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4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26416.X
申请日:2019-10-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8/73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甲基化木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称取木聚糖加入蒸馏水中,制得分散液,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异丙醇,室温下搅拌3 h,再加入氯乙酸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在70℃下搅拌反应3~5 h,然后降至室温后用1 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7,流水透析24 h,浓缩,冷冻干燥,即制得羧甲基化木聚糖。本发明的羧甲基化木聚糖应用于抗氧化类保健品和化妆品。本发明得到的羧甲基化木聚糖制备工艺,操作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同时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化木聚糖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抗氧化活性,在抗氧化类保健品和化妆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76713.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85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还原六价铬的李氏禾内生细菌,该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01,由发明人从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的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的茎部组织内分离所得,已于2017年06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67。本发明的李氏禾内生细菌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为六价铬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9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7754.4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B37/14 , A61K31/715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化木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聚糖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体积比5:1-3混合溶解,并于搅拌条件下升温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加入氨基磺酸反应1-5h,终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硫酸化木聚糖。还公开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硫酸化木聚糖,其取代度为0.212-1.488;以及硫酸化木聚糖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硫酸化木聚糖的有效浓度为2mg/mL。本发明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制备出不同取代度的硫酸化木聚糖,并验证了不同取代度对不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便于有针对性选择硫酸化木聚糖实现不同药物效果,这为硫酸化木聚糖替代化学药品提供了可能,并且也为硫酸化木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6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32931.0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八角内生真菌,该菌株为假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BJEF32,其可转化反式茴脑生成异香兰酸,已于2019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8138。本发明所述的八角内生真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BJEF32,可将反式茴脑生物转化为异香兰酸,反应效率高、专一性强、副产物少、步骤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为八角茴香油的生物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9532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99542.6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A23L2/38 , A23L2/52 , A23L33/115 , A23L33/125 , A23L33/185 , A61K31/71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西番莲多元营养补充饮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选用西番莲果皮多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香菇多糖、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植脂末、食用香料。本发明还涉及食用西番莲多元营养补充饮品可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食用西番莲多元营养补充饮品为肠道内益生菌提供了相对较好的环境;食用西番莲多元营养补充饮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为西番莲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65322.4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肠浒苔醇提取物的手工皂、皂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日化领域。该产品解决了香皂缺乏有益肌肤的的天然成分,使用后皮肤干燥、自然平衡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及污染环境的问题。该手工皂主要成分为肠浒苔提取物样品1~15%、橄榄油、木果油、油橄榄果油1~5%、甘油1~5%、迷迭香精油1~2%、海藻糖、蔗糖1~5%、山梨醇、丙二醇1~5%、榈仁油酸钠、棕榈油酸钠1~3%、柠檬酸适量、水适量。本发明的手工皂具有洗脸和洗手等多种用途,可满足人们日常清洁护理皮肤的需要。肠浒苔醇提取物质有效成分和橄榄油的搭配,能有效地抑菌和保湿,从而在清洁肌肤的同时,达到美白、抗皱和抑菌的效果,是天然的清洁美容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63095.0
申请日:2018-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包括提取罗汉果糖苷之外物质、粪便、磷酸氢铵、杀虫剂和发酵菌剂。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中的提取罗汉果糖苷之外物质中含有大量糖类物质,在和粪便的混合堆料发酵过程中会发酵产生大量乙醇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粪便中的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罗汉果糖苷自身对粪便中的病原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三重作用能够很好的抑制粪便中的病原菌的生长。三重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比传统的仅依靠发热来抑制病原菌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63121.X
申请日:2018-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利用罗汉果籽制备栽培榆黄蘑的蘑菇料配方及方法。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桂林才有罗汉果栽培,地域性很强,天然甜味物质‑‑罗汉果糖苷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并且具有抗氧化作用。为此,利用罗汉果籽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配方栽培出的榆黄蘑特点除了保留原有在榆树上生长的蘑菇鲜味口感以外,还具备了罗汉果的甜味和延长保鲜期等特色。工业提取罗汉果糖苷后剩余罗汉果籽,以它为主要原料添加柑橘橘皮和稻秆为辅料制备出配方。通过蘑菇料的配方制备和栽培方法实现榆黄蘑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98415.2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还原六价铬的李氏禾内生细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已于2017年06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65。本发明是从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的根部组织中分离筛选出的李氏禾内生细菌,经鉴定为阴沟肠杆菌,命名为G04。该菌株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并明确了还原六价铬的条件,为六价铬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菌株资源及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357966.0
申请日:2017-12-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C273/18 , C07C27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Bt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双效菌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8步分离纯化:(1)Al2O3去絮凝沉淀物;(2)无水乙醇去醇不溶性沉淀物;(3)中等极性大孔树脂对双效菌素吸附;(4)无水乙醇萃取,加水浓缩去乙醇,冷冻干燥;(5)非极性大孔树脂对弱极性杂质吸附;(6)使用Agilent Zorbas SB-C18PerpHT(21.2×250mm;7μm)高效液相色谱柱半制备;(7)使用Agela Venusil ASB-C18(10×250mm;5μm)高效液相色谱柱半制备;(8)使用Agela Venusil Hilci(4.6×250mm;3μm)高效液相色谱柱半制备,双效菌素纯度在8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