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42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501422.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MPK15基因、编码蛋白和重组载体在水稻中的应用,涉及基因功能验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OsMPK15基因的登录号为LOC_Os11g1708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OsMPK15通过调节PRs和SA/JA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ROS爆发来负调控对不同稻瘟菌和Xoo菌株的抗性。此外,OsMPK15的敲除也导致粒长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9349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11411.1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属于杂交水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其具体包括:选择长粒粳稻恢复系和保持系材料;选择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籼型两系不育系;将上述水稻材料进行杂交、回交、复交1-2次;在几种回交分离后代,选择稻米粒长≥6.5mm以上的两系不育单株收获种子;种植长粒粳稻不育单株,连续自交或继续回交1-3次,获得稳定的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材料;对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材料进行光温培养鉴定、籼粳指数测定、农艺性状选择,从而获得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本发明的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株型理想,品质优良,主要农艺性状较好,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或其它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60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18603.4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雄性不育基因OsFIGNL1及其应用。基因OsFIGNL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通过60Co‑γ诱变获得一个OsFIGNL1功能缺失突变体,该突变体在大田种植环境中表现出植株营养生长正常,植株雄性不育,花粉100%碘败,雌配子发育不受影响。减数分裂压片显示,由于OsFIGNL1功能缺失严重影响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最终导致小孢子发育缺陷。该突变体可应用于水稻杂种优势新品种的培育。基因OsFIGNL1今后可作为一个水稻减数分裂调控的功能基因应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创制工作中,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31209.2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OsMts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所述的OsMts1基因是利用图位克隆技术从60Co‑γ辐射诱变籼稻品种“中恢8015”的pls1早衰突变体中克隆得到的。通过转基因功能互补实验在pls1突变体证明该基因控制水稻早衰;同时基因功能分析发现该基因通过调控活性氧清除从而影响叶绿体发育进一步导致叶片早衰。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可应用于培育耐早衰的植物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6317.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61 ,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qHD5,发现了该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qHD5‑NIL(BG1)和qHD5‑NIL(XLJ)。这两个等位基因对应了水稻抽穗期表型性状上的差异,因此,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鉴定水稻的抽穗期性状,从而在水稻品种选育中发挥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上述基因的功能标记qHD5‑1032‑dCAPs,利用所述功能标记的引物对水稻植株DNA/c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EspⅠ内切酶进行酶切后电泳分离,可筛选鉴定含有qHD5‑NIL(BG1)的水稻植株。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可应用于检测和筛选不同抽穗期的水稻品种,可以大大加快水稻适应更广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07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152908.5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粒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长粒型水稻资源材料,作为粒型性状基因的供体亲本;(2)将携带长粒型基因的供体亲本与传统圆粒型粳稻恢复系杂交;(3)在杂交分离后代中,初步选择稻米粒长≥6.5mm以上的单株收获种子;(4)用步骤(3)中获得的长粒粳稻材料与粳稻不育系测交,测定其恢复性,选择其中恢复能力好、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本发明的选育方法适用于对现有圆粒粳稻恢复系进行粒型改良,创制长粒型杂交粳稻,改传统5.0-5.5mm的圆粒型为≥6.5mm的长粒型,显著改进稻米外观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07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2908.5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粒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长粒型水稻资源材料,作为粒型性状基因的供体亲本;(2)将携带长粒型基因的供体亲本与传统圆粒型粳稻恢复系杂交;(3)在杂交分离后代中,初步选择稻米粒长≥6.5mm以上的单株收获种子;(4)用步骤(3)中获得的长粒粳稻材料与粳稻不育系测交,测定其恢复性,选择其中恢复能力好、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本发明的选育方法适用于对现有圆粒粳稻恢复系进行粒型改良,创制长粒型杂交粳稻,改传统5.0-5.5mm的圆粒型为≥6.5mm的长粒型,显著改进稻米外观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82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47301.0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分离克隆的控制水稻谷粒产量的基因GY6及其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序列如SEQ ID NO:1(珍汕97)和SEQ ID NO:4(密阳46)所示,包含4个外显子;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5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6所示。两者在在编码区共存在11处单核苷酸多态,导致6个氨基酸变化。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GY6基因的水稻植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表现出实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2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69959.7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能指导人们准确、高效、可靠地检测主效QTL的一种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的方法:选用双亲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水稻重组自交系(RILs)永久群体作为QTL定位群体;选用分子微卫星(SSR)标记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调查水稻永久群体株高性状株系内完全随机的5个单株的性状表型值以及26套由5个单株完全随机组合2株、3株、4、5株的性状表型数据;利用所述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用WinQTLCart 2.5版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以及株系内5个单株和26套完全随机组合株高性状表型数据,对控制株高性状基因进行QTL作图,用多区间作图法(MIM)对CIM作图法所检测的主效QTL的存在与否进行验证。本发明可用于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256867C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410016878.0
申请日:2004-03-1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A01G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室内花卉无土分根栽培方法,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把栽培的花卉根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生长在清水中,另一部分生长在营养液中。花卉根系一部分生长在营养液中,保证花卉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另一部分生长在清水中,主要是吸收水份,并提供根系的观赏功能,同时还可以在清水中放养金鱼、水草等水生动植物。这样既克服了单一营养液栽培不能养殖水生动植物的缺点,又克服了单一清水栽培使花卉生长受限制的缺点,兼具清洁卫生、观花、观叶、观根、观鱼等功能于一体,提高了室内花卉的观赏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