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8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17988.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香果发酵酱菜及其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百香果发酵酱菜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1)对百香果进行预处理后,挖出果肉,然后将果皮切条后阴干,得到阴干后的果皮条;(2)将所述阴干后的果皮条、食盐、白砂糖、白醋和水置于发酵罐,紫外照射杀菌后,接种植物乳酸杆菌菌液,进行发酵;(3)发酵完成后,测定硝酸盐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感官评价,得到百香果发酵酱菜。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百香果发硣酱菜。本发明中的百香果发酵酱菜充分利用了百香果果皮,为百香果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使其不再仅局限于饲料利用、黄酮提取等途径,提高了百香果果皮的综合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70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1176713.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85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还原六价铬的李氏禾内生细菌,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01,由发明人从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的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的茎部组织内分离所得,已于2017年06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67。本发明的李氏禾内生细菌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为六价铬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4468.9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葵果胶的提取方法及产品,属于果胶提取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荚长10cm以上的等外品秋葵果实,经果实切块、干燥、汽爆预处理、二次干燥、粉碎过筛得秋葵粉末,秋葵粉末通过酸提取、分离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经洗涤、离心、紫外线照射处理、酶提取、分离得上清液a,最后合并酸提取得到的上清液、洗涤液和酶提取得到的上清液a,醇沉淀、洗涤、离心、干燥得到秋葵果胶。本发明提取的秋葵果胶得率高,抗氧化活性强,可用于对抗氧化效果要求高的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80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32311.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橙皮苷酶的枳实内生真菌,该菌株为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ZS002,已于2019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8105。上述方案中,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催化剂催化橙皮苷转化生成橙皮素,反应效率高、专一性强、副产物少、步骤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20006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12190.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秋葵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选择挑选大小一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黄秋葵作为实验材料,清水洗净后晾干备用。(2)灭菌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的黄秋葵用0.1-0.5%的施保克浸泡1-3min。(3)保鲜处理:将步骤(2)中的黄秋葵在浓度为0-15mmol/L的γ-氨基丁酸溶液中充分浸泡2-5min,涂层均匀后,放于通风处自然晾干。(4)常温贮藏:将步骤(3)中得到的秋葵放于室温(24℃~26℃)下贮藏。实验证明,该技术实用、安全、有效,处理黄秋葵18天后,黄秋葵的水分损失减少,叶绿素含量提高37%,Vc含量提高69%,能有效延长黄秋葵采后货架期及贮藏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94222.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浒苔提取物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保鲜膜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基于浒苔提取物的复合薄膜包括聚乙烯醇、甘油和浒苔提取物。通过将聚乙烯醇加入到水中搅拌得到聚乙烯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向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添加甘油搅拌,之后加入浒苔提取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膜液;将所述膜液超声后制膜得到所述基于浒苔提取物的复合薄膜。本发明通过将浒苔提取物与PVA膜复合,提高了PVA膜的保鲜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00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612190.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秋葵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选择挑选大小一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黄秋葵作为实验材料,清水洗净后晾干备用。(2)灭菌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的黄秋葵用0.1‑0.5%的施保克浸泡1‑3min。(3)保鲜处理:将步骤(2)中的黄秋葵在浓度为0‑15mmol/L的γ‑氨基丁酸溶液中充分浸泡2‑5min,涂层均匀后,放于通风处自然晾干。(4)常温贮藏:将步骤(3)中得到的秋葵放于室温(24℃~26℃)下贮藏。实验证明,该技术实用、安全、有效,处理黄秋葵18天后,黄秋葵的水分损失减少,叶绿素含量提高37%,Vc含量提高69%,能有效延长黄秋葵采后货架期及贮藏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35845.0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保鲜的方法,属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领域。荔枝保鲜的方法包括:将清洗后的荔枝用施保克浸泡,然后用硝普钠浸泡,在荔枝表面喷洒植物胶溶液,然后进行热处理,并在低温密闭环境下贮藏。本发明的保鲜方法最大限度的延长了荔枝的低温贮藏时间,降低了荔枝水分的散失并减少了荔枝中丙二醛及过氧化氢的产生,提高了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效地防止了荔枝的腐烂和褐变,保鲜效果好,且不含有硫等化学物质,保鲜的荔枝味道好、绿色环保,保鲜工序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76713.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85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还原六价铬的李氏禾内生细菌,该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01,由发明人从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的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的茎部组织内分离所得,已于2017年06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67。本发明的李氏禾内生细菌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为六价铬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6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32931.0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八角内生真菌,该菌株为假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BJEF32,其可转化反式茴脑生成异香兰酸,已于2019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8138。本发明所述的八角内生真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BJEF32,可将反式茴脑生物转化为异香兰酸,反应效率高、专一性强、副产物少、步骤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为八角茴香油的生物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