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691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881495.6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07K14/37 , C12N15/31 , C12Q1/6895 , C12N15/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线粒体自噬相关的致病因子、基因及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基因因为同源重组造成的基因缺失突变导致稻瘟病菌生长缓慢、产孢量下降,侵染菌丝形成降低,并在感病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大幅下降。因此,本发明最重要的用途是:应用上述成果,设计和筛选能够破坏该基因的表达、剪切及其编码蛋白表达的化合物,或设计和筛选能对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的化合物,从而开发出新的抗真菌药物。同时,由于此类基因所在的基因家族在植物中不存在同源基因,因此以此基因为靶点开发的抗真菌药物对宿主植物本身的影响会比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5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213247.7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生物检测领域中的一种对稻曲毒素A进行提取净化的预处理装置与方法,预处理装置由去离子水进液装置、匀浆离心装置、清洗和吸液装置、净化提纯装置组成,利用电动伸缩杆和其他部分进行耦合,将进液管和吸液管与提取杯分离开,并制作了提取杯盖,各部分相互配合,无须人为添加提取试剂,自动吸取上清液,在完成吸液后再进行清洗,通过旋转控速装置可以控制液体流速,使管内残留液体进入净化提纯装置,减少毒素的损失,通过汽化甲醇和水,后遇冷薄膜液化,最终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液杯中,实现去离子水、甲醇和稻曲毒素A的分离,进一步分离杂质和浓缩样品,本发明将稻谷的匀浆和提取稻曲毒素A一体化和自动化,快速得到待测液。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81495.6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07K14/37 , C12N15/31 , C12Q1/6895 , C12N15/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线粒体自噬相关的致病因子、基因及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基因因为同源重组造成的基因缺失突变导致稻瘟病菌生长缓慢、产孢量下降,侵染菌丝形成降低,并在感病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大幅下降。因此,本发明最重要的用途是:应用上述成果,设计和筛选能够破坏该基因的表达、剪切及其编码蛋白表达的化合物,或设计和筛选能对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的化合物,从而开发出新的抗真菌药物。同时,由于此类基因所在的基因家族在植物中不存在同源基因,因此以此基因为靶点开发的抗真菌药物对宿主植物本身的影响会比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326383.8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1/04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STE24基因在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中的应用。水稻OsSTE24基因CDS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水稻OsSTE24基因与水稻对稻瘟病防卫相关,OsSTE24基因突变降低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基础防卫能力,而过表达OsSTE24基因能够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能力。所以水稻OsSTE24基因能够用于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26383.8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1/04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STE24基因在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中的应用。水稻OsSTE24基因CDS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水稻OsSTE24基因与水稻对稻瘟病防卫相关,OsSTE24基因突变降低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基础防卫能力,而过表达OsSTE24基因能够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能力。所以水稻OsSTE24基因能够用于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916844.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的致病因子或编码所述致病因子的基因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获得了稻瘟病菌铁硫蛋白亚基MoRIP1的敲除突变体,揭示了稻瘟病菌铁硫蛋白亚基MoRIP1在稻瘟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致病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本发明发现MoRIP1是一个新的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开发以线粒体复合体III为作用靶标的新型杀菌剂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13247.7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生物检测领域中的一种对稻曲毒素A进行提取净化的预处理装置与方法,预处理装置由去离子水进液装置、匀浆离心装置、清洗和吸液装置、净化提纯装置组成,利用电动伸缩杆和其他部分进行耦合,将进液管和吸液管与提取杯分离开,并制作了提取杯盖,各部分相互配合,无须人为添加提取试剂,自动吸取上清液,在完成吸液后再进行清洗,通过旋转控速装置可以控制液体流速,使管内残留液体进入净化提纯装置,减少毒素的损失,通过汽化甲醇和水,后遇冷薄膜液化,最终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液杯中,实现去离子水、甲醇和稻曲毒素A的分离,进一步分离杂质和浓缩样品,本发明将稻谷的匀浆和提取稻曲毒素A一体化和自动化,快速得到待测液。
-
公开(公告)号:CN109349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11411.1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属于杂交水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其具体包括:选择长粒粳稻恢复系和保持系材料;选择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籼型两系不育系;将上述水稻材料进行杂交、回交、复交1-2次;在几种回交分离后代,选择稻米粒长≥6.5mm以上的两系不育单株收获种子;种植长粒粳稻不育单株,连续自交或继续回交1-3次,获得稳定的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材料;对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材料进行光温培养鉴定、籼粳指数测定、农艺性状选择,从而获得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本发明的长粒粳稻两系不育系,株型理想,品质优良,主要农艺性状较好,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或其它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4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16844.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的致病因子或编码所述致病因子的基因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获得了稻瘟病菌铁硫蛋白亚基MoRIP1的敲除突变体,揭示了稻瘟病菌铁硫蛋白亚基MoRIP1在稻瘟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致病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本发明发现MoRIP1是一个新的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开发以线粒体复合体III为作用靶标的新型杀菌剂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1134810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234855.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包括由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上面板和下底板组成方型盒体结构,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和小环境控制空间,种植空间的下方设置有苗床板,苗床板的下方形成水培池,种植空间对应的前面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上板与上面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下板与下底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中板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开合机构,便于对内壁稻苗的拿放,玻璃罩结构的设置,方便观察,同时便于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统一性,有利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