光强信号计算出图像传感器的最佳配光参数,并向系统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系统控制器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实时控制配光用照明灯的开、闭和调节图像传感器的配光参数。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并且可确保图像传感器测得的图像效果最佳。

    考虑产品零件失效特征的工业机器人拆解序列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05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487771.2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产品零件失效特征的工业机器人拆解序列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面向拆解过程的产品失效零件对其他零件拆解时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建立拆解信息模型;构建面向工业机器人拆解序列规划问题的环境模型,确定各要素与拆解序列规划模型的映射关系;构建决策网络与目标网络的双层网络结构,并引入经验回放机制,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较优的网络模型;最后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得到的决策网络模型获取拆解产品的最优拆解序列。本发明考虑了零件失效特征对产品拆解过程的影响关系,公开了用于求解工业机器人拆解序列规划问题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解决了在状态空间较大时的维数灾难问题,有助于提升工业机(56)对比文件D.E. Grochowski,Y. Tang.A machinelearning approach for optimal disassemblyplan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9,第22卷(第4期),第374-383页.

    一种囊式磁流体减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46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23687.6

    申请日:2021-11-26

    Inventor: 杨灿 刘杰 韩爱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式磁流体减振结构,包括:主动盘、从动盘、轴向减振阻尼单元以及周向减振阻尼单元;主动盘与从动盘轴向滑动安装,且主动盘和从动盘均开设有相对布置的开口;轴向减振阻尼单元和周向减振阻尼单元均包括导磁套和通电线圈,导磁套具有两个磁流变腔室和压力部,且两个磁流变腔室之间连接有控流通道,压力部的一侧与磁流变腔室相抵,通电线圈设置于导磁套的外部;轴向减振阻尼单元的导磁套一端与主动盘的底面抵接,其另一端与从动盘的顶面抵接;周向减振阻尼单元的导磁套安装于上下相对的两个开口中,以用于限制主动盘和从动盘相对扭转。本发明可对轴向窜动进行减震。

    一种双电机电动汽车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10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4713.X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电动汽车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当行驶速度超过第一预设值或者当行驶速度超过第一预设值且前后轴的转速差的绝对值没有超过第二预设值时,由整车控制器生成两个目标转矩信号并分别输送至前后轴电机控制器中,使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均进入转矩开环控制模式;当行驶速度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值且前后轴的转速差的绝对值超过第二预设值时,由整车控制器生成一个目标转矩信号并输送至后轴电机控制器中,以使后轴电机进入转矩开环控制模式,所述前轴电机控制器以后轴电机的转速作为输入信号,以使所述前轴电机进入差速控制模式。本发明能根据汽车实际运行状态来调节电机的目标转矩,使前后车轮转速差减小。

    一种囊式磁流体减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46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423687.6

    申请日:2021-11-26

    Inventor: 杨灿 刘杰 韩爱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式磁流体减振结构,包括:主动盘、从动盘、轴向减振阻尼单元以及周向减振阻尼单元;主动盘与从动盘轴向滑动安装,且主动盘和从动盘均开设有相对布置的开口;轴向减振阻尼单元和周向减振阻尼单元均包括导磁套和通电线圈,导磁套具有两个磁流变腔室和压力部,且两个磁流变腔室之间连接有控流通道,压力部的一侧与磁流变腔室相抵,通电线圈设置于导磁套的外部;轴向减振阻尼单元的导磁套一端与主动盘的底面抵接,其另一端与从动盘的顶面抵接;周向减振阻尼单元的导磁套安装于上下相对的两个开口中,以用于限制主动盘和从动盘相对扭转。本发明可对轴向窜动进行减震。

    一种双电机电动汽车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1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1394713.X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电动汽车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当行驶速度超过第一预设值或者当行驶速度超过第一预设值且前后轴的转速差的绝对值没有超过第二预设值时,由整车控制器生成两个目标转矩信号并分别输送至前后轴电机控制器中,使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均进入转矩开环控制模式;当行驶速度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值且前后轴的转速差的绝对值超过第二预设值时,由整车控制器生成一个目标转矩信号并输送至后轴电机控制器中,以使后轴电机进入转矩开环控制模式,所述前轴电机控制器以后轴电机的转速作为输入信号,以使所述前轴电机进入差速控制模式。本发明能根据汽车实际运行状态来调节电机的目标转矩,使前后车轮转速差减小。

    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96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799576.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减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轴向窜动的技术问题;包括主动盘、从动盘、轴向减振组件和周向减振组件;主动盘与从动盘相对设置且同轴安装,轴向减振组件为轴向磁流变阻尼减振器,其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线圈和第一流通阀,第一缸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盛装有磁流变液,第一缸体同轴活动套设于套管外侧,套管和第一缸体之间动密封,第一活塞固定套接于套管的外侧,第一活塞同轴内置于第一空腔并与其动密封,第一活塞的外周开设有第一流通槽,第一线圈安装于第一流通槽,第一流通阀安装于第一活塞的外周;周向减振组件周向安装于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

    一种基于热膨胀加压的轴向脉冲涡环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030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38839.0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膨胀加压的轴向脉冲涡环产生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泵气装置、轮盘和送风装置;泵气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轮盘周向布置的热膨胀加压室,驱动装置通过轮盘与热膨胀加压室连接,带动热膨胀加压室间歇转动,热膨胀加压室设有轴向扰动孔,轴向扰动孔上设有扰动开关,沿热膨胀加压室的转动轨迹上依次设置有加热区域和轴向扰动区域,热膨胀加压室经过各区域时均会间歇性停留,加热区域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经停加热区域的膨胀加热室加热,送风装置设置于轴向扰动区域,送风装置的进口与经停轴向扰动区域的热膨胀加压室的轴向扰动孔对接。本发明实现连续不间断送风,大大提高通风量,可以满足供暖或制冷领域的最低通风量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