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307227.3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属于振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多模态振动系统的变论域模糊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高低阶模态振动特性及阻尼振动时域信号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变时域模糊控制方法实现高低阶输出比重系数的合理分配。以低、高阶振动烈度作为输入量,通过振动系统特性计算得到参数以修正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输入量论域,通过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比重系数,通过模糊P控制器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各阶系数与时域信号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控制精度及输出效率,可调整参数以适应系统自身特性变化及外界扰动,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7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545677.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支杆尾撑式飞行器模型多维振动控制方法属于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飞行器模型风洞试验的基于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支杆尾撑式飞行器模型多维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布置在飞行器模型质心上的俯仰和偏航加速度传感器测量飞行器模型主振动加速度的两个分量,求取飞行器模型主振动矢量并确定支杆实时振动平面。引入惯性力求解多维振动减振器主动截面上所受动态弯矩,进而获取主动截面上应力分布,并根据主动截面上压电陶瓷作动器所受应力实时解算振动控制力。该方法采用多维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提高了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压电陶瓷作动器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风洞试验数据质量及风洞试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0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327801.2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风洞支杆的前后置抑振器协同抑振方法属于风洞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风洞试验中风洞模型振动的前后置抑振器协同抑振系统。该方法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将所测得的加速度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数据采集卡的采集和传输,利用控制器中特定的控制算法解算出分别作用在前置、后置抑振器上控制信号,即计算出两组抑振器的力矩分配,经各自功率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传输至前置、后置抑振器组。这种方法将传统的支杆两段式结构变为支杆三段式结构,实现对抑振器的控制进而实现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抑制,并消除转角偏差。该方法增加支杆力学模型的柔性,灵活性好、可调性强;适合风洞实验的实际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4093.3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温度大范围变化下叠堆式压电陶瓷输出特性测试方法属于基于压电陶瓷作动器的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在温度大范围变化情况下,叠堆式压电陶瓷作动器的输出特性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测试机构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叠堆式压电陶瓷作动器构成整个试验测试装置,再将测试装置与测控系统、电脑相连接组成整个测试系统。利用测试装置对堆叠式压电陶瓷作动器施以一定的预紧力,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数据,通过位移传感器与压电陶瓷本身的输出应变进行对比,以获取其压力和位移等信息,将测试装置放入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完成在大范围温度变化条件下对压电陶瓷作动器的输出特性的测试。测试方法准确,方便,可行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216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19721.6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矿用磁力耦合器全场温度计算方法属于磁力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磁力耦合器全场温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矿用磁力耦合器的实际工况热源为出发点,根据铜导体层的实际尺寸布置径向测头和轴向测头,获得矿用磁力耦合器实际工况热源的局部温度。将铜导体层的圆环区域等效成长方形区域,通过二次方函数拟合方程计算出矿用磁力耦合器实际工况热源的表征温度。根据热力学边界条件,计算出矿用磁力耦合器全场温度。该方法改善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繁琐性和不可靠性,实现矿用磁力耦合器全场温度快速准确的计算,计算过程简便,计算速度快捷,在煤矿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72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440028.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振动模拟系统的随机振动模拟方法属于振动模拟领域,涉及一种振动模拟系统的随机振动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振动模拟系统进行随机振动,首先利用计算机产生高频白噪声,通过该高频白噪声与正弦信号相乘得到伪随机信号,作为目标控制信号。实时采集俯仰方向、偏航方向加速度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的放大,传给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振动发生器,使其产生支杆俯仰和偏航方向的振动。振动模拟系统由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加速度传感器、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振动发生器、飞行器模型、测力天平、支杆、计算机、信号放大器及实时控制器组成。该方法实现了振动信号的负反馈控制,提高了风洞试验中算法有效性和风洞试验的安全性,振动模拟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95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181741.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视觉测量技术风洞模型振动的抑制方法属于风洞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洞试验中风洞模型振动的抑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工业相机拍摄风洞模型的振动图像,并利用FPGA视觉测量系统的图像高速实时处理传输技术,解算出振动位移信号并转化为模拟量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并经过功率放大,实现对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控制进而实现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抑制的目的。该方法采用基于FPGA的视觉测量的方式测量风洞模型的振动信号作为控制作动器工作的反馈信号,有效避免高压压电陶瓷驱动信号对振动测量信号的干扰和滤波器产生的输入信号的迟滞。该种方法使作动器控制稳定、精确,提升对风洞模型振动抑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40028.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振动模拟系统的随机振动模拟方法属于振动模拟领域,涉及一种振动模拟系统的随机振动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振动模拟系统进行随机振动,首先利用计算机产生高频白噪声,通过该高频白噪声与正弦信号相乘得到伪随机信号,作为目标控制信号。实时采集俯仰方向、偏航方向加速度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的放大,传给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振动发生器,使其产生支杆俯仰和偏航方向的振动。振动模拟系统由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加速度传感器、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振动发生器、飞行器模型、测力天平、支杆、计算机、信号放大器及实时控制器组成。该方法实现了振动信号的负反馈控制,提高了风洞试验中算法有效性和风洞试验的安全性,振动模拟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3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99475.0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平滑预测策略的多传感器风洞支杆抑振方法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平滑预测策略的多传感器风洞支杆抑振方法。该方法采用视觉测量的方法实时观测振动相位状态,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振动信息,针对滤波处理时发生的信号时滞,结合视觉测量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信息,应用平滑预测策略,得到实时的加速度预测值作为测量信号;通过控制器计算,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实现对压电作动器的控制进而实现风洞模型振动的主动抑制。该方法兼具加速度传感器准确和视觉测量快速的优点,弥补了以往试验方法由于滤波延时的问题,可靠性强、鲁棒性好,适合风洞实验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0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27801.2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风洞支杆的前后置抑振器协同抑振方法属于风洞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风洞试验中风洞模型振动的前后置抑振器协同抑振系统。该方法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将所测得的加速度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数据采集卡的采集和传输,利用控制器中特定的控制算法解算出分别作用在前置、后置抑振器上控制信号,即计算出两组抑振器的力矩分配,经各自功率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传输至前置、后置抑振器组。这种方法将传统的支杆两段式结构变为支杆三段式结构,实现对抑振器的控制进而实现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抑制,并消除转角偏差。该方法增加支杆力学模型的柔性,灵活性好、可调性强;适合风洞实验的实际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