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21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1602.6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断面较大的竖井如仅采用钢架锚喷支护,对竖井侧壁的稳定性及变形的有效控制都较为困难。本发明包含有竖井四壁的初支喷射混凝土,其内预设有初支格栅钢架;初支喷射混凝土内的竖井空间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横向水平的钢支撑,钢支撑包括位于四角的斜钢支撑和中部的直钢支撑,端部均固定在环周设置于初支喷射混凝土内壁的钢围檩上,钢围檩外围固定在预埋于初支喷射混凝土内的初支型钢钢架上;初支格栅钢架和初支型钢钢架均焊接有初支锚杆,另一端打入围岩。本发明将柔性支护与刚性支撑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改变常规支护方式,施工方便,节省投资,增强了竖井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98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3358.4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变形塌方等风险,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发明为隧道初期支护内的支撑骨架结构,包含有隧道中心线处的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底端固定于柱基础,顶端固定于初期支护;柱基础两侧设置底板,底板上方固定竖向支撑;竖向支撑和斜向支撑一端固定于初期支护;水平支撑一端固定于初期支护,另一端固定于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并与竖向支撑连接牢固。本发明用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大变形、塌方、涌水等事故的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的加固处理,结合门形支撑和扇形支撑的优势,实现了“变大跨为小跨”,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施工引起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68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2182.7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富水地层盾构法隧道衬砌接缝防水结构及其构建方法。高压富水地层条件下盾构法隧道接缝的渗漏水现象比较普遍,对隧道的长期耐久性非常不利,给列车运营带来安全隐患。本发明在衬砌结构的接缝表面自上而下设置四组凹槽:第一组凹槽处设置海绵橡胶材质的挡泥沙条;第二组凹槽处设置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粘接条,粘接条表面粘贴遇水膨胀的聚醚聚氨酯膨胀条;第三组凹槽处设置遇水膨胀的聚醚聚氨酯膨胀条;底部第四组凹槽内嵌填封口密封胶;第三、四组凹槽之间粘贴传力衬垫。本发明设置的多道防水措施能共同作用,有效阻断隧道接缝内外水分的直接联系,实现接缝处的防水密封要求,控制隧道渗漏及其引起的长期变形,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1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6783.2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洞拱墙开附属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单拱大跨型式暗挖车站的附属隧洞需在主体隧洞拱墙部位与之相接,附属隧洞断面越高、跨度越大,接口拱部临空面越长、开挖风险越大。本发明在接口处的两侧直墙处竖直设置有多榀下部直墙钢架,上端通过弧形钢架相接,靠近主体隧洞的弧形钢架向主体隧洞倾斜,各榀弧形钢架之间通过垂直的水平连接钢架连接;与主体隧洞相邻的倾斜拱部弧形钢架通过垂直设置的水平连接钢架与主体隧洞被截断钢架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骨架。本发明在接口拱部临空段采用弧形钢架实现主体隧洞钢架与附属接口钢架的有效连接,能有效传递主体隧洞拱部荷载、控制隧洞拱顶沉降,并降低了拱墙开洞的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0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248266.3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 E01D2/04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拼装式桥梁护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体系包括箱梁和护板,护板直立并纵向布置于箱梁两侧翼缘端部的上方,护板底端插入箱梁翼缘板,通过螺栓固定组装。本发明结构型式简明,受力合理,通用性强,充分利用了工厂化加工、拼装快速、可拆卸更换等特点,巧妙利用凹凸榫卯结构的优势,有效提高护板整体性与相对密闭性,提高了运营期的使用效果;该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实现工厂化作业,可拆卸更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桥梁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710596.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管片螺栓孔加强结构及施做方法,所述加强结构置于管片间手孔及螺栓孔内,自内向外包括手孔加强护壁、螺栓孔加强护壁和弹性缓冲扩大端,中心连续贯通。管片拼装时将弹性缓冲扩大端对齐,从手孔内插入管片螺栓进行固定,管片螺栓加强结构可以使得管片发生错动变形时,在接缝处提供柔性缓冲,并避免了螺栓挤压螺栓孔、手孔导致的混凝土开裂,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且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020752.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中板结构和底板结构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上;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回填砂层中埋置方木,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本发明抵挡分界围护桩土压力效果更为明显,临时脚手架支撑以及回填砂垫层和方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可以有效保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先期预留的钢筋接驳器和中埋止水带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727921.0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王俊 , 李谈 , 高志宏 , 王立新 , 李润轩 , 马晓波 , 康华 , 郭亮 , 王天明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王博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段亚刚 , 王春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板下滑槽的地下结构内部运输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于结构顶板和结构中板底部设置纵横交错的下翻梁,下翻梁的梁底设置预埋滑槽,T型锚栓可方便地固定于滑槽内,T型螺栓与滑槽之间利用滚珠实现无摩擦滑动,T型锚栓提供站内物资运输需要的锚固点。本发明由板下结构下翻梁内预埋滑槽与T型锚栓形成受力体系,满足基坑盖挖区域物质的运输需要,基于基坑明挖部分龙门吊与盖挖部分结构板下运输系统,实现基坑开挖与主体结构浇筑期间各类物资的高校运输,有效避免常规基坑开挖与主体结构浇筑期间,站内物资运输路径与基坑内支撑空间冲突,可显著提高地下工程施工效率,节约工期与工程投资,可为地下结构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176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419469.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王俊 , 李谈 , 高志宏 , 王立新 , 李润轩 , 马晓波 , 康华 , 郭亮 , 王天明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王博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段亚刚 , 王春希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仓分隔式水囊排水的盾构掘进地层损失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模型试验土箱,模型试验土箱内设置水平的模型盾构,模型盾构外的模型试验土箱内填满地层土;模型盾构外壁沿纵向环周设置水囊,水囊沿圆周方向分隔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仓室;每个水囊仓室都设有一个独立的排水软管,排水软管一端接入水囊仓室,另一端穿过模型试验土箱预留孔洞接入量模型试验土箱外的量杯中,地层损失大小通过控制水囊排水量实现。本发明具有实验装置简单、功能多样、成本低且工艺简便等优势,可为各类工况下盾构掘进地层损失机理与位移规律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与试验方式,为确保盾构掘进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995610.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转动隐蔽式洞门系统,包括洞门结构和洞门底盘;洞门结构上部为圆锥形的洞门主体,洞门主体上设置有水平贯通的洞门通道,洞门通道两端为洞门出入口;洞门主体顶部设置有轴向竖直的洞门顶部从动齿轮,由驱动系统带动从而实现洞门结构绕竖直轴的转动;洞门结构下部为向下凸出的球面底座,置于顶面为凹球面的洞门底盘中。本发明的洞门施工时,可根据山体坡度设置洞门主体的侧边角度,洞门外观顺应山体的形态,具有较好隐蔽性;洞门开合设置有两套动力系统,提供洞门主体转动力,洞门底盘设置的防滑滚轮,可以减小洞门底部转动时时的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