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9994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17115.X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方法,所述方法采用载荷加载装置对被试车体进行加载卸载,在被试车体上安装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和载荷加载装置的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电连接;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载荷加载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工况及其循环次数对被试车体进行反复的自动加载卸载,计算机系统经过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并保存试验数据;所述被试车体安装检测传感器后进行密封处理;所述载荷加载装置为交变气动载荷加载装置,工作时产生的交变气动载荷加载在被试车体上;所述交变气动载荷加载装置所产生的交变气动载荷的变化波形呈三角波形;所述三角波形的非线性度不超过5%交变气动载荷的交变周期为10-60秒。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67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143996.0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能安全客运列车,包括普通客车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安全客运列车包括设置在普通客车车组前端和后端的耐冲击吸能车,所述普通客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两节耐冲击吸能车,所述耐冲击吸能车的两端具有吸能结构,中间部分为弹变结构。本发明克服现有客运列车在发生碰撞时不能有效提供安全保护的缺陷,它能够适用于动力集中型客运列车和动力分散型客运列车,在客运列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为旅客提供被动安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17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0326.6
申请日:2009-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高速列车经过隧道后的微压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波计算方法包括:采用动网格,将隧道的流场分为多个区域,对包含第一道压缩波和膨胀波的区域及该压缩波和膨胀波前的区域计算,模拟得到隧道出口的微压波数值。该高速列车经过隧道后的微压波计算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长大隧道和隧道群三维计算网格规模太大,计算周期太长等问题,其采用动网格技术,将流场分为若干区域,根据微压波的形成机理,只计算包含第一道压缩波和膨胀波的区域及其波前的区域,对隧道出口微压波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也为弯隧道出口微压波的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1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43994.1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方法,包括:以轨面为测量基准,在被测车体的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固定安装高速摄影仪;随着被测车体的运动,高速摄像仪得到轨道顶面相对摄像仪的运动图像序列;对所述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综合其中三个测点上的偏移量,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条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进而得到固连于车体的任意点的动态偏移量;根据车体轮廓上关键点的动态偏移量,得到车体的动态包络线;将车体动态包络线与建筑限界轮廓进行比较,若有监控点接近甚至超出建筑限界,将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本发明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92673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09302.4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铁路沿线风速预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小波分析法的分解与重构算法对拟预测风速序列进行多层分解与重构计算,实现将原始非平稳风速序列分解为多层平稳的风速序列;(2)利用改进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分解重构后的各层风速序列分别建立相应的时序预测模型;(3)利用各层所建的对应预测模型对分解层风速序列进行超前多步预测计算,然后对各层风速预测值加权计算,获取原始风速序列的相关预测值。本发明可用于不同预报场合、可获得高精度短期预测的优化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71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143995.6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包括:一组在被测车体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安装设置的高速摄像仪,所述高速摄像仪相对被测车体运行轨道设置并用于摄取列车运行时的轨道图像序列;图像采集及处理模块,该模块接收所述轨道图像序列,并分析每个点的高速摄像仪获取的铁轨图像序列,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并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该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以轨面和轨道中心线为基准的非接触式的基于机器视觉,其能够对机车车辆的动态偏移量进行实时测量,得到车体上任意位置相对于轨面坐标系的动态偏移量,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337C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2126784.7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运列车,尤其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动车和拖车、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的端车和中间车车体。车体两端部的非载人区为产生塑性变形的吸能结构,中间部分载人区(或机器间)为产生弹性变形的弹变结构。弹变结构位于车体两端枕梁内侧,吸能结构A或F位于车体外端至枕梁之间;吸能结构E位于流线型司机室控制台前方。吸能结构按照一级、两级或多级纵向刚度设置。它能够将列车碰撞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动能转化为车体非载人区的变形能,为乘员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减少了撞车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了列车的被动安全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28927.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风切变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与振动舒适性耦合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列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得环境信息和车辆信息计算列车安全指标倾覆系数、受电弓位移以及车辆动态包络以及振动舒适性指标;当列车安全指标倾覆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进行预警;当监测系统获取的受电弓位移、车辆动态包络大于计算确定的受电弓位移阈值、车辆动态包络阈值则进行预警;当振动舒适度指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进行预警;通过数值求解得到基于倾覆安全与振动舒适性的CWC曲线,并在出现预警后根据风切变下基于倾覆安全与振动舒适性的CWC曲线进行控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舒适性评判方法无法同时评判振动舒适性与安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7113.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高速列车临界倾覆风速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速列车特定车速、风速组合下的气动载荷系数得到气动载荷系数与侧偏角的关系;基于气动载荷系数与侧偏角的关系构建气动载荷系数相关计算模型计算目标高速列车任意车速、风速下的气动载荷系数;构建目标高速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基于目标高速列车任意车速、风速下的气动载荷系数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目标高速列车的倾覆系数;对倾覆系数进行判断,并基于判断结果输出的倾覆系数计算目标高速列车的临界倾覆风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高速列车临界倾覆风速计算方法存在误差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93779.7
申请日:2022-09-08
IPC: F24F8/30 , B61D27/00 , F24F8/133 ,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客室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每节车厢端部断面设置的至少一个风速传感器、在每节车厢内设置的环境测试仪、沿着车厢长度方向间隔且可移动地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多台净化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控制器;数据处理控制器根据风速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计算风速经验值,根据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计算特征点风速经验值,根据风速数据和风速经验值对特征点风速经验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特征点风速;根据特征点风速经验值、修正后的特征点风速以及环境信息对对应车厢内的多台净化设备进行启动控制或移动与启动控制。本发明提高了净化范围和净化效果。
-
-
-
-
-
-
-
-
-