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7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393722.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非球形液滴的芯片及方法。该方法通过纳米粒子自组装在油水界面处,使液滴的形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结合液滴生成芯片,稳定快速地生成了均一的非球形的液滴。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调控性强等优点。解决了之前非球形液滴生成步骤复杂,形貌调控灵活性不足,均一性不足等问题。本发明同样涉及这种均一非球形液滴的应用,此种非球形液滴可广泛应用于非球形微球合成,微纳米材料自组装,药物胶囊制备等生物、化学、材料、物理、医疗诊断及其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80018.4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及其捕获CTCs的应用。该方法采用动态修饰,通过微球将待修饰分子修饰在微流控芯片内。微球偶联的待修饰分子与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可分别保存,因此其保存更简单、方便,产品货架期长。同时,该方法对芯片材质的要求低,通用性好,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传统方法不易修饰的材质也适用。此外,其修饰步骤少,较大地缩短了芯片的制备和修饰时间。且修饰时试剂利用率高,浪费少,可有效降低成本。其可望应用于生物与医学分析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92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670159.8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本发明将信号识别、探针分离、信号转导与放大以及信号输出集成3D纸芯片上,可实现对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靶标和信号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引发信号放大探针的释放。同时,利用微球和滤纸孔径大小的差异,实现被释放的信号放大探针和固定在微球表面探针的分离。再通过折叠3D纸芯片装置,实现探针的转移,进而触发酶的级联反应,最终以距离最为信号输出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高度集成化以及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84542.4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6B25/00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单细胞内含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利用便携式单微粒移液器,制备装载有单个编码微球的96或384孔板。2、利用荧光激活流式分选仪器分选单细胞、或用移液器分离稀有细胞至微孔板,实现单细胞与单微球快速一对一配对。3、利用编码微球将单个细胞的内含物信息转化为DNA序列信息,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单个编码微球的高效、稳定的低成本分离,具有技术门槛低、克服泊松分布、靶标范围广、通量可控、成本低等优势。并且,所发展的单微粒移液器也可用于稀有细胞的捕获和测序,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单细胞分析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83604.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确操控和配对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包括通道层和控制层。所述的通道层包括多个捕获和转移单微粒的单元,每个单元由捕获流道,捕获腔室,捕获缝隙,转移流道,配对腔室,配对缝隙组成。所述的控制层位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的下方,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垂直并由隔膜隔离开。本芯片可高效率,精确操控单微粒的捕获和转移,并且经过不同轮数的单微粒捕获和转移后,可实现高通量,高效率的单微粒配对,且配对微粒的数量和种类可控。可广泛应用于单细胞的隔离与培养,单细胞异质性分析,多细胞共培养,多细胞相互作用及潜在机理的揭示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223455.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合成方法和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的方法,涉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所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的分子式为C28H46N3O6P。首先邻苯二醛羧酸衍生物(OPA‑COOH)与6‑氨基‑1‑己醇反应制备邻苯二醛羟基衍生物(OPA‑OH),然后在氮气保护及二氯甲烷溶剂和N,N‑二异丙基乙胺条件下,与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室温条件下反应2h,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利用邻苯二醛衍生物的相邻醛基能够与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进行快速、高效生成苄甲内酰胺的反应特点,最终实现OPA‑DNA与天然蛋白质快速偶联的目的。与其他偶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快速、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66576.1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245/08 , C07C201/08 , C07C205/59 , C07C227/04 , C07C229/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具有可见光调控顺反异构特性的偶氮苯羧酸衍生物及其用途和合成方法,偶氮苯羧酸衍生物结构式如下所示:本发明偶氮苯衍生物分子实现了在可见光范围内(蓝光和绿光调控)的顺反异构体的光调控,并且在苯环上构筑了可作为连接基团的羧酸基团,能够进一步应用于一些生物体系的调控,以实现对体系的无侵入性、可逆性调控。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时间短,成本低,调控光源为可见光及其光调控效率高等优点,在调控一些化学生物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72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59332.6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靶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数字微流控芯片和表面增强拉曼探针两部分。上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由上、下极板两部分组成。表面增强拉曼探针包括金属核、拉曼报告分子、壳层三部分,拉曼报告分子包埋在核壳结构之间。该方法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对电极阵列上的离散液滴进行自动化操纵,实现芯片上反应体系的构建,并实时快速地输出拉曼信号。本发明具有全自动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复杂生物体系等优点,且可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多个样本同时平行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靶标的检测,尤其是稀有样本和传染性样本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4421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55088.9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 B01L3/502753 , B01L2200/10 , B01L2300/0887 , B01L2300/12 , B01L2300/166 , B01L2400/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包水液滴生成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芯片结构包括通道层和封闭层。其微流控芯片通道结构包括水相储存区、连接通道、液滴生成区和液滴收集区。其操作步骤包括:(1)在水相区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相样品,在液滴收集区加入一定体积的油相。(2)离心,生成液滴,液滴在液滴储存区自动收集。该发明可应用于生物、化学、医疗诊断等研究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81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347888.5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8 , G01N33/543 , B01J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先在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检测抗体/检测抗原;再进行ELISA检测形成捕获抗体/捕获抗原‑待测抗原/待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抗原‑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然后进行银铂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银壳层和铂壳层,得到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Au@AgPt颗粒,再利用其催化过氧化物酶底物得到有色产物,从而可以检测得到待测抗原/待测抗体的量。本发明采用先修饰后成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和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及修饰导致的纳米酶颗粒催化活性下降,为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