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6469.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23/00 , C12P7/6409 , C12N1/1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廉价碳源糖蜜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发酵菌株为圆红冬孢酵母菌;发酵培养的发酵培养基中碳源为20‑40g/L糖蜜和30‑50g/L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碳源;氮源为0.1g/L硫酸铵,无需再添加有机氮源酵母提取物。本发明利用廉价糖蜜作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办法,其作为廉价的粗原料代替了部分碳源以及全部酵母粉来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7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1285336.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接种到含有木聚糖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2)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当热解糖高温厌氧菌M5培养了60h时加入丙酮丁醇梭菌菌泥,丁醇产量最高,达到8.34g/L,这也是目前利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时共培养得到的最高丁醇产量。该方法降低了工业生产丁醇的成本,同时解决了热解糖高温厌氧菌能利用半纤维素却丁醇产量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7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85336.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接种到含有木聚糖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2)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当热解糖高温厌氧菌M5培养了60h时加入丙酮丁醇梭菌菌泥,丁醇产量最高,达到8.34g/L,这也是目前利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时共培养得到的最高丁醇产量。该方法降低了工业生产丁醇的成本,同时解决了热解糖高温厌氧菌能利用半纤维素却丁醇产量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9957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411476.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直接生产丁醇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热解糖高温厌氧杆菌(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菌株号为M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2月27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072。菌株M5在3‑5天内可以基本降解30g/L的木聚糖,并利用其为唯一碳源生长,将木聚糖降解为木糖后,再通过木糖异构酶和木酮糖激酶得到丙酮酸,而后通过一系列代谢途径得到乙酸,乙醇,丁酸,丁醇。本发明中所有途径的酶均可耐受55‑65℃高温,并且菌株M5是该菌属目前为止唯一报道的可以直接利用木聚糖生产丁醇的菌株,为工业生产丁醇提供了一系列耐高温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6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57767.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低劣生物质木质素合成异海绵烯的工程食醚红球菌的构建及应用,以能够降解多种芳香酚类化合物的食醚红球菌为出发菌株,通过代谢工程改造,获得一株木质素衍生芳香酚类化合物利用能力强化的菌株。该菌株能够以低劣生物质木质素为碳源,实现了异海绵烯的合成。菌株合成异海绵烯产量及含量达到18.22 mg/L和12.24 mg/g,相较于菌株N1产量提升了116%,含量提升了265%。本发明为木质素高效合成高值化学品异海绵烯提供一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57767.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低劣生物质木质素合成异海绵烯的工程食醚红球菌的构建及应用,以能够降解多种芳香酚类化合物的食醚红球菌为出发菌株,通过代谢工程改造,获得一株木质素衍生芳香酚类化合物利用能力强化的菌株。该菌株能够以低劣生物质木质素为碳源,实现了异海绵烯的合成。菌株合成异海绵烯产量及含量达到18.22 mg/L和12.24 mg/g,相较于菌株N1产量提升了116%,含量提升了265%。本发明为木质素高效合成高值化学品异海绵烯提供一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57660.9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虾青素的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重组巴斯特毕赤酵母是向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导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CrtE、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CrtI、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tHMGR、β‑胡萝卜素酮醇酶CrtW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Z的表达盒得到。本发明的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能够发酵生产虾青素,实现了天然产物虾青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合成。此外,本发明利用双底物分步培养工艺,大大提高了以甲醇为唯一碳源发酵时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的虾青素产量,对高价值萜类产物的工业化以及商业化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9302.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氧化氢适应性进化提高红球菌麦角硫因产量的方法,菌株N1在摇瓶中可以利用葡萄糖生产麦角硫因14.2mg/L,通过过氧化氢适应性进化后可进一步提高菌株N1的抗氧化能力,食醚红球菌N1可以耐受582mM过氧化氢,麦角硫因产量增加,产量为46.7mg/L,在非重组菌株中,产量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6362.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芯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方法,包括将玉米芯粉碎为颗粒,并将所述颗粒加入到稀硫酸中,在110℃~126℃条件下水解,得到多组分糖液;调节所述多组分糖液的pH为4.0,之后投加活性炭,在30℃条件下脱毒处理,得到玉米芯稀酸水解糖液;将所述玉米芯稀酸水解糖液灭菌后与含有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菌株混匀后,28℃~30℃条件下发酵得到木糖醇。提高了木糖醇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095518.9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类胡萝卜素合成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 aetherivorans),菌株命名为N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11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270。菌株N1在摇瓶发酵中利用葡萄糖,红球菌细胞干重达到5.0 g/L,合成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6.1 mg/g。菌株N1还能够直接利用未经脱毒的玉米芯水解液作为碳源,合成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5.5 mg/g。食醚红球菌N1做为一株具有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的细菌菌株,能够利用广泛的糖类碳源及未经脱毒的玉米芯水解液,可为类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