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2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043715.1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可适用于任意并联DC/DC变流器的控制系统。本发明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是否存在偏差值以判断DC/DC变流器的当前状态,再进行相应的控制,消除了传统并/离网模式在功率与电压外环切换过程中存在的暂态过程,且通过偏差功率计算换完成了并/离网模式下DC/DC变流器输出功率值的确定,提高了DC/DC变流器在并/离网切换模式下的无缝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0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2114.X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992 , B60L50/70 , H01M8/04858 , H01M8/0662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氢气尾排处理装置及车辆,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包括整车控制模块在车辆即将进入隧道时发送进入隧道信号至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模块;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进入隧道信号时发送电池降功信号至电池功率控制模块及发送尾气处理信号至电池系统控制模块;电池功率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池降功信号时控制电池的输出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电池系统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尾气处理信号时控制尾气处理模块对电池产生的尾气中的氢气进行消除。在车辆进入隧道时才控制尾气处理模块为尾气中的氢气进行消除,避免了始终对氢气进行消除导致的尾气处理模块寿命减少,更换频繁。同时在进行氢气消除时控制电池降低功率,以保证消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6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43345.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交互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涉及列车智能服务领域。该方案中,获取列车的运行方向并调用与运行方向对应的预设座位号‑智能交互终端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根据自身的IP地址及对应关系显示与自身IP地址对应的座位号;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信息时,与用户的智能终端建立连接;根据智能终端发送的投屏请求显示与投屏请求对应的音视频信息。本申请中可根据列车的运行方向对各个智能交互终端所显示的座位号进行调整,便于用户选择与自己座位号对应的智能交互终端使用。此外,智能交互终端还可以和用户的智能终端建立连接,以显示与投屏请求对应的音视频信息,也即可以实现投屏的功能,提高用户使用智能交互终端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3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7124.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滑板磨耗检测方法及相关组件,涉及动车组技术领域,首先获取受电弓摄像机拍摄的受电弓图像,然后在受电弓图像中提取碳滑板图像,并确定碳滑板图像中碳滑板上边缘与碳滑板下边缘之间的像素值,基于碳滑板上边缘与碳滑板下边缘之间的像素值确定碳滑板的厚度,最终根据碳滑板的厚度确定碳滑板的磨耗程度以检测是否需要更换碳滑板,且在对碳滑板进行磨耗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将接触网停电,测量方便且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435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224221.1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供电控制系统、方法及轨道车辆,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通过DC/DC变换器与第一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一受电弓用于连接接触网;所述储能系统与第二受电弓连接,所述第二受电弓用于连接充电桩;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设置在靠近储能系统一端的第一接触器,靠近第一充电弓一端的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并联连接后连接轨道车辆高压母线。本发明能够实现正常工况下通过储能系统供电行车,当储能系统或充电桩故障时工况下,依托于既有接触网供电行车;既能够有效验证储能系统和充电桩的稳定性需求,同时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5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737193.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提供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该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包括车轴,所述车轴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车轴靠近中部的外周构造有一段沿所述车轴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车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外花键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第一非自锁螺纹,所述车轴位于所述外花键处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轴的轴向;所述车轴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与所述外花键之间的部位构造有环绕所述车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滚道。本发明车轴结构设计巧妙,使得车轴与车轮连接结构简单,变轨距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89471.2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包括:顶架、底架、地板、动力包和受电弓;所述受电弓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底架;所述底架包括:边梁和安装框架;两个所述边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框架结构,所述边梁的内侧底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筋;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边梁抵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面与所述托筋搭接;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面与所述地板抵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通过将安装框架搭接在边梁下方设置的托筋上,并和边梁内侧完全密切,安装框架的顶面与车体地板密切连接,与边梁和地板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动力包的安装框架整体刚度得到了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8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949176.7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尤其涉及内燃动车组。包括车体和转向架,车体的底架包括前端底架、中部底架和后端底架,中部底架包括通过一对边梁相连的第一门区和第二门区,一对边梁分别在第一门区和第二门区断开以预留出门区空间,门区空间内安装有登车台阶补强结构;第一门区与前端底架连接并安装有门区补强结构,第二门区与后端底架连接并安装有动力包吊挂结构;前端底架远离中部底架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梁,缓冲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边梁的前端,并且缓冲梁的梁体沿背向中部底架的方向凸出成弧形曲面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中部底架边梁在门区断开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底架承载力不足、结构强度不高,且前端底架的焊接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92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84877.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领域,提供了一种车体与动力包振动匹配状态定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该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车体和动力包的动力参数,基于车体和动力包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计算车体和动力包的模态频率及其对应振型;根据车体和动力包振型的预先设定相关程度,确定车体与动力包振型方向的匹配系数;计算车体与动力包不同振型方向的模态频率差,再将所述模态频率差与对应匹配系数相乘后累加,得到车体和动力包的模态匹配因子;基于模态匹配因子与振动匹配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定量评估出车体与动力包振动匹配状态,以衡量车体在任一振型方向的振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57153.X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窗玻璃的加热装置和方法,包括自动加热接触器、第一辅助触点、温控开关、电加热器、加热电源和控制电源,电加热器安装在前窗玻璃上,通过第一辅助触点与加热电源连接。自动加热接触器的第一端与控制电源的高压端连接,自动加热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温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温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电源的低压端连接,自动加热接触器用于控制第一辅助接触点。温控开关在检测到外部环境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自动闭合。此时自动加热接触器从控制电源得电,以控制第一辅助触点闭合,使得电加热器在加热电源的作用下对前窗玻璃进行加热。从而自动及时消除动车组前窗玻璃上的雾、或者霜、甚至是冰,避免行驶不便,保证动车组的行车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