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225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348726.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肢矩形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多肢矩形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矩形钢管混凝土骨架,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骨架包括多个矩形弦杆和多个腹杆,多个所述矩形弦杆沿矩形钢管混凝土骨架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矩形弦杆内具有第一浇筑腔,所述矩形弦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腹杆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矩形弦杆之间。本发明的多肢矩形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连接可靠,稳定性强,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1399.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的支护结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隧道的支护结构包含若干钢管,所述钢管内灌注有第一灌注体,所述钢管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纵向相邻两个所述钢管之间设有钢板,所述钢管、所述钢板和初支层围合的区域或所述钢管、所述钢板和围岩围合的区域用于填充第二灌注体。本结构现场工作量少,人工成本低,更易保证工程质量,利于缩短工期,钢管和钢板的拼接无需等待灌注体的强度增长,养护工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工效,且作为二衬结构现场拼装无需二衬台车,有利于节省投资,作为初支结构,工程造价比现有初支结构更低,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61855.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桥面板的预制拼装施工方法及支承连接构造,本发明通过分块预制钢混组合桥面板并将单块预制板块的钢底板边缘伸出混凝土板折弯设置,以在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时将折弯边缘直接抵接在钢主梁上,使折弯的钢底板边缘与钢主梁通过角焊缝连接,焊接施工方便、焊缝质量可靠;在湿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后,湿接缝位置的混凝土厚度大于预制板块自身的厚度,提高了负弯矩区域桥面板承载能力及刚度,结构受力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3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66309.3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成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101/3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面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波折型钢混组合桥面板及桥梁,其中波折型钢混组合桥面板包含波折型钢底板和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含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包含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位于所述波折型钢底板的波峰上;所述下层钢筋网包含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所述下层纵筋在所述主梁上翼缘上间隔分布;每个波谷中包含至少两根所述下层横筋;所述波折型钢底板与主梁不焊接,解决现有组合桥面板中波折型钢底板与主梁上翼缘焊接作业量大、焊缝检测费用高的问题,构造要素简洁的钢筋骨架可工厂预制、现场安装,解决钢筋骨架复杂、绑扎难度大的现场作业难题,并且钢筋材料消耗低、节省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96593.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折腹板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盖梁、钢箱及制作方法,盖梁包括钢箱、预应力束和混凝土,钢箱包括顶板、底板、波折形腹板和封闭板,混凝土密实填充于钢箱内,预应力束设于混凝土内;钢箱制作方法包括顶板、底板、波折形腹板和封闭板组合焊接为箱体结构,盖梁制作方法包括钢箱制作方法,还包括向钢箱内灌注混凝土,穿入预应力束等。本发明引入波折形腹板:提高了盖梁竖向承载刚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面外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省去现有加劲肋,减少焊接工作量;减小钢箱对预应力的抵消,预应力能够有效施加于混凝土,极大提高预应力作用效应;盖梁还有较好韧性和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少、结构轻量化的特点,满足超大跨径桥梁及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7197.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包含钢箱和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箱还包含若干连接于其内侧壁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均沿所述钢箱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格栅板在所述钢箱内平行或正交布置;所述格栅板将所述钢箱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子腔室;所述钢箱内浇筑有所述混凝土结构。使用该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能解决现有钢箱混凝土结构在应用于大尺寸墩柱时因约束效应减弱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和易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60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92979.0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通川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兵 , 古锐 , 周海波 , 牟琦 , 邵江 , 马洪生 , 向波 , 刘自强 , 牟廷敏 , 罗涛 , 胡剑 , 刘维 , 邬凯 , 赵如雄 , 姚玉强 , 余强 , 刘峰 , 倪小军 , 孙浩 , 张磊 , 冯靖 , 苟黎 , 张誉瀚 , 肖昊 , 何光尧 , 曾诚 , 黄锐 , 王元勋 , 杨利涛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桩变形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所述前排组合桩设置于边坡上,所述后排组合桩设置于边坡上,所述侧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排组合桩和所述后排组合桩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排组合桩上,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桁架机构上,所述卸力机构设置于所述防护机构上,利用防护机构,使得信号接收器可以维持平衡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因桁架机构变形带来的冲击力对信号接收器的破坏,尽可能的使监测数据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7848.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超大跨径超长挑臂的桥梁下部结构及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钢管混凝土桥墩包括钢管和混凝土;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盖梁包括钢箱和混凝土;挑臂处钢箱底板倾斜设置,钢箱跨中高度为H,钢箱端部截面高度为0.3H‑0.4H;钢箱顶部和底部设置若干预应力钢束,顶部预应力钢束设置在端部截面高度范围内,底部预应力钢束设置在底板向上截面高度0.25H范围内,挑臂处底板的底部为折线部,折线部用于预应力钢束的锚固;钢箱底部设置墩顶接头,墩顶接头插入钢管顶部,钢管顶部预留至少0.5H高度范围不浇筑,待钢箱安装到钢管混凝土桥墩顶部后,将底板与钢管接触部位焊接,然后浇筑钢管顶部预留部位的混凝土。该方法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5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7851.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新型的主梁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主梁结构包括若干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I形梁,相邻所述I形梁顶部搭接设置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上设置带吊装骨架的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所述I形梁为预制构件,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为无筋预制构件,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筋笼及所述吊装骨架为预制构件,所述吊装骨架位于所述钢筋笼四周,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现浇并与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形成组合桥面板,所述吊装骨架埋设于所述组合桥面板中。本发明提高了主梁结构的预制化程度,同时减少了现场的施工作业难度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1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78734.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的预应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倾斜结构端面的锚固装置及其锚固方法、安装方法,锚固装置包括:连接板、锚固板和传力支撑件;连接板用于固定连接于倾斜结构端面一侧;锚固板供预应力筋通过并能够锚固预应力筋于其板面;传力支撑件一端垂直于锚固板的板面且与锚固板固定连接,传力支撑件另一端通过旋转螺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板,旋转螺杆的转动能够带动传力支撑件转动,进而能够带动锚固板沿着预应力筋延伸方向偏转,使锚固板的板面与预应力筋垂直;连接板设有用于锁定旋转螺杆的锁紧座。本发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配合加劲结构形成多重刚性加劲体系,有效限制锚下变形、减小预应力损失,实现安全可靠的预应力锚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